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2009,(6):70-70
“佤族村寨都用上了节能灯。”这是当天在阿佤山听到最多的一句话。6月17日,云南省节能办宣传小组及志愿者车队开进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为勐来、勐角两个乡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村、小学、佤族村寨免费送去2650只节能灯及配具。17日上午,宣传车队来到勐来乡曼来村,向村民和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免费发放1440只节能灯。该村总人口258户1079人,是一个佤族聚居 的村寨。  相似文献   

2.
岩佳 《今日民族》2005,(4):37-38
凡到过佤族村寨的人都知道,佤族村寨旁边都不少见几棵高大的榕树。在澜沧江流域和怒江水系之间,凡有较大榕树或有榕树群的地方都曾留下佤族村寨部落的踪迹。寻觅过去,这里有个感人的传说。榕树号称林中之“王”,它可以生长在平坝之上,也可以植根于峻岭之中,它可以自生自长,也可以孳生于其它树木而茁壮成长,最终压倒群雄独缘树成林。依山而居的佤族普遍认为,万物有神灵,神灵与神灵间相通。神与神之间既有争斗,也有和谐。追寻历史的足迹,佤族祖先虽算不上是游牧民族,但在上千年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中仍免不了有少许的迁徙。后来,佤族先民定居山…  相似文献   

3.
在翁丁佤族的民间仪式中有大量馈赠行为存在,仪式实践中礼物交换的互惠原则呈现了翁丁佤族村寨中人际网络关系的建构和再生产,发掘某些使该社区的礼物馈赠形式区别于其他礼物馈赠体系的特性对深入研究佤族的仪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克木人是我国未识别族群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腊县和景洪市的勐腊、尚勇、勐捧、勐满、勐伴和嘎洒6个乡镇,共有19个村寨738户3291人,其中,勐腊县有12个村寨498户2270人。克木人是古代百濮族群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与佤语、布朗语、德昂语同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少数克木人识傣文。  相似文献   

5.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纯朴的自然生态观高立士西双版纳有30余个大小不等的自然勐(勐即平川,俗称坝子),每勐均有“垄社勐”即勐神林;600多个傣族村寨,每寨均有“垄社曼”即寨神林(以下简称“垄林”)。顾名思义,“垄林”即是寨神(氏族祖先)、勐神(部落祖先)居住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陈士珍 《今日民族》2008,(10):32-33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给嘿”,是流传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永和社区(永茸寨)、班老乡纳勐村的佤族民间女子的舞蹈。佤族妇女自古以长发为美,每当妇女在竹楼下洗净长发后,就要低头梳理,甩发晾干,于是乌黑的长发就随风舞蹈。  相似文献   

7.
阿佤山印象     
走近临沧,便走近了阿佤,走进沧源,便走进了佤山;阿佤山再高,却有条条山路通向山外。佤山是神奇的,阿佤人的胸怀是敞开的。在大雾淌散,新茶待摘之时,我们走进了佤山。佤山沧源,我国佤族聚落之乡,全县现有佤族人口12.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3.8%,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28%。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临沧地区西南角,全县地势北高南低,峰峦连绵,平均海拔在1500~2000米之间;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南滚河、小黑河,属萨尔温江水系;拉勐河、勐董河,属澜沧江水系。全县有闻名遐迩的古崖画群、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信仰的主要崇拜对象———寨神和勐神对应于当地早期以村寨和勐为单位的政权组织结构,两者都具有区域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勐泐政权统合西双版纳各地方政权的过程中,试图借助南传佛教这一包容性较强的宗教建立统一的意识形态。当地传统的地方政权则以保持民间信仰的方式对抗这一统合的过程。两者博弈的结果,西双版纳地区在政治上形成了车里宣慰使司领导的各勐联邦性质的政权,宗教上形成了南传佛教为表,民间信仰为里的二元宗教系统。  相似文献   

9.
佤族的木鼓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乎每个佤族村寨都有木鼓房,至少有一对木鼓供在木鼓房中。木鼓由整段红毛树或椿树制作,上方挖一直槽,中间挖空,两侧各刻一鼓舌。鼓有雌雄之分,敲击时音质不同,雌鼓音清脆且高,雄鼓音稍低沉。置于木鼓房中,雌鼓在右,为主位,雄鼓在左,为客位。逢年过节时可一人敲击,也可数人合击。佤族盛大的节日“拉木鼓节”就围绕木鼓展开,唱木鼓歌,包括人们上山选树、砍树、拉木进寨,制成木鼓直到庆祝歌舞的全过程。在佤族传统文化中,木鼓不是普通乐器,而是通天的神器,只要一敲响它,住在天上的神达梅吉就知道下界发生了什么事情。木鼓的使用与村寨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对歌舞艺术领悟性高,对歌舞艺术天生热爱。村寨中一年四季遇剽牛、祭木鼓、新米节、春节、便克节、婚丧嫁娶、起房盖房、猎获野兽、谈情说爱、上山下田生产劳动、小孩嬉戏玩耍等场合,都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打歌自娱。歌舞艺术从古至今一直活态地存在于佤山人日常生产生活中,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佤山人度过生命中美好的时光。歌、舞、乐即兴创作表演,是佤族文化的传统性特征,也是佤族与生俱来的财富,更是佤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1.
《今日民族》2020,(6):19-20
正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村寨不仅幸福,而且幸运。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首站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他走进村民家中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并向大家送上新春祝福。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的幸福不是一朝一夕创造  相似文献   

