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从我卖了经营的两辆中巴客运车,当上了五福桥村党支部书记,一些人很不理解地说:"王泽硬是脑壳里有包,放着赚钱的生意不做,要当一个穷村的‘官'."就连父亲也一次次劝我:"你都快40岁的人了,当村干部图个啥?趁现在你经营客车信誉好,多挣几年钱,把娃儿供养成人,这才是大事哟!"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认为他们富不起来是因为自己挣的钱太少,如果他们能挣多一点钱,他们就能把这些钱节省下来,进行投资,从而实现钱生钱的良性循环。然而,这其实是一种有害无益的假设。这个理论存在的问题是,这些抱怨挣的太少的人在最近几次加薪前,  相似文献   

3.
正这些日子,一个街头卖花的老婆婆牵动着成都人的心。这个婆婆叫罗锦凤,今年94岁,在成都盐市口卖黄桷兰已经13年。每天清晨,她会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到盐市口摆摊卖花,摆一天摊她只挣几十元钱。10多年里,随着人们口口相传"有个太婆每天在新世界百货门口卖黄桷兰",越来越多人专程去买她的花,很多人放下10元20元,提走一串黄桷兰,不等找零就匆匆离开。  相似文献   

4.
正春节期间,安徽省一些农村青年反映,过年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个精光。不仅是安徽农村,当前很多地方都存在春节"豪赌"的现象。春节,本来代表着喜庆与团圆,但受不良文化影响,返乡的农民工回家之后精神空虚,辛辛苦苦挣的钱要么用来胡吃海喝,要么用来聚众赌博,其结果是养下了大手大脚的坏习惯,滋生了好逸恶劳的坏毛病,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相比电视广告,近年流行起来的私域营销成为假医生和假专家的"沃土"。据相关报道,2019年以来,国内法院终审宣判的在微信端冒充医学专家卖假药、销售"医疗服务"且被定性为诈骗罪的案件共22件,其中涉及"假医生"328人,2.9万余人受害,涉案金额高达1.9亿元。无论是此前的"电视神医",还是如今的"网络神医",基本上有一些共性。比如,有一整套完整的话语模板,如"相互信任是第一步,如果一分钱的诚意金不愿意支付,老师担心配方被浪费""老师八十高龄了,在乎的不是你的钱,在乎的是效果、是口碑""经过一个月的思想斗争,我作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等等。  相似文献   

6.
生活健康     
《支部生活》2013,(3):49
饭局识人"饭局"已成为我们平时交往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而不少企业家就是在这最放松的喝酒吃饭中见微知著,识人用人。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如果吃饭时,有哪位喜欢选坐在领导身边,他觉得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老是挑拣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潘石屹有次想挑个财务人员,本来看中了一个小  相似文献   

7.
正提起"吃空饷",想到最多的是有一定级别的官员,用手中的权力,为身边的人提供方便,不劳而获。比如陕西大荔县副县长任教训,为正在上学的儿子办理了工资关系。这是最明目张胆的"吃空饷",可能也是最特例的"吃空饷"。在一个县采访时,我们了解到当地普通公务员"吃空饷"的方式有十多种。可以说千奇百怪,甚至无孔不入。比如有工作调动了,但就是不转工资关系的。至于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6):81-83
省一块钱要比挣一块钱容易多了,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些小小的技巧,把时间和金钱用在那些真正想要并且物有所值的东西上,而不要浪费在没用的地方。一旦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就会发现节俭其实是件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正他是众人缅怀的人民公仆、干部旗帜,同时也是有家有口、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作为6个孩子的父亲,他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够养活一家老小吗?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在支持他,免除家庭的后顾之忧……焦裕禄,那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身边人口中娓娓道来。高工资无财产上有2位老人,下有6个儿女,焦裕禄和所有男人一样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  相似文献   

10.
李小佳 《当代贵州》2014,(17):56-56
正喜欢用民间总结出来的各种"反腐规律"分析中国反腐现实的人,可能越来越看不懂中国的反腐败了,因为那些"反腐规律"在现实面前失效了,根本解释不了当下的反腐现实。比如,按照一些人总结出来的"反腐规律",一个官员(尤其是高官)退休了,等于就是"安全着陆",即使有问题,也不会追究了。  相似文献   

