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红芹 《学理论》2010,(20):194-196
浚县方言中的助词“咾”是浚县方言中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词,既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句尾。出现的位置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浚县方言中的助词“啦”总位于句尾,跟表示情况实现的体貌助词“了”位置相同,可以认定“啦”是“了”、“啊”的合音,有很强的凝固性。“啦”还具有完句的功能,这跟它是“了”、“啊”的合音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石爱兵 《学理论》2009,(17):194-194
本文以《游仙窟》作参考语料,考察了北方口语中常见的名词后缀“子”,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补考。既注意到实义词“子”和名词后缀“子”的区分,还注意到了作为名词后缀“子”的附加色彩等。  相似文献   

3.
蒋珠铸 《学理论》2009,(19):52-53
近年来,“米虫”一词在网上十分流行,在旧词新用的过程中“米虫”实现了附加意义的逆转,并有了新的语义和语法语用功能,本文另从语词的联想意义和语用角度探讨了网络“米虫”得以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薛永刚 《各界》2007,(6):147-148
在历史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语料进行排比归纳,考查陕西方言中表示好义一词“LIAO”的正字为嫽,表示头义一词“SA”的正字为“颡”  相似文献   

5.
孙娟 《学理论》2009,(20):177-179
先秦典籍中的“不显”是指在未获得天命认可之前的一种状态,是在庙祀或者郊祀时候的谶纬仪注体现,也有的指幽暗不明。从春秋开始,敬周崇德,称西周文王武王丕显,因此开始误会“不显”就是“显”。“丕显”一词,和不显相对,与祭祀谶纬有关。  相似文献   

6.
非常"男""女"     
王奇伟  谭宏姣 《学理论》2009,(30):236-237
针对近年来网络中流行的新词族“X男”“X女”,本文运用描写与解释的方法,从“草食男—肉食女”、“肉松男—干物女”、“凤凰男—孔雀女”、“型男—索女”这四组有关男女的新词语的词源,词义特点,流行动因等角度作出初步分析,并揭示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刘畅 《学理论》2009,(17):208-210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近义字词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汉语由古代到现代的双音化演变趋势让我们时常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双音节的“词”上。本文则主要针对现代汉语的“明”和“亮”二字的异同做一些探讨,主要从语义、语法、语用的对照上加以阐释,为对外汉语的“教”与“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宇剑 《学理论》2009,(20):117-118
在马克思的早期文献中,“哲学”一词如果不加区别的理解就会得出马克思对哲学存在非连续性和二重化的态度的结论。通过对相关文本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研究发现马克思在使用“哲学”一词上存在双重涵义,即思辨哲学与革命哲学。那么,以此为基础进行解读,马克思的“消灭哲学”命题指的是,消灭黑格尔思辨哲学;实现哲学指的是把哲学理论与革命群众相结合、哲学革命与无产阶级革命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解读"China"     
瓷器与China China一词的法浯是Chine, 伊朗语是Chin,阿拉伯语是assin,这些都来自同一个根源:Cina.在新疆出土的古粟特文的文献中,Cina这个词被用来称呼汉人。中古梵文中也用这个词汇称呼中国,汉译为“支那”。Cin/Cina是外部世界对中国最古老的称呼。学界对Cin/Cina是“秦”的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也是人”是我们耳熟的一句“名言”。乍一听,似乎言之有理,但细细分析,却又品出另一番滋味。大凡说这话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求于领导干部的人。他们通过对少数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性和喜爱好恶的观察、揣摩,找到他们人性中的弱点,并瞄准这一弱点作为“公关”的突破口,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种则是领导干部自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满足一己私利或者贪婪的欲望,“领导干部也是人”往往就成为他们自我放纵、贪污堕落的挡箭牌和开脱之词。无论从自然人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人的角度看,领导干部确实是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11.
柴卫华  箫玉  江山 《侨园》2002,(6):38-39
62年前,在抗日战争“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美惠子姐妹俩。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对姐妹俩精心照料,并派人专程将她们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聂帅救助日本孤女的佳话传遍了全世界,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也是“日本小姑娘”美惠子获救62周年。前不久,美惠子来到石家庄,条拜恩人、寻访故地,再次播下了中日友谊的种子。“22年了,终于能再次踏上这块给予我第二次生命的故土,实现我多年以来的心愿,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感谢当年曾救护过我的恩人们,我愿用我的全部身心,为中日友好,  相似文献   

