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纪之末的日本似乎步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多事之秋,从泡沫经济的破败衰退到无耻的政客的腐败成风,从损失惨重的极神大地震到震惊世界的沙林毒气案,天灾人祸几乎连年不断,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纯真少女沦落风尘,日本有识之士不禁扼腕惊呼:“日本正在出卖纯真!”在日本,淫逸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平常一本正经、彬彬有礼的日本人在性方面一向放荡不羁,辛勤工作之余常常光顾浴室、按摩室和夜总会等“浮华世界”,心安理得地依红偎翠,纵情声色,从而造就了一个畸形繁荣的庞大性产业。不过如今,随着纯真少女卷入其中的丑闻频频曝光,日本人…  相似文献   

2.
深夜,被电话铃惊醒,是一位远在他乡的朋友约稿,题目:“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老掉牙的。 友情在,总是不能推脱的,更何况,据说是稿费从优。 其实,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扯上一通的话题。老年人可以拍着胸脯,“他奶奶的,当年小日本”如何如何;青年人,则是“到日本领事馆办签证,”这般这般。到过日本的上海人,有的会饱经世态炎凉般地向你吹嘘“阿拉”当时在东京高田马场如何轧山手线电车,赚钞票,或者更神秘兮兮地谈在新宿的什么  相似文献   

3.
吕文彦  盛欣 《亚非纵横》2008,(1):55-58,60
2007年,日本在国际战略上积极构建“自由与繁荣之弧”,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在军事发展上加速实行军事转型,向“普通国家”体制转变,指挥体制由“军种分立”向“联合作战”体制转变,部队编制由“传统大型编制”向“小型精干编制”转变,武器装备由“传统防御型装备”向“高技术攻防型装备”转变。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华贸易是日本对外贸易的支柱。新中国成立后,东西两大阵营尖锐对立之下,新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日本则“一边倒”向美国。以“贸易立国”为重要国策的日本,在对华政策上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无论首相如何更迭,搁置政治对立、促进经贸交流的“现实主义”都是日本对华政策的核心内容。后冷战时期的日本,对华政策仍然坚持“现实主义”立场,安倍新内阁将以怎样的态度处理困境中的中日关系,安倍此次上台的“天命”又是什么,关系着中日关系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在复交以来的中日关系历史长河中,尽管一再出现曲折、低谷、令人不愉快的历史时 期,但周恩来、邓小平和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中日两国领导人所缔造的中日友好关系为未来长远 的中日关系指明了历史大方向。1979 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在“脱苏入欧”的同时并未“脱亚 入欧”,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中国身旁出现了一个从战败废墟上实现经济增长“奇迹”的、值得我们关 注和学习的日本。在邓小平的提议下,始于1981 年的“中日经济知识交流会”迄今已举行了31 届年会,成为中国学习日本发展经验和中日相互交流发展经验的一个重要渠道。从1979 年到2006年,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等对华经济援助对中国和日本都有利,是一项双赢的事业。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二战后日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仍然值得我们重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日本人的“民族优越感”受到挑战应该说是好事,这会促使日本人平等地对待中国,但日本人也不必 因为在国内生产总值方面被中国超过,而使它的感情文化从“希望”变成“恐惧”,日本国民应以理性态度对待邻国与世界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有事法制:历史、现实、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昨天的思维在今天做明天的事” ,这是对日本有事法制立法化举措的最贴切的剖析 ,也是对冷战后日本国家政治运营的最真实的写照。由标榜“不再发动战争”的“和平国家”向“能够战争”的“普通国家”急速转向的日本 ,已经在唤起人们对其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神道是日本民族自原始社会以来形成和秉持的原始宗教信仰,它以崇拜自然神和神人合一的思想为核心,对自然界万物都赋予一定的“神格”而顶礼膜拜。它在文化背景、民众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等深层次上,对日本国家外交政策的理念和思维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向,在这一发展演变过程中,以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为理论框架和思想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思潮对日本的政治外交选择和调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影响基本上是保守右倾的。  相似文献   

8.
在华朝鲜人与在日朝鲜人均为朝鲜的移民。一个世纪以来,他们历经国籍问题的磨难。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他们在国籍问题上经历过同样的命运,都是日本的“帝国臣民”。但二战后,他们却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在华朝鲜人得到了中国国籍法的承认,取得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而在日朝鲜人却从“帝国臣民”、“皇国臣民”沦落为外国国民,并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不平等待遇,到新世纪更面临着“归化”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以其大量具有开拓性的优秀戏剧作品,对戏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世誉为“悲剧之父”。他的唯一保留完整的《奥瑞斯忒斯》三部曲,通过对人、神世界错综复杂关系及其变革的描写,反映了处于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由僭主专制向奴隶主民主制过渡时期的古希腊社会风貌,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剧作家的命运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10.
戴宇 《东北亚论坛》2013,(4):65-72,129
如何取得西方世界的认同,进而迈入其行列之中是明治日本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明治日本的这一时代诉求也必然会反映在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一书中,因为归根结底《武士道》是一部表达了明治日本人对西方世界之诉求的书。在该书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新渡户稻造所流露出的欲消除西方世界对日本所抱有的"偏见"和"误解"的焦灼意识,这无疑在深层次上喻示着《武士道》一书的主题和本质。如果从这一角度对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加以重新审视和解读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与其说该书是一部有关"武士道"的书,莫如说其实际上是一部以"武士道"的名义来宣扬日本精神和日本伦理道德的书。该书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其向西方世界展示了日本的"优秀特质",更为重要的是该书在客观上使一种"理想化的武士道"作为国民道德而被树立起来,给日本人提供了一种可以憧憬和向往的道德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公元1997年3月14日。日本国,东京。东京地方法院第103号法庭。73岁高龄的“平顶山惨案”幸存者和历史见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莫德胜老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愤怒控诉65年前侵华日军在抚顺犯下的屠杀我国3000多名同胞的滔天罪行。这是继‘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七三一细菌部队”受害人王一兵等之后,又一例“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军野蛮杀戮的中国公民向日本国政府提出的民间索赔诉讼案件。惨绝人突的血腥大屠杀1932年9月15日(农历8月15日),在“9·18”事变一周年前夕,日本国政府宣布正式承认由其一手扶植起来的伪“满洲…  相似文献   

