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胶皮靰鞡     
闫建军 《奋斗》2010,(6):64-64
30多年前,东北人为了防寒,大多都穿过胶皮靰鞡,跟现在的解放鞋差不多.鞋底子是胶制作的.面是黑色或草绿色帆布絮上毡子做的。帆布耐磨、结实.那时习惯叫劳动布。靰鞡有两种.一种是皮做的.连鞋带儿都是皮的.看着有点儿怪.我们叫靰鞡,这种鞋保温好.但是价格却很贵,穿的人极少,城里没人穿。一般都是农村赶车的老板子或跟车掌包的穿。  相似文献   

2.
张鸣 《廉政瞭望》2014,(21):50-50
张邰在《三国演义》的篇幅上,是个三流的小角色。但实际上这个人却是个智勇双全的战将,比起三国任何一员排在前列的猛将,都不逊色。可是.《三国演义》奉行的是蜀汉正统,刻意突出诸葛亮。这样一来,三国舞台上的次要角色变成主角,曹魏阵营整体被矮化,张邰这样的。自然就数不上了.  相似文献   

3.
郭神仙之死     
张鸣 《廉政瞭望》2014,(16):50-50
最早知道郭璞,只当他是个文学家,诗赋做得都好,文学史上有位置。后来发现民间的全神谱上.居然也有他的名字,赫然位列仙班,是神机妙算的郭神仙。而在风水界,郭璞的名声更大,差不多是祖师爷了。  相似文献   

4.
书讯     
有两种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人是一心要做大事,却不愿或不屑于从小处着手,什么事都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结果空怀理想,终究无成。另外一种人是  相似文献   

5.
人肉窃听     
吴钩 《廉政瞭望》2013,(14):53-53
明初有两个官员,都姓宋:宋濂、宋讷。两人年龄差不多,宋濂生于1310年,宋讷生于1311年。明洪武年间,宋濂被任命为修编《元史》的总裁官,宋讷则当上国子监祭酒(类似于京师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6.
2009年1月10日。临汾市翼城县中卫乡人望村农民常茂忠到了享福的时候。大女儿已经结婚,并为常茂忠生了一个孙女;21岁的小女儿即将出嫁。养育了两个女儿的常茂忠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父亲,差不多就快功德圆满了。与全国其他地方农民不同的是,常茂忠和翼城的其他农民生育两个孩子都属于合法生育。翼城在过去二十多年中,一直允许当地农民有条件地生育二胎。而中国大部分人同期只能生育一胎。这个被简称为“晚婚晚育加间隔”的政策。自1985年开始在翼城试行至今,已有24年。  相似文献   

7.
说来惭愧,我是一个并不太关注网络的人,这很不像话,因为现如今,一个不常常上网的人,差不多就是时代弃儿,都要被时代抛弃了。还有什么活头啊’  相似文献   

8.
皇帝的膝盖     
张鸣 《廉政瞭望》2012,(7):66-66
有中国人说,人有膝盖,就是为了下跪之用。这话,让鲁迅先生很是惯愤,曾经大加讥讽。不过,存中国的古代.人活在世上,就是得经常洼地下跪,跪父母,跪长辈,跪老师,跪官长,跪皇帝,反正碰上地位比你高的人,差不多都得跪。有点大事儿,比如祭祀,丧礼,朝廷典礼,就更是得跪。  相似文献   

9.
呼噜     
惠这几天有点心烦气躁。文惠早就答应要给儿子买电脑,可前两年正赶上单位成本价售房,多年的积蓄已折腾得差不多了,再加上乡下的婆婆这两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时常闹病,文惠的丈夫又是个极孝顺的人,每次母亲住院都少不了三千、两千的,这不,昨天公公来电话说婆婆又住院了,看来儿子的电脑又得往后拖一拖了。其实儿子的要求不算太过分,他们居住的这一块文化氛围很浓,家长对孩子的素质教育都抓得比较紧,像儿子这样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有电脑了。想象着儿子那失望的样子,文惠不禁微微叹了口气。可这些都不是她这几天的真正烦恼所在,文惠…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3,(19):56-56
苏东坡与刘贡父都是北宋有名的文人,性格相近,都喜欢开玩笑,所以关系特好。刘贡父名刘放,在历史上,以著史闻名,曾帮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持论甚正,但在生活中,却是个活宝。刘贡父跟王安石为旧交。一日,刘贡父去王安石处.主人不在,发现案头有草稿一篇,是王安石论兵之稿。贡父有过目成诵之能,默诵一遍,大体记得。隔日两人再见。王安石问,近来有何著述?贡父回答.在写兵论。乃将王安石草稿复述一遍。王安石大窘,默默地将自己的草稿撕掉。他断没有想到,刘说的就是自己写的。  相似文献   

