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纪荣  玉纯 《传承》2009,(17):30-31
开国中将何德全(1897-1983),湖南长沙人。1930年,何德全参加红军,曾立下赫赫战功。何老一生为党为人民,征战万里,两袖清风。何部长卖鞋延安时期,何德全担任八路军十八兵站部部长。当时,由于国民党顽固势力的严密封锁,陕北地区面临内无粮草、外临大敌之势,生活异常艰苦。党中央和毛主席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迅速在陕北地区展开。  相似文献   

2.
近来,随着党史界对红军长征和陕甘根据地问题研究的深入,党中央何时确定以陕北作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问题日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然而,有些同志认为,“中央红军最后落脚陕北的决定,是九月二十日到达哈达铺后作出的。”“红军长征中确定落脚陕北,是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到达哈达铺……  相似文献   

3.
刘继兴 《传承》2010,(1):4-5
<正>毛泽东对黄河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其名作《沁园春·雪》中的"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描绘的就是气势磅礴的黄河。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曾多次东渡黄河。一次是在1936年2月底,他率领红军东征,兵分两路渡过黄河转战山西,击败阎锡山的军队;完成东征使命后,5月又挥师西渡黄河回到陕北。再就是1948年3月,毛泽东在陕西吴堡县川口渡过黄河。  相似文献   

4.
高富有同志从延安时期就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边做警卫工作,解放后,他曾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党委书记、常务副局长多年,是机关事务工作的老前辈。前不久,记者访问了高富有同志。高老侃侃而谈:毛主席看到我,深情地说:高富有啊,你这个同志,也不到我家串个门去从1937年5月,我到延安,在中央军委警卫营工作,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多年。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后,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大会。预定开会时间是上午10点,我5点多就赶到天安门,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并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每逢这样的大会…  相似文献   

5.
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在革命和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密切关注山西,对山西的革命斗争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指导山西一步步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仍然心怀山西这块热土,心怀山西人民,对山西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了许多指示,并把山西的许多好做法、好经验介绍到全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山西人民永远怀念毛泽东同志。一、关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山西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是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大革命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在解放战争时期,山西又是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又一次走访了当年工作在毛主席身边,跟随毛主席长征的老红军陈友生同志。 83岁高龄的陈友生同志,现住湖南省军区东湖干休所。长征时他在红军总部勤务班担任理发员。虽然他的个子只有步枪高,可在总部勤务班工作已有五年,他聪明勤快,经常出入在毛主席、朱老总、周副主席住地,为他们理发、刮胡子,扫地送开水,是一个十分逗人喜欢的“红小鬼”。  相似文献   

7.
1943年春,我随同罗瑞卿、薄一波等首长,从山西太岳来到延安。此后,我被组织分配到中央办公厅行政科工作,一度任毛主席的行政秘书。从 1943年至 1957年,我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京,在主席身边工作了 14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延安枣园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对我陕甘宁边区进行严密封锁,群众的公粮任务繁重。不足 140万人口的陕北地区,一年就征收 19万大担粮,人民群众有议论。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为减轻群众负担,毛主席决定把公粮由原来的 19万大担减到 16万大担。同时,号召解放军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提出“…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老陕北",曾亲身经历了陕北解放战争中那段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对那段历史至今想来仍记忆犹新,不胜感慨.当年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坚持转战陕北,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决心和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光辉形象;人民子弟兵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连战连捷的英雄事迹;陕北老乡无私奉献,支援前线,饿死不动公粮的感人故事,令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9.
1937年年底,刘少奇同志在当时的华北局所在地——临汾召开了一次会议。会后,少奇同志指示我到开封检查山东、河南两省的“联络局”工作。我到开封后与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同志取得了联系,不久开封就沦陷了。我向长江局周恩来同志请示“怎么办”,周恩来同志指示:就随河南省委迁移到竹沟。在此之前,彭雪枫同志率领一大批干部(包括张震、岳夏等同志)已经分别从延安和山西来到这里。彭雪枫同志是南阳地区镇平县人,与河南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红军时期,他担任过红军师长、政委、纵队司令等职,参加过长征,并与黄克诚、张爱萍、张震、肖望东等…  相似文献   

10.
江西在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央苏区和党中央所在地,是人民解放军的老家。有成千成万的革命干部和战士参加了人民解放事业,并且是在毛主席直接领导下进行这些伟大斗争的。江西人民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艰苦奋斗,对中国革命有重大贡献。其中有无数同志,为革命而光荣牺牲。自红军长征后,所有革命人民以及革命家属,十余年来遭受国民党反动派和豪绅、地主、恶霸、特务、叛徒各方面的摧残压迫特别厉害,他们对于我党我军我人民政府休戚相关,血肉相连,至为深切。现在江西业已获得解放,对于革命故乡的烈属军属和干属,应当特别关切。为此特发出如下指示:  相似文献   

