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创造》2009,(6)
"佤族村寨都用上了节能灯."这是当天在阿佤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6月17日,云南省节能办宣传小组及志愿者车队开进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勐来、勐角两个乡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小学、佤族村寨免费送去2650只节能灯及配具.  相似文献   

2.
克木人是我国未识别族群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和景洪市的勐腊、尚勇、勐捧、勐满、勐伴和嘎洒6个乡镇,共有19个村寨738户3291人,其中,勐腊县有12个村寨498户2270人。克木人是古代百濮族群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与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少数克木人识傣文。  相似文献   

3.
陈士珍 《今日民族》2008,(10):32-33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给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和社区(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民间女子的舞蹈。佤族妇女自古以长发为美,每当妇女在竹楼下洗净长发后,就要低头梳理,甩发晾干,于是乌黑的长发就随风舞蹈。  相似文献   

4.
阿佤山印象     
走近临沧,便走近了阿佤,走进沧源,便走进了佤山;阿佤山再高,却有条条山路通向山外。佤山是神奇的,阿佤人的胸怀是敞开的。在大雾淌散,新茶待摘之时,我们走进了佤山。佤山沧源,我国佤族聚落之乡,全县现有佤族人口1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8%,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8%。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地区西南角,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峰峦连绵,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南滚河、小黑河,属萨尔温江水系;拉勐河、勐董河,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闻名遐迩的古崖画群、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相似文献   

5.
扬波  王菁 《今日民族》2011,(12):24-26
山路虽然崎岖,但目力所及,都是树木葱茏,山色翠碧。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水平村委会水平自然村是一个半山区佤族村寨,有百来户400多人。环顾四周,只见一幢幢色彩明丽、檐角飞挑的小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浓烈的色彩对比展现着佤族人民的热烈奔放的个性。村路两边有人在拌水泥、有人在运砖块,一派热火朝天、忙忙碌碌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高立士西双版纳有30余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称坝子),每勐均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以下简称“垄林”)。顾名思义,“垄林”即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岩佳 《今日民族》2005,(4):37-38
凡到过佤族村寨的人都知道,佤族村寨旁边都不少见几棵高大的榕树。在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水系之间,凡有较大榕树或有榕树群的地方都曾留下佤族村寨部落的踪迹。寻觅过去,这里有个感人的传说。榕树号称林中之“王”,它可以生长在平坝之上,也可以植根于峻岭之中,它可以自生自长,也可以孳生于其它树木而茁壮成长,最终压倒群雄独缘树成林。依山而居的佤族普遍认为,万物有神灵,神灵与神灵间相通。神与神之间既有争斗,也有和谐。追寻历史的足迹,佤族祖先虽算不上是游牧民族,但在上千年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中仍免不了有少许的迁徙。后来,佤族先民定居山…  相似文献   

8.
现有36万多人口的佤族,世居在以阿佤山为中心的滇南山区。在这短暂的50年中,佤族从原始部落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萌芽期一步跨入了现代社会。在阿佤山的村寨采访,六七十岁以上的佤族老人几乎都能记起他们年轻时曾见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每到庄稼下种和收获季节,“猎头英雄”便埋伏在云遮雾绕的山路上,等着来人路过,然后手起刀落,将“猎”来的人头供奉在木鼓房的人头桩上。佤族过去遵行的砍人头祭木鼓的做法,源自佤族先民的固执信仰:只有用人头祭祀,大地才有收获。故而,因“猎人头”产生的部落战争也在千百年中连绵不息。到1958年,…  相似文献   

9.
佤族喜爱木雕,其木雕作品散发着浓浓的原始宗教气息。在佤族聚居的村寨中央空地上大多筑台立有寨桩,佤语称“考司岗”。寨桩是用楮栗树雕凿成一个长着双角的人形,比人稍高,宽厚大致与人体相近。据说是由人的躯体、脸、蛤蟆的长腿和牛的双角组成。小圆墨点象征天上的星星,菱形代表酸木瓜。整个形象浑厚、粗犷、朴实,具有一种抽象化的浓缩感,充满着原始而朦胧的神秘色彩。寨桩是佤族用来供奉万物之主达梅吉的所在。传说,古时洪水泛滥,万物逃生,有一只青蛙被人踩伤,达梅吉将它抬到高处免被踏死。青蛙见他善良,于是给他一把刀,让他…  相似文献   

