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国城市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落后的农村经济和农村人口向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转变的自然历史进程.从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首先是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带来了现代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基础.自60年代初泰国实施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后,泰国城市化也随之迈开了沉重而缓慢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墨西哥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但墨西哥真正的城市化,即由农村社会变为城市社会、由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转变为城市经济占主导地位,还是在本世纪内实现的。进入20世纪以后,墨西哥经历了一个持续的、不问断的城市化过程,尽管墨西哥总人口、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在不断增长,但城市人口增加得更加迅猛一些,城  相似文献   

3.
浅析墨西哥早期工业化进程柳松18世纪30年代,纺纱机的发明揭开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序幕。而拉美各国由于殖民统治的根深蒂固,直至20世纪,制造业才开始逐渐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社会才逐渐向工业社会过渡。墨西哥在早期工业化(1830~1940)发展进...  相似文献   

4.
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东北亚论坛》2005,14(2):54-58
20世纪 50年代以来,随着迅速的国家工业化过程,韩国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地实现了人口城市化,而且人口城市化进程与国家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政策、工业选址政策以及城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是韩国人口城市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动因。韩国由集中到分散的城市化模式、通过国土综合开发促进新的城市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发展卫星城镇、工业选址政策、可持续的土地政策等推进人口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城市建设始于沙俄时期的领土扩张,苏联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并达到顶峰。苏联解体至今的20余年间,虽然俄罗斯城市建设还在缓慢推进,但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重要标志的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处于结束阶段,"郊区化"已初露端倪。工业化"裹挟"下的城市化带来诸多问题,而人口和发展资源向中心城市的集聚使俄罗斯城市网依旧较为稀疏,城市发展不平衡加剧,城市发展画卷呈现"斑驳"之态。整体而言,当今俄罗斯城市发展主要由规模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6.
拉丁美洲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城市化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生活方式不断强化的过程。狭义的城市化概念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一种伴生现象,它始自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就是工业化的产物。但拉丁美洲的城市化不仅早于自己的工业化,而且早于西...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居住在农业地区的人口向城市或非农业中心转移,是每个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必然阶段。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也必然经历城市化过程,而且印度的城市化规模在世界城市化史上将是史无前例的。城市是印度发展的基础,城市是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也是印度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的关键。城市是印度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不同社区、不同行业和不同收入阶层的共同的家园,城市在印度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8.
近代拉美与美国城市化的不同进程与经济职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殖民地时代起 ,拉丁美洲与盎格鲁美洲关于城市的概念就存在差异 :前者将城市视为殖民帝国的政治和宗教核心 ;而后者把城市当作清教徒理想的实践基地和商业活动中心。独立后直到 1 9世纪末 ,美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 ;而拉美国家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 ,是传统城市模式的扩展 ,主要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巴西是拉美地区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中较早地实现了城市化的国家之一。巴西的城市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巴西实现了由农业社会向城市化的转型,并在21世纪头10年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巴西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小城市依托某一区域经济和政治中心城市而发展的独特现象,以此形成城市群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贫民化的"边缘化"城市和贫民窟并存是巴西建设现代化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土地问题及无地农民问题在巴西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巴西城市化是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具有积极意义,但其存在的问题也给人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仅仅依靠城市化难以改变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无法避免城乡之间贫困人口转移的趋势;城市化进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贫民窟和"边缘化"城市群的形成;城市建设和公共社会政策应兼顾不同的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城市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泰国城市化的进程战后以来,泰国经济一直以平均超过7%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人口的发展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增长阶段。60年代,泰国年均人口增长率曾经达到3%,70年代起泰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比死亡率下降得快,人口发展速度才逐渐慢下来,70年代年均人口增长率为2.5%,80年代为1.8%,1990年泰国总人口为5600万。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同时,泰国的城市化水平也有了迅速的提高,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80年代以前为5.1%,80年代仍高…  相似文献   

