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责目标的整体性、问责过程的有序性以及问责标准的统一性是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的根本特性。基于目标管理过程分析框架,以整体性绩效责任目标的实现为中心,构建了包括绩效责任目标确定、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目标反馈和目标改进五个环节的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机制基本框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进行应用检验,证实了该基本框架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实践中也有助于增强跨行政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绩效问责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公共服务的协同机制:一个界定性框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公共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中,存在着多主体和多部门导致的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问题。要解决这种碎片化困境,必须探索构建公共服务供给的协同机制。本文从"目标"和"利益"两个变量出发,来构建公共服务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提出科层制协同、沟通性协同、公-私协同、战略性协同四种协同机制,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来阐释每一种协同机制的内在关系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连友  罗嘉 《求索》2010,(3):17-19
本文首先分三个层次对英、美、中、德四个国家在金融监管协同机制建设方面的现行框架进行了比较。然后通过分析外国金融协同监管的特点,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经验。最后,对照我国协同监管方面的不足,提出我国应从法律制订、日常监管、信息共享等方面入手,加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协同监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协同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社会法中所涉及的"政府—企业—民众"三主体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初步探索出以"政府—企业—民众"三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来促进社会法建设的机制,并且分析了三主体在社会法从起草、制定、实施到评价四个环节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筛选梳理1985—2017年间的国家层面PPP政策文件,运用内容分析法将定性的政策文本转化为半结构化的数据,建立了政策协同分析"时间和数量—政策主体—政策工具"的三维分析框架;采用政策协同分析法,从五个层面对PPP政策协同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各维度的协同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PPP政策在时间维度、主体维度、政策工具维度的协同性等方面都存在欠缺。针对PPP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提高PPP政策的环境匹配度,加强部门间协同,平衡政策工具的使用比例,加强顶层设计等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6.
魏巍 《长白学刊》2021,(1):82-90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政策转变阶段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需要从"谋思路、打基础"的顶层设计阶段,演变到"攻坚克难"的政策执行阶段。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使得京津冀协同治理的方式显著区别于"珠三角"等地的准市场机制。基于"三地四方"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文本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具有显著"高位推动"特征的区域协同治理模式,即高位推动为协同治理的核心驱动力赋能、长期引导治理主体开展政策协同、重塑协同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基于此,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应注意高位推动作用审慎让渡市场机制,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尝试共建共管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分析了上海J区“一网统管”模式如何对接市民“12345”民情诉求热线,如何处置网格员通过政务APP以及传感器设备发现的城市治理问题,旨在揭示技术提升城市公共问题解决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算法化观测、算法化决策、算法化控制、算法化考核等四个环节得以实现。算法平台拟合出城市公共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案并对行政过程进行标准化控制,促使行政过程按照“最优”方案执行,以此实现城市公共问题的高效解决。在此过程中,算法全面嵌入公共行政系统,挑战了传统公共行政中人—人交互的关系样态,构建了人—机互动的新样态,全方位重塑了传统公共行政中的权力关系、组织关系和运行过程。然而,受限于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等因素,技术提升城市公共问题解决效率的作用并未充分发挥。未来行政改革应注重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和制度配套,推动传统管理模式与数字治理模式的协同。  相似文献   

8.
绩效管理推进机制即围绕绩效管理实施作出的权威性制度安排,包括外部主体及其角色、主体间相互关系、推进方式手段等。美国绩效管理推进机制属于立法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其特色包括规范化、精致化、透明和社会监督。中国绩效管理推进机制呈现多样化实践,共同特点是行政主导和"一把手工程"为代表的人治化色彩。完善中国绩效管理的推进机制需要关注三个问题:绩效管理立法,绩效管理主管部门的选择,绩效管理的协同推进与框架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债务风险、房地产风险、非法金融风险等地方正式与非正式金融风险交织,源头多元、结构复杂、外溢性强,大数据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使得破解地方金融风险治理难题成为可能。本文从主体多元、系统协同、组织协同及规则协同四个角度系统分析了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的基本框架,剖析了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据此,从实质参与、实质行动、共享动机、联合保障角度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地方金融风险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升地方金融风险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的竞争增加了集团组织协同的难度,但是竞争也造成各成员企业在获得集团资源、信息等方面的不平衡,从而使企业集团组织偏离稳定状态,有利于企业集团自组织发展。正是这种竞争与协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企业集团这个复杂的经济组织能够摆脱传统机械式的稳定结构,演变成一个能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有机体。本文首先阐述了系统自组织协同理论,认为竞争与协同是经济系统存在与发展的矛盾统一体,接下来提出了“协同能力—资源配置—经济绩效”这样一个企业集团生成理论分析框架,最后简要分析了企业集团自组织协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大气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京津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现阶段,切实提升区域整体生态福利水平,是实现常态化"利益促动型"协同治理目标的战略要求。通过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演化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协同—绩效"机制建设缺位,导致"闭环"体系难以自动循环升级、府际非对称利益博弈与多元要素联动滋生的内生性问题尚未被有效解决,从而无法在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政治位势及环境承载力等约束下推动地方政府以集体性自组织行为结成稳定的联防联控同盟。