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孙刚 《中国民政》2006,(12):30-30
江西是革命老区.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省份,贫困人口的比例比较大。为了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2003年以来,我省从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入手,整体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戴永福 《中国民政》2013,(12):41-41
一、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怀化市集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移民库区于一体,是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市辖13个县市区、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8.9%。近年来,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了农村特困家庭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28.3%:农村医疗救助每年惠及30余万农村群众:临时救助制度2009年全面建制。二是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建立了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连续5年提高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4.
7月5日,省厅召开社会救助立法启动工作会议。省厅副厅长王长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省社会救助立法工作情况。他说,1998年我省率先制定了《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各类社会救助项目,实施以来,保证了城乡低保户、城市乏无对象及农村五保户共200多万人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几年来,我省的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社会救助工作先行先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为适应上位法的变化,特别是吸收我们社会救助的经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总体目标,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推进各项救助制度落实、完善、衔接、配套,发挥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效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社会救助的协调发展机制。着眼于社会救助制度的长远构架和城乡一体化的趋势.统筹做好低保、农村五保、灾民救助和流浪人员救助,建立健全城乡”分类施保”和临时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涿州市出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城乡居民低倮、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司法救助、劳动就业援助、电网改造费用减免、特殊困难临时救助等九项制。救助资金的来源有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本市财政列支的资金和接受的社会捐赠等,各项社会救助资金能够及时到位。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决定》1+15文件,在广东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该区从社会救助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关系困难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人手,整合救助资源,规范救助行为,加大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法律、慈善、突发事件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辖区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8.
社会救助制度是政府为保障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权益提供的一项公共政策。本文在充分肯定社会救助制度建立与完善成就的同时,针对由于制度自身不完善、本来用于调节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却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提出了通过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构想,对建立阶梯式救助制度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救助体系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需要明确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任务的提出,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指明了新方向。一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立了新目标。从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何忠 《广东民政》2011,(10):32-33
社会救助工作承担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是衡量社会建设好坏的最基础工作。为夯实加强社会的建设基础,笔者认为,根据梅州实际,我市社会救助工作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努力建成“一纵三横”社会救助框架,形成完善的社会救助配套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黄山市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城乡大病医疗救助等重点救助制度,启动住房、教育、法律、就业等专项救助和慈善等社会帮扶救助,仅2005年就有10万多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作为一项民生保障政策,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极易引发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社工开展服务过程中的社会救助案例进行研究,探讨社会救助的多元协同路径,以期为完善及搭建更好的社会救助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改革社会救助制度,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率先实现全面振兴的迫切要求: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作为促进和谐大连建设的全新课题尚处于探索和完善之中.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14.
魏志军 《乡音》2014,(9):18-18
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维护我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建议一、统筹城乡专项救助制度.提升综合保障效果。要健全、完善、规范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整体效益,就要继续加大法制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16.
李全彩 《前沿》2011,(10):8-11
无论是作为一种现象或行为的社会救助,还是作为规范化、系统化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确立,在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无疑是必须而且是重要的。但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的低效率却是制约该项政策发挥应有功能的瓶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新型价值理念和个案、小组的人本特点的工作方法,对于破解当今社会救助工作中瓶颈问题有非常大的帮助,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社会救助效率思考和实践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也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文章从当前中国社会救助的种种低效率现象入手,在总结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实际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对社会救助效率促进的社会工作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最后提出了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的社会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7.
张翼 《长白学刊》2014,(3):113-118
从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存在诸多不同。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实现了综合救助与专项救助相结合、长期救助与短期临时救助相结合,但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努力方向,包括实施积极的救助,树立救助过程中的公民权利观念,科学确定救助对象和水平,提高救助的专业性,动员社会力量有效参与等。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孤残儿童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不断发生。当务之急要加快立法步伐,抓紧从完善孤残儿童救助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孤残儿童救助政策的配套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定位转型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孤残儿童救助制度,为切实维护和保障孤残儿童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政发〔2006〕125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加强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现就推进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事关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已经初步构建起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尤其建立健全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救助范围覆盖城乡、操作程序明确规范、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的制度目标。尽管如此,社会力量在参与社会救助方面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与提升空间。本文试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