11.
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杨启藩在墨西哥历史上,除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主义者的血腥征服外,也许再没有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现象或历史事件能像人口城市化那样给这个“鹰和仙人掌之国”带来过如此巨大的变化。“20世纪后半叶,墨西哥已不再是农村人口居主导地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建设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农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也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从 1 9世纪初起 ,拉美就开始了发展民族经济的现代化历史进程 ,但在农业方面却走过了非常曲折的弯路 ,尤其是拉美的土地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从历史的角度认真考察拉美国家农业发展走过的道路 ,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为第三世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中国学术界关于拉美农业方面的系统研究长期以来相当薄弱 ,而冯秀文先生编著的《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城市化在遵循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其主要特点在于其发展的激进性、强大的国家作用体系、农业根源性突出以及缺少中产阶层等。苏联时期俄城市化以产业布局为导向,建立在加速工业化基础之上,因而俄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特点相吻合,存在加速与人为的特点。在现代化早期发展阶段,苏联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现代化的重大成就。在20世纪末,城市化发展与行政指令体系间的矛盾渐趋突出,计划指令型体系难以担当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重任,带来世纪末苏联体系的危机与瓦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韩国城市化进程,并指出进展的急速性、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政府推动型是韩国城市化的特点。韩国城市化的特点与韩国实施据点发展和“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当然,韩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加深了社会二元结构、城市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城市基础设施难以承载日益膨胀的人口、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相关法规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等,但通过研究韩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  相似文献   

16.
墨西哥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1982年以来,墨西哥制造业经历了三个调整阶段。结构调整表现出外向化、客户工业化、与美国经济一体化和生产高度集中化等特点;它带来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繁荣及部分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这种结构调整说明,新自由主义政策没能有效地全面推动墨西哥工业化的发展,反而使墨西哥成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一个环节,生产链的断裂严重阻碍着墨西哥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委内瑞拉是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它的国民经济现代化和城市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发展,已成为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的第四经济大国。但是,有关委内瑞拉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哪种生产关系在农村占优势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仅对委内瑞拉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论拉美的"现代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要:自19世纪70年代以后,拉美国家为摆脱贫困落后通过吸引利用外资振兴经济,形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和农牧业产品为主的传统的发展模式。从20世纪30年代起,为探索民族自主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实行“进口替代”,收购外资企业为国有企业,进口外国机械设备,使其产品自给率大大提高,制造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60、70年代,国民经济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工业产品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拉美大多数国家出现了“经济起飞”,其经济奇迹令世人所瞩目。拉美人民经过百余年的奋斗,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被称之为“脱而未离的第三世界”。随着拉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相伴而生出现了不少社会经济问题。如:城市化问题、腐败问题、贫富不均问题、道德沦丧问题、人口和环境问题等诸多问题。总结拉美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令侠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3):27-33,80
研究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人口,除了国家本身的政策变化外,还要考虑边境城市的特殊身份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0世纪后半期,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和客户工业的发展是其主要的驱动力。20世纪50年代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是墨西哥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因,它带动了边境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流动。此后,墨西哥不断规范和调整旅游产业,以适应墨美两国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需要。60年代起,得益于墨西哥北部边境工业计划和墨美经济合作的实施,加上墨西哥毗邻美国的地缘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客户工业不仅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在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边境人",他们塑造了不同于墨西哥内陆的、复杂而丰富的边境文化,也改变了边境人口的数量、结构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0.
巴西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化,是指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原有城市人口的增加;其二是新的城市的出现。本文仅从这两层意义上考察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及其特点。一巴西最早的城市出现于殖民地时期。这与墨西哥、秘鲁等拉美国家的情况明显不同。上述两国是拉丁美洲的文明古国,在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之前,印第安人文化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城市已经出现,并具有相当规模。建于11世纪的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在其发展巅峰时期人口达数十万。阿兹特克帝国首都特诺奇特兰在1919年时,已有约20万居民,是当时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