基于动态空间视域下"协同—绩效"体系的逻辑探究得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协同—绩效"推进,须在中央嵌入式战略引导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扎根于省、市、县"治理规划—结构建设—过程管控—绩效评价—路径实践"的有序联动,实现府际"同效不同绩"的考核归责,防止"一刀切"式管制;与此同时,需通过促动大气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趋同、推进属地管理与区域联动的权责耦合、把控先行先试与全面推进的节奏,推动"协同—绩效"与"绩效—协同"的良性循环运转。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改革协同思想主要表现为在改革理念协同上,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改革共识协同,要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改革目标协同,要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统领;改革方向协同,要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在改革进程协同上,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内在规律——改革方案决策协同,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改革任务执行协同,要精准发力,狠抓落实;改革绩效评估协同,要全面总结,科学评价。在改革领导协同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强化改革协同责任担当,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夯实改革协同群众基础,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完善改革协同推进机制,要提高改革系统集成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泽根 《电子政务》2008,(4):121-125
软件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整合是世界先进政务信息网络化体系的一个最活跃的发展方向.地方政府在新政务体系建设中,不应再孤立地建设应用系统,而是把应用软件开发同资源整合结合起来.政府政务信息网络化跨部门协同系统是政府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内部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这也是政务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以发展的观点,对我国政务信息网络化的价值体系、应用框架、组成内容、工作机制和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中协同意蕴的生成,是对时代特征、现实实际、内在问题的整体把握,其生成逻辑是时代逻辑、现实逻辑与问题逻辑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中具有丰富内涵、富有针对性、前瞻性强的协同推进改革的思想。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中协同意蕴的核心内容主要为:时空协同,增强战略意义上改革格局的宏观构建;上下协同,增强实践意义上改革格局的创新构建;系统协同,增强制度意义上改革格局的具体构建。践行习近平关于增强改革协同性的重要论述,需要强化改革理念协同,提高在全局的高度上认识改革觉悟;强化改革领导协同,提升以党的政治优势引领改革能力;强化改革问题协同,树立解决现实问题的改革指向意识;强化改革执行协同,切实增强改革推进机制的制度效能。  相似文献   

15.
缪文升 《公安研究》2013,(9):14-17,49
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易发、高发的社会现实,仅靠政府力量已无法应对,必须依靠政府、社会组织、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如何创新和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安协同防控机制,充分保障多元主体的协同参与权,成为重新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社会治安协同防控机制的运行既要发挥公安机关的主导作用,更需要各部门、各团体、各种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为此,构建社会治安协同防控机制,要发挥多元主体在防控机制中的功能,促进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强化社会治安协同防控的信息公开机制,实现不同主体信息资源的共享;推进社会治安协同防控机制的构建,健全非权力主体参与社会治安防控的制度性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基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内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地方跨部门协同能力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策执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影响政策实施的成败。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文山州消防部队的调查研究,从协同政府的理论视野出发,探讨了文山州消防支队跨部门协同的战略设计及网络架构。总结分析文山州跨部门协同的有效机制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柳青 《长江论坛》2014,(2):28-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协同基础之上。目前,与经济发达区域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化发展程度较低,合作机制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政策环境壁垒森严、产业合作困难重重、基础设施重复低效、社会协同软弱无力。要实现协同发展,其必须建立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产业合作机制、市场共建机制、法治保障机制和冲突化解机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发展将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要态势,区域公共管理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地方政府是区域公共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提升地方政府参与区域公共事务治理能力意义重大。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提炼出地方政府职能与治理结构协同机制分析框架,围绕区域公共问题,地方政府与上层级政府、区域内各级政府组织、市场和社会等主体间的互动是协调职能与治理结构关系的关键。浙江省"五水共治"与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两大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了分析框架的理论预设,同时也发现要确保协同机制正常运行,离不开利益驱动机制与组织内技术化、专业化设置等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的跨部门协同从本质上来说是高度依赖纵向权威的"人治"协同,跨部门协同机制的法治化要素缺失。当前,我国依靠领导权威协同的模式不仅面临着公平公正缺失、协同不稳定等风险,而且从长期来看制约着我国的协同机制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探索中国政府的跨部门协同法治化路径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部门职责权限,以精细化的思路进行制度设计,建立整体性的法律制度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安是社会治理的安全基石。有效建构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关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安治理新格局,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崭新而高级的治理形态,协同治理成为提升社区治安治理能力的现实选择。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模型为分析框架,可发现我国社区治安面临社会组织自主能力孱弱、协同制度缺位及催化领导不足等现实困境,亟须培育社会治安力量、完善协同制度设计、强化催化领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商对话、利益协调、资源共享和协同行动等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社区治安协同治理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