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是从前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国情。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与资源、与环境日益尖锐的矛盾告诉我们,在十多亿人口面前,我们的国家是“地大物薄”。  相似文献   

2.
人口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社会性的工作,我们既要注重民警管理的人口数量,同时更要注重质量,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做表面文章的现象.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应大胆设想由“户口管理”向“人口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政策》2006,(2):1-1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一定要继续抓好“十一五”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千万松懈不得、麻痹不得。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做到“一个重视、三个适应”。各级领导要重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无论是从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的角度,还是从改善群众实际生活水平的角度看,都必须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十一  相似文献   

4.
人口的文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人口生态”基础和“人口文化”基因,因而在人口的行为中无疑包含着人口的文化行为。本文从人口行为的“人口生态”基础与“人口文化”基因、人口的文化行为及其大众文化行为考察、人口发展与人口的文化行为演进三个方面来讨论人口的文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北京人口管理确实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在准确把握北京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管理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序管理落在实处,是政府与...  相似文献   

6.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北京人口管理确实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在准确把握北京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管理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序管理落在实处,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7.
马剑 《中国保安》2004,(20):10-13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问题一直是我们所不能回避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有了高速的发展,但却始终绕不过人口基数这一瓶颈,如何认识人口问题,如何解决人口问题,这一老话新谈的话题,在任何时候提起也不会显得过时,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的便是国家的发展问题,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探讨。“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这是记者在一次出差路上看到的几幅刷在农村路边房墙上的标语,对于许多城市的人来说,这样的标语似乎…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作为全国第八人口大省的湖北,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重道更远。我们将承继“九五”辉煌,改革创新,全面开创新世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湖北经济强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9.
李科 《人民公安》2014,(4):34-35
中国人口,“多”和“老”,哪个是首要问题?如何正确认识人口规模与人口年龄结构矛盾,如何准确估计人口规模与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涉及到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下一步走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要不要控制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病”在国内的流行,许多地方政府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开始控制人口,那么,对于目前中国来说,城市化与“城市病”的矛盾,要不要以控制人口来解决?人口是城市发展的机会还是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的人口经济效益账,以人均2.5万元的物资技术装备费计算,就节约装备费5000亿元。在这个新平台上,人口问题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及时调整思路,从“小人口”转向“大人口”,从“谈人口数量”转为“谈人口发展”,体现全局性、开放性、创造性的内在要求,才能进一步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人口问题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序列中居于首位,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的主要矛盾是大农村人口问题。为此,我们对重庆市特别是重庆三峡库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数据分析和整理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口是“全部经济社会行为的基础和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人口发展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人口发展道路,不断创新人口理论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本世纪20年代,我国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人口发展机会——“人口红利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这段“黄金时期”,收获“人口红利”,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化人口与学习型社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大提出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开创了全民终身教育时代。教育人口成为教育化人口,这在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发展上均有新的变化。在“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中,学习型社区与学习型社会一齐形成,成为教育化人口的“扩大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中国,许多人把人口看作是“包袱”和“负担”,而不看作是资源。例如,《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先生在《中国人口太多这是一个常识》一文中说:“人口太多,地球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国家不堪重负;人口太多,社会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家庭不堪重负;人口太多,个人找不到工作不堪重负……”那么,人口究竟是负担还是资源?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口与就业:负担抑或机会从以前遮遮掩掩说“待业”,到现在的明言“失业”,这其中的变化意味深长。“人多好办事”的说法应改为“能人多好办事”,我们的人口素质被画上了一个问号。不必侈言“机会面前人人均等”,岗位禁锢松动后,看看那些在“槽”之间跳来跳去的是些...  相似文献   

18.
刘明侠 《新东方》2009,(3):56-58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离不开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的人口发展观。人口发展是中国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因素,因为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归宿也是人。这里的“人”,既是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既包括现在的13亿人口,也包括未来可能新增的近3亿人口;既涵盖人口数量,也涵盖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口发展观,就必须从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出发,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  相似文献   

19.
人口生产与家庭模式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其中,人口生产决定家庭的规模,间接地决定家庭结构,并最终决定家庭模式;反过来说,家庭模式对人口生产数量、结构、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四、二、一”家庭模式的形成是我国人口生产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而同时“四、二、一”家庭模式对我国人口生产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13亿人口日到来时,我们发现我国人口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以至于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人口过程的预测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对人口控制的认识提高到“基本国策”的水平,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想就人口控制与人口预测的方法作一些数量方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