10.
年已不惑的罗维忠家居勐腊县曼蚌寨,距我居住的昆明遥遥近千里。我是8年前到这个村寨采访时认识他的,因为是同年生,两人又投缘,所以按老百姓的习惯我们“打”了“老庚”,即结为好朋友。 “曼蚌”是傣话,意为“有盐水塘的寨子”。可曼蚌不是傣族村寨,而是生活着41户、200多人的壮族寨子。这里距离中老国境线有5小时的山路,寨子里的人经常去老挝乌德江边的勐宋壮族村寨走亲戚。这还是曼蚌小学的傣族女教师依望最先告诉我的。 曼蚌的环境有如傣家村寨,人们住着傣式竹楼,言语傣腔傣调,妇女束发穿裙,以至长久以来许多人把曼蚌的壮族…  相似文献   

11.
滇云     
《创造》2012,(4):23-23
云南获赠节能灯新型墙体材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光爱之行,10万只节能灯温暖云南怒江;情系灾区,300万块新型墙砖造福盈江”捐赠仪式4月11日在昆明举行。  相似文献   

12.
汪珏  解之诚 《创造》2009,(6):68-69
保山·隆阳七小6月15日,保山、怒江一线车队抵达保山市,下午14:30分在保山市隆阳区第七小学举行了节能灯赠送仪式。省节能办向保山市隆阳区第七小学捐赠了10万元节能经费,并赠送了150支节能灯。隆阳七小是保山市的节能示范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赠送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隆阳七小学生自制的节能设备,如雨水采集利用池、简易电子自动定时开关等。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20,(6):19-20
正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寨不仅幸福,而且幸运。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首站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的幸福不是一朝一夕创造  相似文献   

14.
刘笑 《今日民族》2009,(10):F0003-F0003
9月26日,由沧源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主办,云南省佤族研究会承办的佤族新米节在云南省教育宾馆隆重举行。来自云南省西盟、沧源和孟连等地的佤族群众及在昆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同欢度这一盛大节日。云南省民委副主任、云南省佤族研究会会长岩秒出席活动并致词,向佤族同胞致以节日的祝贺!  相似文献   

15.
正曼来村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下属行政村之一,位于勐来乡西南海拔1500米的山区,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298户1121人,以佤族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135户482人,是全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实施脱贫计划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显而易见。但这些困难反而激励着沧源县公安局曼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出实招、下苦功,千方百计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6.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对歌舞艺术领悟性高,对歌舞艺术天生热爱。村寨中一年四季遇剽牛、祭木鼓、新米节、春节、便克节、婚丧嫁娶、起房盖房、猎获野兽、谈情说爱、上山下田生产劳动、小孩嬉戏玩耍等场合,都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打歌自娱。歌舞艺术从古至今一直活态地存在于佤山人日常生产生活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佤山人度过生命中美好的时光。歌、舞、乐即兴创作表演,是佤族文化的传统性特征,也是佤族与生俱来的财富,更是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7.
朱红霞  唐雅舒 《创造》2009,(6):64-65
6月17日,《创造》杂志随云南省节能办组织的节能宣传车队来到美丽的藏区迪庆州,为香格里拉送去节能灯。过了虎跳峡,车队就渐渐进入了藏区。天是那么蓝,仿佛伸手便能摸到云雾。蓝天白云下,马牛羊悠游……赠送节能灯,往小处说是节约能源,而往大了说,那就是为香格里拉的环境做贡献,让世人心中的“香格里拉”永远美丽。  相似文献   

18.
<正>在滇西南边陲南汀河源头,有个美丽的村落——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大勐准村。这是个"名寨":2003年8月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12年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2013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称号;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博尚镇志》载,勐准寨建于1414年,是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村里颇有名气的大勐准缅寺、勐准大佛塔见证了其数百年的兴衰。不过大勐准的"名气"更多的还在于其欣欣向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9月9日上午,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中缅边境的景颇族村寨勐约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们穿戴景颇族服饰聚集在村口的文化广场上,附近村寨的傣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群众也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赶来。原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景颇族载瓦语宣讲正在这里进行。只见德宏州"五用宣讲队"队员刘永恩身穿景颇族服装坐在村民们中间,用景颇族载瓦语讲解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内容,结合边疆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20.
陈康 《今日民族》2003,(2):68-68
2002年9月19日,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在佤族聚居的富岩乡举行了盛大的“新米节”活动,富岩民族中学师生集体前去庆贺。“新米节”是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新米节,佤语称“地京国”,意为“收头道谷子”。又称“朋窦”,意为“尝新米”。节日里要用新谷舂成米,做成新米饭,先祭祀谷神、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然后邀亲朋来尝新。富裕的人家要剽牛、杀猪宴请客人。入夜,人们聚集村场载歌载舞,欢庆节日。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农历八月十四日为佤族新米节。中午时分,当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