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提出并论证了"哲人政体",并在《政治家篇》里延续了对"真正的政制"的思考。但是,正是《政治家篇》将法治视为划分政体类型的一个基本标准,形成了关于法治政体的思想,从而开创了西方法政思想史上的法治政体类型学。而在《法篇》、《米诺斯》以及第七、八封书信中,柏拉图一方面进一步提升了法治的地位和意义,另一方面阐释了"混合政体"的主张与设想。柏拉图始创的法治政体类型学和"混合政体"思想,奠定了西方法治政体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希腊历史上两位著名的思想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均对古希腊的政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体观。两者在政体的分类、政体治理的模式及混合政体的具体实施上都有不同的见解。相比而言,柏拉图比较理想,而亚里士多德则更为务实。两者的政体观奠定了后世政治思想的基础,且均对后世的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政体理论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华彩乐章,给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制度和理想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在西方政体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谓西方政体理论的奠基人,并对后世西方的政体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以降至卢梭的重要政体理论家们与柏拉图“显白”和“隐微”的对话,本文力图对这一影响史进行简要的勾勒,从而澄清柏拉图政体理论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陆学界一般认为国家的阶级性质为国体,政府的组织形式为政体,台湾地区的学术界则认为国家采取共和制抑或君主制为国体,采取立宪制抑或专制统治为政体.这两种对于国体和政体的区分都有逻辑上的困难.政体不过是对于政权典型特征的概括,国体、政体概念之分,应该予以抛弃.  相似文献   

5.
中共四代领导人关于国体和政体运行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创造性地将国家的实质和国家的形式分别概述为国体和政体 ,对其一般含义与我国国体和政体的特殊含义、运行的辩证关系与根本要求等作了开拓性阐发 ,这些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主张 ,被采纳到我国现行宪法之中 ,形成了对我国国体和政体比较稳定和完备的表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历史时期 ,对我国国体和政体运行的基本理论作了同毛泽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深入阐发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认为政体和军队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军政一体,军队隶属于政体并为政体服务,政治和军事都是为了维护政体的长期稳定和发展而存在的实践活动。柏拉图的论述凸显了军队在实践层面无法抹去的阶级属性和政治色彩,军队必须突出独立性,军队成员及其精神的培养要深入到国民教育中去,并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的政体观念包含了最高治权在统治团体内部分享以及最高治权的制度化安排这两层含义,但不具备现代宪政意义上的保障主义内涵和根本法观念。因此,不宜将古典政体直接称作"古典宪政"。中国的宪政建设既需要现代宪政的保障主义内涵,也需要西方古典政体的共和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由君主专制向建立近代民主国家急速变化的大转折时期,作为近代政治家的梁启超与古代改良派划清了界限,即他将政治变革的希望明确地建立在“国民运动”的身上,这与革命派并无二致。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其思想表现为重“政体理化”而抑“国体革命”,即希望通过“国民运动”,建立起以近代政党制度为主导,和向国会负责的责任内阁;而这种内阁又必须执行“保育政策”,便从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各领域扶助民力、民智以及参政能力的增长,使整个国家在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向世界强国的发展。梁启超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革命内容,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要实行国体复辟的时候,他便旗帜鲜明地发动了倒袁护国战争。  相似文献   

9.
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体和政体。国体指国家的阶级本质,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学术界公认其中的重要思想是孟德斯鸠关于法的分类,政体的理论,分权制衡理论,以及政治自由与宪政理论。从政体的角度出发评析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的方法也许是探析孟德斯鸠思想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是人类对正义的良序社会的理想追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社会学理论对此作出了深刻的阐释,认为社会不和谐源于社会利益分化和政体的变质或制度安排不当,但关键在于后者;因此解决社会不和谐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社会建设和政体建设着手,但后者必须优先于前者。据此,中国现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优先进行以强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政体建设,而后才能顺利开展必要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基于罗马共和国自身的历史对混合政体的解释和对自然法的坚持,通过对他政体理论和自然法理论的解读,考察西塞罗论证如何来保持共和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 ,各个时代的政治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根据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对政体作了探讨。霍布斯作为近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 ,其政治理论包括他的政体学说完全摆脱了伦理、道德和宗教的束缚 ,并且从主权的意义上阐述了政体思想 ,深化了亚里士多德等古代政治思想家的政体思想。作为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 ,孟德斯鸠又详细论述了政体学说 ,提出了各种政体的原则 ,规定了各种政体的性质 ,并且探讨了各种政体和法律的关系 ,指出 :“政体的原则对法律有最大的影响”。认为政体的优劣决定一个国家法律的性质 ,极大地丰富了政体学说…  相似文献   

14.
政体与灾难     
政体性灾难有四类:最高权力继承性灾难,周期性崩塌灾难,党争灾难,思想性灾难。专制政体体现的是部分人的利益,合理交往途径匮乏,背后隐藏的都是个人专制,既有其结构性的“专属”的灾难,也会将一般的自然事实和社会事件转化为灾难;对于已经引发的灾难,则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放大作用。人类要降低灾难发生频率,减少灾难的规模和苦难,应该实现政体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政体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形成和建设受到地域资源的影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受着本土资源的影响,它包括从古到今的有关政体设计和建设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实践中所实行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梁启超积极参与立宪运动,他对于立宪之初中国政体的规划是一种"二元体制",在国会参与政权的同时君主也保留相当的权力。民国建立后梁一方面反对民权激进派极力扩张国会权力、强硬坚持政党内阁制,主张保留总统一定实权;另一方面又反对袁世凯无限制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甚至不惜帝制自为。梁启超强调立法与行政两部门之间的平等地位与权力平衡,他依然坚持着其二元政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以下简称“香港特区”)政体特征,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行政主导和三权分立。香港特区政体既属于三权分立体制的范畴,又具有行政主导的特点。三权分立、行政主导是从不同角度对香港特区政体特征的描述,两者不是同一层面的事物,也不是割裂的关系。全面概括香港特区政体的特征,应是三权分立基础上的行政主导制。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对作为国体的民主和作为政体的民主不加区分,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两个方面的民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与专政相对的民主即作为国体的民主,是指民主的类型、民主的实质,即哪个(或哪些)阶级、哪些人是国家的主人,享有民主。在这一点上,资产阶级民主同无产阶级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资产阶级民主仅仅是资产者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民主或社会主义民主则不仅民主的规模  相似文献   

19.
以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国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采取何种政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既有理论成果并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对该问题作了科学说明,形成他们关于“社会共和国”的思想。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从而使无产阶级建立“社会共和国”的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政治结构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的支撑,民国初年的政体也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民初民主政体失败的教训证明了民主的实现决非仅凭民主政体的简单移植,它还需要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的支撑.只有实现了民主的政治文化与民主政体互相支持,民主制度才能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