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鹏 《先锋队》2012,(36):47
有一种爆竹,叫做"双响炮",又叫"二踢脚",引燃后会响两次,地上一次,空中一次,地上的闷响,空中的清脆。当前,有些干部就像"双响炮"。在上级面前花言巧语,鼓吹政绩,用"地炮"迷惑领导;在群众面前恐吓欺骗,耍官威、摆官架,用"天炮"吓唬群众。"双响炮"干部之所以有其生长空间,一方面是因为干部选拔任用上还有弊端,干部政绩考核存在不足,致使"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谋长远不如算当前,比实绩不如看数字"等不正确的政绩  相似文献   

2.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焦裕禄式的模范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至上的经验之谈。他们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和终极目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绝好口碑;他们因把个人的政绩写在了人民群众的口碑上而最大限度地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效果。捧回金杯银杯是政绩,得到金奖银奖是政绩,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夸奖更是政绩。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  相似文献   

3.
"我们县委的工作搞得好不好,不是上级说了算,也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千好万好,只有老百姓说好才算好.""群众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评价干部政绩的最有效的标准."隆昌县委书记刘志诚多次在各种会议上这样对干部说.  相似文献   

4.
<正>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当前,全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接近尾声,各地各级新班子陆续到位,一大批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干得好不好,分量有多重,不由干部自己说,而由群众来评判。"新阵容"首要是学好"群众的贴心人"这门必修课,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  相似文献   

5.
梓夫 《支部生活》2004,(6):9-10
群众盼什么,干部就干什么,老百姓难在哪里,干部就帮到哪里。近来,龙陵县选派300多名干部会同1000多名产业工作队员,深入全县120个村(社区),进入村民家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解决共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政坛好声音     
<正>"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浙江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表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如果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完成这样的历史重任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7.
这次地方领导班子换届,一批干部经组织任命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然而,这只是个开始,组织的任命在纸上,群众的任命在心上。干部好不好,"一纸任命"当然是一种肯定,但合不合格、称不称职,更重要的却是来自群众"心上的任命",群众的认可、赞同和满意,才是最好最终的任命。"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心上的任命",这种"任命"无形却有声、真实且宝贵、现实又持久。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这奖那奖不如群众的夸奖。  相似文献   

8.
所谓"政绩透支"是指超出现实条件盲目追求政绩的一种倾向,是以树立个人政绩为目标、以损害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眼前政绩为特征的一种腐败现象."政绩透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超出群众的承受力去办好事、办实事,打着"人民事情人民办"的旗号向老百姓摊派,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使得群众苦不堪言,元气大伤.  相似文献   

9.
最近有位县委书记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百姓的分量最重,老百姓的利益最高,老百姓的感情最真。百姓的笑脸就是干部政绩,就是政府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江淮》2008,(2)
一位乡党委书记在谈到选派干部工作时说道:"第一书记不是仅仅写在纸上的,要真正成为第一书记确实要付出很多。"他的话耐人寻味,更值得选派干部深思。选派干部挂职到村任第一书记,顾名思义,他就是村"两委"班子的班长,全村的"领头雁",这既有组织上的信任,又有村干部的期盼,更有广大老百姓的期望,各方面对  相似文献   

11.
周边环视     
四川:干部政绩由人民评判 “如果说干部是书写执政答卷的学生,那么评判政绩的老师就是人民。”在1月4日上午召开的四川省第二次人才工作会上,四川省委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08,(6)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固镇县董艾村党支部书记董井利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多年来,董井利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也因此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11,(12):64-64
画外音:又到岁末年终,各级各部门又要忙着总结工作了,每每此时,总有一些领导和部门要浮夸摆功,让人生厌。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虚绩还是实绩,是“黑色政绩”还是“绿色政绩”,群众心里有杆秤。老百姓可能不懂某些统计方法和经济计算公式,但他们懂“菜篮子”、“米袋子”,能识别环境污染和蓝天白云。所以说真正的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干部的政绩究竟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4.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创新管理服务举措,营造选派干部良好工作氛围,有效激发选派干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洪荒之力",在选派工作中建功立业,为地区发展作出贡献。按需选派,让驻村履职更有效。坚持因村施策,实行精准配对、人岗相适。对于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的村,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善于做党建工作的干部,对口指导帮助。对于信访矛盾突出的村,选派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基层经验丰富、能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对口解决难题;对于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足的村,从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单位选派,做好发展规划和项目支持。选派干部自任职以来,切实发挥基层党建"指导员"、产业发展"协调员"、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在调研中多次听到群众反映:我们是既“政绩”,又盼政绩。怕的是个别干部只为自己升官要不顾百姓需要的“政绩”,盼的是为百姓实实在在好事的政绩。群众的反映,值得深思。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进展,政绩在干部的升迁留中日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政绩、创政绩,为领导工作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政绩观的偏以及虚假政绩等问题的出现,政绩的声誉一度遭很大损害,致使一些领导干部不敢谈政绩,甚至“政绩”二字在一些地方和一些人的心目中都成贬义词。事实上,广大群众对政绩总体上是持肯态度的,正如一些群众所说:“干部都不出政绩,群众就没…  相似文献   

16.
选派干部包村扶贫是扶贫攻坚工程的重头戏,是党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本文拟结合通辽市开鲁县扶贫攻坚工作的实际,谈谈选派干部包村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一、选派干部包村扶贫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开鲁县加大了选派干部包村扶贫的力度,制定了“包扶对  相似文献   

17.
李泉 《先锋队》2011,(10):39
每个领导干部都希望在任期内能干出一些政绩,赢得干部群众的口碑。但是,如何创造政绩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重视的可能是上项目、搞工程之类的"显性"政绩,对于那些涉及群众利益、利于部门单位长远发展,但是周期长、费劲大、见效慢的"隐性"政绩,往往不太注意去做,甚至不屑于做,这种现象值得关注。创造"隐性"政绩,首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领  相似文献   

18.
正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习近平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对群众生活念兹在兹,牵挂于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断奋进。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  相似文献   

19.
正下乡调研时,闻听群众对该地一位离任多年的镇党委书记念念不忘,原因是当年在那位书记带领下整治的荒山和修建的水利设施,如今已成为当地全面奔小康的引擎,群众把这些事情称为"看不见的政绩",并赞不绝口,觉得这样的政绩才是老百姓最欢迎和最需要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官者,没有不追求政绩的,这是领导职务对其执政的内在要求。但是,如何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却大有不同。"看不见的  相似文献   

20.
林志是贵池区人事局选派到唐田镇白云村的第二批选派干部。三年来,在林志和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白云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级债务逐渐化解,群众收入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