11.
声音     
“除了曼哈顿,其他地区跟河北差不多。”——2010年春节,中国千人赴美旅行团的成员的真实感受。他们纷纷表示,祖国强大了,中国人走到哪里,腰杆都是直直的。  相似文献   

12.
了解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为人厚道,没架子。熟知原国政的人,都说他作风严谨,不虚伪。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原国政却是有“权”又能捞到“钱”的人。要说权,作为晋城市公安局长的他,也确实有些。工作28年,走上领导岗位已经有12个年头了。先是任局治安处副处长、处长...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9,(2):58-58
万润龙在2008年12月25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指出:岁末年终,不少基层干部诉苦说:检查太多,分身乏术,却不知所忙为何。一位办公室干部举例:现在机关都是无纸化办公,所有材料都在电脑里。但各种各样的检查团到局里的第一件事几乎都是检查纸质文本,询问的差不多是两个同样的问题:这一年下了多少文件?做了哪些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政治家风采     
陈克鑫 《湘潮》2011,(6):48-49
尼克松比较毛泽东与蒋介石。1、行为大不同。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经常长时间地深居简出.毛乘暇写诗作词.蒋则漫步深山,吟诵古诗;两人都是革命者,毛反抗他父亲的专制和反抗整个社会制度.蒋反对清王朝的对内腐败、对外懦弱,  相似文献   

15.
侯江 《学习导报》2014,(12):25-25
记性这个东西,其实和身高差不多,不可能大家都一样。但是,出奇地记性好的人和出奇地记性差的人,都不太多。就像成人的身高基本上都在一米五到两米之内。所以,如果什么事情大家都记得住,说明这事儿能引起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或者不记不行。比如咱们的首都是北京,比如PM2.5,比如高考。但是,如果什么东西大多数人根本记不住或者全无兴趣,那只能说明,这个东西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很小,真的很难记。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12626人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还记得你们学校的校训吗”的调查显示,仅46.6%的受访者能清晰记得自己学校的校训,53.4%的受访者直言已经记不全。有受访者表示:“对于我们学校的校训,我是真的没有印象。我觉得乏因为我们学校的校训太没有特色了,学校也没有刻意引孕让我去记住它。如果校训背后有故事,或者学校告诉我它的来历,我可能就不会忘记了。”  相似文献   

16.
心中 《当代党员》2007,(1):48-48
二楼的李大娘要走了,我们那幢楼两个单元20多户人都出来送她。因为她来帮儿子看家的两个月里.天天义务打扫楼梯,大伙过意不去,主动提出每户给她20元,作为报酬,但她不收。  相似文献   

17.
过去,知识分子的头上,差不多都有一顶“通用”的帽子——“骄傲自大”。这顶帽子虽然普通平常,可是“法力无边”,压人很厉害。小平同志说:“‘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  相似文献   

18.
鹌鹑蛋和鸡蛋都属于蛋禽类食物,从营养成分来讲是差不多的,胆结石患者都可以食用。不过,虽然鹌鹑蛋的胆固醇含量比鸡蛋低、个头小,但一次吃几个鹌鹑蛋胆固醇含量也快赶上鸡蛋了,所以在吃法上有讲究。  相似文献   

19.
张鸣 《廉政瞭望》2009,(2):41-41
外国人开会,中国人也开会。两下在近代碰上了,才发现两边开会的方式,根本不一样。 初民时代,无论东方西方,能开会是一种文明的标志,哪儿形式都差不多,大家七嘴八舌,长老一锤定音。如果长老的意见遇到的反对声音多了,也可以重议。这种东西,人类学家称之为氏族民主,这种民主最精致的形式,就是古希腊、罗马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20.
王富杰 《求贤》2006,(10):31-32
“人生是短暂的,追求却是无止境的。”这是市交管局红桥支队事故科民警冯春耀最爱说的一句话。从1983年12月参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至今,22个春夏秋冬.交通管理事业已经成为冯春耀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柱和寄托,他把青春和大好年华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