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必须按照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把人民支不支持、人民满不满意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遵循。要不断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积极培育发展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监督作用,确保人民群众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建构其社会治理思想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原则,视人民群众为社会治理的根本力量,将人民监督看作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新时代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仍有其局限性,结合马克思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理论,新时代应从强化问题导向、倡导学用结合、加强社会沟通、激发基层活力四个维度出发,形成政府治理与公众参与合力,从而实现政府治理与公众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变一元治理主体为多元治理主体,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最终目的是要增进人民共同福祉。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治理创新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党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以及各地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在一系列讲话和谈话中,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这些思想包括: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加强网络空间建设,培育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推进社会治理科学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当务之急是积极推进制度建设,根治当前某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利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思维定势和政绩取向,加快形成让善于创新社会治理的人上、不会创新社会治理的人让、阻碍创新社会治理的人下的制度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执政权力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执政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社会治理当然也必须从治理与被治理的一元治理变为多主体参与的多元共治。其实,社会治理的话语权、决策权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仍然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只不过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参与根本无法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多元共治将成为常态化制度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社会治理中通过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增强人民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参与感、成就感和公平感,这“三感”共同构成了获得感的实质内涵,获得感也因此成为社会治理制度是否健全的关键评价指标,对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制度起着重要的结果反馈作用。从基层社会治理事件开始的起点共建、过程共治、成果共享到获得感评价,整体构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健全的逻辑路径,其目的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实践中,要从坚持人民至上的治理理念、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和升级以创新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方式入手完善社会治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是人民群众生活娱乐休闲的家园,最突出的民生问题也在基层,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社会治理最坚实的基础和重心。面对武汉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存在的难题,必须借鉴外地解决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的经验做法,破解武汉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  相似文献   

9.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治理思想,其思想主要体现为以党委政府、群众和人民团体为治理主体,在遵循民主集中制、廉洁政府、社会公仆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监督、法制和治理经验的吸收,来满足人民的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的需要,从而实现人民社会地位平等、社会自我治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思想对当今中国的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层处于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满足与社会风险的应对相交织的前沿,基层治理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是国家治理水平接受人民检验的一个最直接的平台,在我国整个治理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单位。但是,我国目前社区治理却存在着一些关节性的问题,制约了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因此,突破这些关节性的问题,深入探索有效的社区治理路径,对于解决社会矛盾、满足民众需求、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安中国建设在社区层面主要体现为营造高质量的人民安全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目标的历史承续,是在非传统风险社会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选择,更提升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城市社区向着和谐宜居发展的未来可能性。社区层面的平安治理是在社区场域内进行的,适应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需求的要求和新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管理诉求的社会治理创新。解析社区平安治理从追求高效率转向追求高质量的内在逻辑,明确平安治理的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平安治理"从标到本"的思路转变,可提出平安治理"以安促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的利益是其根本的价值追求,民意是其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社会治理模式,则正是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本文的思考以民意为切入点,分析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理念提出的现实背景,并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社会治理在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层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人民代表大会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发挥积极作用。现有研究较少关注基层人大在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和参与方式,尤其缺乏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基层人大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和机制的研究。基层人大及人大代表在参与和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有其他治理主体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以浙江基层人大的创新实践为例,剖析基层人大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背景下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和机制,如人大代表“亮身份”、代表联络站助力治理、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数字赋能人大参与治理等模式,以及与之对应的主动参与治理机制、多元协同治理机制、民主监督下的科学治理机制和数字化整体治理机制。这些创新模式和机制为我国人大及基层治理实践工作提供相关经验借鉴和操作指南,必将进一步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民主政治的思想与观点,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对我国当前加强社会治理提供了思路:要以维护人民利益,保障群众正当权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目标;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治理的政治动力;以积极调动人民参与积极性为社会治理的政治保障。从列宁民主政治思想中探究社会治理内容,从而深化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治理政治环境的优化,并最终通过治理实践使社会达到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层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但仍然存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不完善、多元治理主体参与不够等问题.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蕴含着丰富和深刻的治理内涵,他在考察上海时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经由上海市委贯彻落实为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意见,更是对城市治理尤其是城市社会治理作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针对学界"治理型统战"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统战与治理关系的具体研究这一现状,本文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就统一战线服务人民城市社会治理进行思考,重点围绕上海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国际化等议题展开分析论述并提出着力方向,包括统一战线作为"社"的力量参与、服务基层法治建设和参与全球城市合作与竞争等。  相似文献   

17.
政府治理制度的创新乃是新区未来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新区治理创新的基点乃是全面落实人民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中心的政府治理为基本价值导向。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民主参与、府际跨域协同治理、政府和社会的合作治理以及整体性政府治理的新治理典范。  相似文献   

18.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提出是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理念的延续与创新,其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理论特征与时代意涵,反映了社会治理理论已从机制创新、架构完善推进到格局营造、制度建设的新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梳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理念,可以发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仍然是其最为鲜明的价值依归,同时其具有"主体关系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协商共治""治理成果全民共享"的丰富时代意蕴,推动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则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枫桥经验"作为党领导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宝贵治理经验,在新时代依旧迸发出无限活力,昭示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改革方向,对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枫桥经验"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多元合作治理、社会资本等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理论,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多元...  相似文献   

20.
(一)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也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