12.
<正>在滇西南边陲南汀河源头,有个美丽的村落——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大勐准村。这是个"名寨":2003年8月被列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2012年入选国家住建部公布第一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2013年被授予国家级"中国象脚鼓文化之乡"称号;2013年,被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据《博尚镇志》载,勐准寨建于1414年,是一个古老的傣族村寨。村里颇有名气的大勐准缅寺、勐准大佛塔见证了其数百年的兴衰。不过大勐准的"名气"更多的还在于其欣欣向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扬波  王菁 《今日民族》2011,(12):24-26
山路虽然崎岖,但目力所及,都是树木葱茏,山色翠碧。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贺派乡水平村委会水平自然村是一个半山区佤族村寨,有百来户400多人。环顾四周,只见一幢幢色彩明丽、檐角飞挑的小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间,浓烈的色彩对比展现着佤族人民的热烈奔放的个性。村路两边有人在拌水泥、有人在运砖块,一派热火朝天、忙忙碌碌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现有36万多人口的佤族,世居在以阿佤山为中心的滇南山区。在这短暂的50年中,佤族从原始部落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萌芽期一步跨入了现代社会。在阿佤山的村寨采访,六七十岁以上的佤族老人几乎都能记起他们年轻时曾见过的惊心动魄的一幕:每到庄稼下种和收获季节,“猎头英雄”便埋伏在云遮雾绕的山路上,等着来人路过,然后手起刀落,将“猎”来的人头供奉在木鼓房的人头桩上。佤族过去遵行的砍人头祭木鼓的做法,源自佤族先民的固执信仰:只有用人头祭祀,大地才有收获。故而,因“猎人头”产生的部落战争也在千百年中连绵不息。到1958年,…  相似文献   

15.
正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55年,是云南省2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25个边境县之一。"耿马",傣语译为"勐相耿坎",意为跟随白色神马寻觅到的黄金宝石之地。这里居住着傣族、佤族等24个民族29.67万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5.3%。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儿女世代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历史上曾多次英勇抗击外敌,积极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先后有近两千名复员军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知识青年,在勐撒、孟定拓荒垦殖、建设农场。  相似文献   

16.
9月9日上午,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中缅边境的景颇族村寨勐约栋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村民们穿戴景颇族服饰聚集在村口的文化广场上,附近村寨的傣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群众也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赶来。原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景颇族载瓦语宣讲正在这里进行。只见德宏州"五用宣讲队"队员刘永恩身穿景颇族服装坐在村民们中间,用景颇族载瓦语讲解习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内容,结合边疆农村实际,  相似文献   

17.
傣族祖先有建寨先立寨心,建勐先立勐心的习俗.勐腊坝子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大坝子.勐心寨叫曼庄寨,传说是古人从勐腊坝子两端即坝头坝尾同时赶猪相会于曼庄,古人就把此地确定为勐心寨.勐腊坝子的勐心,在曼庄寨子东南方向二百米处的一块草坪上,其标志是一棵菩提树.傣语称这株菩提树为"戈西利庄勐"."戈西利庄勐",在傣语里意思是勐腊坝子(勐)中心标志菩提树.  相似文献   

18.
金骥 《今日民族》2015,(3):12-13
西盟县勐卡镇马散村有个永俄寨,这里有神秘古老的原生态文化,有优美动听的阿佤歌舞,有香醇的鸡肉稀饭和阿佤水酒,有热情似火的阿佤激情。
  永俄寨位于勐卡镇政府西面,募西路沿线,距离镇政府10公里,交通便利。平均海拔1670米,2006年开始建寨,2008年批准设立村民小组,现有58户165人,全寨均为佤族。  相似文献   

19.
正曼来村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勐来乡下属行政村之一,位于勐来乡西南海拔1500米的山区,辖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共有298户1121人,以佤族为主,全村共有贫困人口135户482人,是全县5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实施脱贫计划任务之重、难度之大显而易见。但这些困难反而激励着沧源县公安局曼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出实招、下苦功,千方百计去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20.
侗族村寨传统建筑风格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村寨传统建筑风格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奇葩瑰宝.文章阐述了侗族村寨传统建筑的形式、风格与文化蕴含,说明了侗族村寨建筑风格变化的情况及变化的原因,指出了侗族村寨建筑风格传承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