11.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宣传、践行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85周年和红军胜利到达陕北7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不仅为了表达对长眠于长征路上的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更是为继承和发扬红军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好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改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省军区,均于今日(九月一日)正式成立了,这是一桩极其令人感奋的历史事件:这是人民的山西——新山西的诞生:这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产儿;是人民解放军牺牲奋斗、全国人民积极支持的结果。让那些暂时潜逃的罪犯和埋藏在地下的反动分子们「自由」地幻想吧,蒋阎匪帮在山西的血腥统治是永远死灭了,山西将永远为人民所有,它将成为中国人民的光辉灿烂的工业基地之一。我们要向毛主席、朱总司令和中国共产党致最恳挚最崇高的敬礼,他们已经领导我们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也将领导我们取得建设的胜利。远在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人民就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循着毛主席的路线,奋起抗战,普遍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发展了  相似文献   

13.
杜学文 《前进》2012,(10):51-52
红军东征是中国革命史中十分重要的事件,是决定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生死存亡和战略方向的关键举措,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电视连续剧《红军东征》比较全面地叙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临的战略抉择、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以及红军渡河进入山西后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组织发动群众、播撒革命火种、推动全民抗战的史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段光辉的革命历史.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汇合,结束了一年之久的战略转移.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亡时刻.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老陕北”,曾亲身经历了陕北解放战争中那段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对那段历史至今想来仍记忆犹新,不胜感慨。当年毛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坚持转战陕北,不打败胡宗南不过黄河的决心和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光辉形象;人民子弟兵在彭德怀的指挥下不怕流血牺牲、英勇奋战,连战连捷的英雄事迹;陕北老乡无私奉献,支援前线,  相似文献   

15.
路运占 《北京观察》2016,(10):68-71
正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艰苦细致的统战工作在多方面获得巨大成就。从长征初期对广东陈济棠方面的争取,到长征中期在民族地区开展的民族宗教统战工作以及到达陕北后开展巩固胜利果实的统战工作等,有利于红军突破封锁和围堵,胜利到达陕北并站稳脚跟。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父老兄弟姊妹们:自从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离开江西苏区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在这十五年中,毛主席、朱总司令及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同志们,时时刻刻都在挂念着我们江西的工农劳苦群众、革命人民,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在国民党反动派压迫下英勇奋斗的同志。我们江西人民,特别是过去苏区的人民,在红军离开之后,真是吃尽了千辛万苦,许多人的家里受了摧残,我们每一村庄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了下少的人,有些人的家里甚至全家被杀绝了;我们每一个村庄都被国民党烧掉了许多房子,有些村庄甚至全部烧光了,我们在苏维埃政权时候所分到的田地,全部被地主拿回去了,并且还要算我们好多年的租,这些痛苦毛主席都知道并且万分的关心,万分的痛恨国民党蒋介石这个凶残的敌人。我们江西人民,在红军离开苏区之后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李骏虎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59.80元(平装)本书具有文学与历史的双重价值,通过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征山西的这段历史,首度用文学手法展现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英雄情怀,用史诗笔法呈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救亡史,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抗战的历史功绩,以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形成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饶正锡同志是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军委纪委原副书记,原红三军团卫生部长。笔者就红军艰苦奋斗的作风建设问题最近访问了饶正锡同志。 当说到红军的艰苦奋斗时,饶部长谈兴甚浓。他说,红军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但红军士气高昂,为什么条件艰苦士气却很旺盛呢?饶部长讲了三条原因: 一是目标明确。参加红军既为自己争一条活路,也为穷苦人民争一条活路,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压  相似文献   

19.
谭政文,是公安保卫战线的老同志。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担任闽赣省保卫局长、红一军团二师特派员;长征到陕北后,任西北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长,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晋绥边区保安总局局长,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北平解放后,出任北平市委常委、北平市公安局第一任局长;后随叶剑英同志南下,出任中共华南分局常委、社会部长兼广东省公安厅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今年9月1日,是我和谭政文同志结婚65周年的纪念日,特撰写此文,怀念英年早逝的谭政文同志。北平市公安局第一任局长北平解放以后,中央决定,谭政文主持北平公安工作。中央社会部部长李克农…  相似文献   

20.
孟红  袁佩红 《前进》2014,(9):10-13
<正>邓小平同志奋斗的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其中曾多次踏上山西这方热土,在领导革命、指导建设中殚精竭虑,在山西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东征:播洒火种遍三晋邓小平第一次来山西,是在1936年2月红军东征期间。他和杨尚昆率领的地方工作队从晋西一直挺进到晋南一带,利用多种宣传鼓动形式,动员大批青年参加到红军中,在实现"扩红"目标的同时,把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和抗日主张广泛传播到山西民众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