11.
2013年,市国资委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继续弘扬优良传统,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共同把党的建设抓出成效,共同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改进作风抓落实改进作风是抓好落实的首要前提。当前,全党突出强调的是坚持求真务实。在国企党建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抓好工作落实。一要大兴务实之风。我们评价党的建设和组织、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只看干了多少,而是要看效果大小。组织、宣传工作头绪很多,一些单位抓工作,要么"蜻蜓点水",要么"撒芝麻盐"。比如,对某项具体的党内活动,一些基层党组织只是动员时领导讲个话,中间阶段拍几张照片,摆几个"Pose","秀"一下,最后做个展板,让写手"编"个总结,就算万事大吉了。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些本应以服务农民为本职的县乡干部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以致一些农民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像农村干部了".比如,有的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仍很严重,虽然工作在乡镇,但"筑巢"在县城,常常点个卯就没影了,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处置矛盾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了;有的县乡干部为了脸上有光,宁可把有限的资金"锦上添花"地用来修建乡镇的休闲设施,也不愿"雪中送炭"地把钱投向农村,农民眼看着许多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迟迟得不到改善干着急;有的干部把在乡镇或村里工作当做是"镀金",还没等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就急着往上级机关调.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一个被揪出来的贪官身边,几乎都有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圈",圈内之人不论是何身份,要么跟着鸡犬升天,要么跟着捞取利益。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韩先聪身边也有这样一个"利益圈"。在韩先聪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的同日,妹妹韩翠英也被检察机关监视居住。与韩先聪身居高位相比,妹妹韩翠英只是一普通农民。虽身份差异较大,但固有的血缘关系,让两人形成了一特殊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韩先聪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后,妹妹  相似文献   

14.
正廖信忠说,大陆的对台事务官员中,不少人都看过他的书,因为通俗易懂,且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写台湾。60多年来,两岸因为台湾海峡的地理距离和政治文化因素,双方难免会有对彼此的误解、好奇。台湾作家廖信忠就是这样一个民间文化的"中介商"、"搬运工",他在《我们台湾那些年》一书中,用通俗轻松的大白话,向大陆民众讲述了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台湾,讲台湾几十年来的剧变。他直白、坦诚、谦虚,也不刻意抬高自己,熟稔在大陆的生存逻辑,声称自己就是在卖文字钱,但依旧保有野心,不希望影响什么精英,影响一下普通民众和官员就好。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每年新发现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就像身边的人大多只关心我们"飞得高不高",却少有人关心我们累不累,对于自己的胃,何尝不是一样:我们只是把它看成酒囊饭袋,想着法子让它多装一些好酒好菜,却很少关心它是不是消受得了;我们自己忙得晕头转向,也把它忘到九霄云外,想起它时早已过了饭点;我们喜欢麻辣熏烤,也强迫它无条件接受;我们为了身材苗条,粒米不进,它却跟着一起"受刑"——倍受胃酸"腐  相似文献   

16.
我是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墩二村的农民,状1982年开始经营泥鳅。那时家里很穷,父亲带着弟弟到合肥亲戚家想找点事干,但没有找到。父亲在市场上闲逛时,无意中发现很多卖泥鳅的,每市斤泥鳅能卖八九角钱。回家后父亲把这事一说,当时我就动了心:我们这儿泥鳅很多,河沟池塘里到处都是,根本没人要,如果把我们这儿的泥鳅捉去卖,也许能赚几个钱。几天后,我把自己从河里逮来的  相似文献   

17.
正带着偏见或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当前的反腐败,往往会得出扭曲的结论。比如,国外一些媒体和人士把自己国家的反腐视为法治的表现,是正义的行为,而把我们的反腐视为"权力斗争",有着阴暗不可见人的勾当。国内也有一些人随声附和。这种观点的背后或许是出于对我们反腐的不了解,但更多的是一种刻意的抹黑和故意歪曲。过去,一些西方国家或势力总是端着"道义"教师爷的架子,板着面孔教训我们,千方百计用腐败问题拿捏、贬低和抹黑我们,不断在联合国、二十国  相似文献   

18.
点睛之语     
正"要让正常的工作秩序取代‘5+2’‘白+黑’‘8+X’,就必须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真正让有担当、有能力、做人实、做事实的党员干部有展现的平台,让平庸的人让出位子。只有这样,我们这支队伍才会朝气蓬勃,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日前,湖南省永州市委书记严华发表文章指出,党员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并提醒那些占着位子不做事的人,"要么,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能力;要么,给能做事的人腾位子"。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是媒体披露的一个细节:魏鹏远家中发现上亿现金,重1.15吨。盘点近年来落马的一些贪官,可以发现在家里藏现金的不在少数。为了把钱藏好,官员们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出五花八门的现金藏匿手法。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藏法一:放身边】一些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东西比权力地位、豪宅金钱更值得尊崇和弘扬。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和美好情感,比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孕育出的好家风、好民风——说到此,眼前又浮现出“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颁奖会上那感人的一幕:92岁的烟台孤寡老人刘盛兰,靠拾荒度日,18年来未尝肉味,未添一件新衣,吃的是别人扔的剩馒头、烂菜叶、破水果,却用捡酒瓶、易拉罐等换回的钱资助了全国百余名贫困学生。老人积善成德,感动了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