12.
苏北 《党政论坛》2004,(12):19-21
“走穴”一词,恐怕只有在我国新版的辞海里才能找得到。改革开放以后,最早的“走穴”概念是指影视歌星们跑场子捞外快。而近几年来,另一种“走穴”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被老百姓痛斥为官场“怪胎”的政府官员“走穴”。由于这种走穴被罩上耀眼的“光环”和披着合法的外皮,  相似文献   

13.
意忘形”一词源于《晋书·阮籍传》,说阮籍“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即高兴得忘乎所以,失去常态。推及“得志忘形”就是一个人当了官,有了权,自以为“高人一等”,“老子天下第一”,爱怎么着就怎么着,什么坏事都敢干。结果,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应了颠得越高,摔得越痛的道理。其实,“得志”后是否“忘形”也是检验一个人的试金石,有言道:小人得志太猖狂,就表明了人们对得意忘形者的人格鄙视。所以,我们每一个“得志”者,都要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不“忘形”的人。摆正个人与党的关系,摆正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战国时的卫国经常受到周围大国侵扰。有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苟便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帅大军五百乘。”古时一乘战车有驷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五百乘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卫侯说:“我早就知道苟便有统帅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为官时,曾经在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觉得好笑,但仍委婉地对卫侯说:“依我看,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  相似文献   

15.
塔利班透视     
周戎 《党政论坛》2009,(24):35-35
塔利班的由来和崛起 塔利班一词实际上是阿富汗的国语普什图语“学生们”一词的英语音译,它是由“塔利”和“班”两部分组成,“塔利”是学生的意思,“班”是普什图语的复数形式。今天塔利班已经成了阿富汗以及巴基斯坦伊斯兰极端武装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6.
小康之"大"     
有人统计了时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词汇,其中“小康”一词赫然居于榜首。的确,党的十六大以来,“小康”不仅频频凸现在各级党政组织的文件里、各家媒体上;还每每闪现在公民百姓的话语中。小康,对于千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热词     
《党政论坛》2012,(6):45-45
肿么了即“怎么了”,是山东枣庄一带方言。《爱情公寓》借唐悠悠之口,让这句话大红。网友造句:“钱包,你肿么了钱包!回答我,钱包!你肿么又瘦了,醒醒呀!马上就月初了。”  相似文献   

18.
崔殿尧 《学理论》2010,(5):92-93
“县啬夫”最早出现在睡虎地秦简,学界一般认为其就是县令的别称,今重审简文,发现其有矛盾之处。另外,里耶秦简中再次出现县啬夫一词,对照睡虎地秦简,可以看出县啬夫是郡下派到县的官员,其管理泛围很广,并有一定的监察职能。  相似文献   

19.
周佳 《侨园》2014,(4):61-61
对于移民资格,人们可能更频繁地听到有关“绿卡”和“永居”这两个词,但刚刚接触的人总是分不清这两者和“国籍”的关系,总以为拿到了绿卡就成了该国的公民,但其实并非如此。“绿卡”一词的来源,是由于美国给永久居留者发放的证件是绿色的,  相似文献   

20.
李存梅 《学理论》2008,(8):76-77
“假定性”一词,源自何处,无从考证,一般人认定“假定性”一词,最早是运用于中国舞台艺术,不过“假定性”一词却较早被运用于艺术申,且东西方艺术在运用过程中侧重点有明显差异,西方偏重于艺术的再现,东方侧重于艺术的想象与情感的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