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反腐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晓娜 《理论前沿》2009,(15):23-24
网络反腐表达网民惩治腐败、追求社会正义等伦理诉求。网络反腐需要制度伦理和社会道德力量支持.也需要通过制度规制和道德自律的伦理制约。网络反腐的伦理发展有利于公职人员的权力伦理和公民的权利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培真 《工会论坛》2006,12(2):47-47,58
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传统道德面临危机和挑战;为保证网络生活的健康发展,需要从网络的特点出发,探讨和倡导为广大网民拥护的网络道德。要积极探讨成熟的一般社会道德建设经验,以此为基础建立有约束力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建设,具有涉及面广、与技术结合深、国际化、空白点多等特点.电子空间道德秩序的完善,不是简单的发展问题,它需要在电子信息网络提供的人类新的生存条件下进行崭新的构造.而这种构造,核心的问题是网络道德主体的构造.  相似文献   

4.
网络虚拟社会正在改变现代民众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在给网民带来便捷、愉悦和机遇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网络暴力、网瘾、网络色情等问题,乃至网络黑客、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问题。诸如此类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网民主体的道德素养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使得一些不能自制自律的网民在网络世界可以信马由缰、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网络虚拟社会的双刃性,也会导致网民主体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的分裂,人性恶的一面可能会被放大,个人的道德感也会弱化。所以,网络虚拟社会的治理需要加强和倡导广大网民的道德自律,通过道德自律来促成网民的道德他律,网络道德自律与他律的紧密结合,使得社会发展进程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状态。相对于他律手段,网络道德自律的调控效果更为稳定和持久,是一种低成本而高效率的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和应用日益普及的当下,发挥道德自律的独特功能,强化网民主体的道德自律,积极培养适应网络社会交往的自律意识,显得尤为现实和急迫。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不当就会给青少年带来生理伤害、心理伤害、认知伤害、道德伤害、人格伤害以及隐私权伤害。我们认为青少年道德自律意识缺失、家庭伦理教育缺位、学校伦理教育缺失、社会伦理环境不完善、网络伦理建设不规范等几个方面是造成青少年网络伤害的主要原因。减少青少年网络伤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当从加快网络道德建设、改革教育理念、开展家庭伦理教育、营造和谐的社区伦理氛围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网络虚拟空间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的自由化、多元化、复杂化以及青少年个体自律意识低下等因素,导致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出现缺失,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开发网络负面信息过滤软件、丰富学校思政教育、发挥家庭示范作用和提升青少年自律意识等方面着手,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7.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我省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现实道德状况的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少年能理性地面对网络,但也有少数青少年沉溺于网络;青少年的网络本质观基本是正确的,但对网络的使用存在偏差;青少年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主流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有着不同的表现。问题的原因:道德教育主体比较单一,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德育合力;网民教育还未真正纳入教育体系之中;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现实道德环境的缺失。我们认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主体应三者并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突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道德教育途径应多样化,教育主体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中介开展德育活动;道德教育方式要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道德教育体系应有系统性,它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社会其它领域的支持、需要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支持、需要德育管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里道德冲突现象严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产生原因在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无界性,政府缺乏管制,网络立法的滞后。对此,政府要强化网络管理,规范网络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来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加强对网民的教育,使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少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网络伦理学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网络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伦理、传统道德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网络伦理,探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建构有中国特点的网络伦理学,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道德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道德的新道德理论。它与传统道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道德主体身份不同、道德要素不同和道德实现环境不同。网络道德的特点是开放、多元性 ;普遍、共享性 ;自主、自律性。网络道德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又促进传统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开辟了道德建设的广阔天地,为实现人们的道德自律提供了条件,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建设工作的社会化;但网络会影响人们的政治立场取向,导致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增多,使网络主体的隐私权无法得到保障,使社会、家庭亲情淡化.因此,必须从构建网络道德的指导思想、培养人们的网络道德自律行为、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法规等方面入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伦理问题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发生了冲突。本文从网络技术的特点出发阐述网络技术发展产生的网络伦理问题。要进行网络技术伦理建设,首先就需要进行人和人类社会自身的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世界、现实生活是网络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唯一基础。从本质上讲 ,网络是一种推动道德进步的积极力量 ,它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道德不断前进。网络道德与其他众多道德领域相比具有虚拟性和自主性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道德正在构成道德建设中的一个新课题 ,完善的网络道德体系 ,加上网民道德的自主自觉性 ,应是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实困境及决策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侵权责任法》被列为2009年重点立法项目,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问题再次摆在了立法者的面前。有效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需要法律法规、主管部门规定、伦理道德等外在因素予以支持,同时也需要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等网络活动参与者的配合。针对保护网络隐私权遭遇的现实困境,我国保护措施的不足,应从侵权责任主体出发,从他律、道德内化以及自律三方面进行突破,寻求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道德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延伸。加强青少年网络伦理道德建设,需要做到网络自律与网络法规相结合,信息素质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网络道德引导与网络平台建设相结合,网络道德教育与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信息全球化时代,国际互联网被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传播媒体,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网络道德问题也日渐凸现。本文就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网络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性问题。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的本源是网络文化的特性,实质上是现代性危机,就其本质来说是网络文化危机。解决青少年网路道德危机问题要从文化自觉、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移、青少年的网络文化建构、超越现实生活和核心价值取向着手,在生活体验中提升青少年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互联网上频发的"网络群体极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中国传统价值观中道德至上,个人价值、权利和自由的缺失是"网络群体极化"的潜在根由,为解决"网络群体极化"问题,建设健康、有序、文明的网络文化,需要加强互联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