12.
蛇年说     
今年是农历辛巳年,俗称蛇年。蛇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一种凶恶可怕的动物,它的形象恐怖,有的蛇还会咬人,因此人们一提起蛇就会毛骨悚然、望而生畏。古人就有“杯弓蛇影”之说。所以,人们把“蛇”字,也变成贬意词了,什么“佛口蛇心”、“蛇蝎之心”、“美女蛇”等等,用来形容阴险、恶毒、狡诈以及一切丑恶现象和行为。   蛇在动物王国里是一个种族繁多的大家族,现在全世界发现的蛇类大约有三千多种,毒蛇约有 650多种。我国已知的蛇类 168种,其中毒蛇 47种。   蛇在中国文化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地支与十二属相的配合中…  相似文献   

13.
古川裕,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大阪外国语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语学副教授,一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古川”是他的姓,“裕”是名字,在日本专门教汉语,研究汉语。他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同中国人开地道的玩笑,个头不高,白白净净,交谈起来,常伴着朗声大笑,不知道的,一定以为他是一位爽快的南方人。初识古川裕是在北京的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上。他站在讲台上用清晰、准确而有感染力的汉语发表他的学术论文。“我们都知道,现代汉语的名词一般都可以受到数词和量词的修饰,如‘一个人、两张票、三本书。四条腿……’等等。表面…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人从一张秘藏的宝图中知道沙漠中有宝藏,于是整理行装进入了沙漠。可是宝藏没有找到,水却喝完了,他再也没有力气走出沙漠了。绝望的时候,他开始祈祷,希望神能赐给他一些水,让他走出沙漠,继续拥有原先的生活。神果然出现了。神问他需要些什么。那人说:“我需要一些水,只要足够让我走出沙漠。”神便给了他一份水,然后消失了。那人有了水之后,信心大增。他开始责怪自己,为什么自己没有向神多要一些呢。他看着那些水和剩余的食物,没有回家,而是继续朝沙漠深处走去,他要找到宝藏。幸运的是,宝藏真的让他找到了,他想把所有…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文化中“人”的观念米强“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如何认识自我?这是人类的永恒课题。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于“人”的观念有不同的认识。世界上并不存在得到所有人认同的“人”的观念。文化背景在规定“人”之观念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与文化...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内外有别”的这一价值取向在其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内”与“外”这一组“位”概念贯穿于所有日本文化特征中,其在建筑学、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上的表现和内涵可为我们解析日本人的精神结构和日本社会结构提供重要的线索。可以说,“内”与“外”的对比意识为日本民族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是剖析日本人的精神结构、社会结构的重要和有效的切入口,因此可以视之为解读日本文化的钥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正加快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的步伐。为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日本对其对外政策作了调整,其中,对东南亚政策的调整犹为引人注目。从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政策的变化来看,其在东南亚及整个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树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良好形象日本政府认为,亚洲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冲击,国际形象受损.但同时也为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新型关系、加速实现以亚洲为中心的“日元圈”提供了机遇,因此,日本提出了把东南亚建成一个”统一消费市场”的设想,凭着占有先进技术和出口优…  相似文献   

18.
新春伊始,嘉峪雄关巨大的迎春火龙,以其熊熊烈焰,灼热了人们的心田。这是一名旅日艺术家在当地政府、北京大学资源集团和香港凤凰卫视的帮助下完成的。人们更在期冀着冰雪消融之时,龙林给荒寂的大漠浸透绿色的生机。于是一个富有传承意味的名字——常嘉煌,也被人们所初识。卫视航拍的《戈壁巨龙》  这位旅居海外的华侨艺术家为我们展现了不同于一般的行为艺术,常嘉煌的艺术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日本共同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和图片,日本一家发行量最大的晚报惊呼:“中国戈壁上出现了巨龙!”《朝日新闻》作了三次特别报导,…  相似文献   

19.
有句法国谚语说:“无人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被奉为先知圣人。”可是周恩来却是一个例外,他在自己的国家里深受人民敬仰,尤其受到年轻人们的崇拜。在他去世之时,整个中国泪雨滂论,一片悲声哀语,人们向他表达出I无限的崇敬、感激与深情。这种情形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没有任何领袖可以与之相比。在我所结识的世界领袖中,周恩来是我视为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法国的戴高乐。以周恩来的才华与品德,他可以成为任何一个民族的领袖并建立卓越功勋。然而,让人颇感不解同时也最令人感叹的是,周恩来最伟大的美德是他一生都甘居…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交流》2007,(4):41-41
由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日本长野县日中交流协会和日本浮世绘博物馆协办,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承办的“日本浮世绘艺术珍品展”今天在这里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向专程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小坂宪次等各位日本朋友,向日本驻华大使宫本雄二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