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必须坚持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从主题到特征两个层面 ,再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征的时代理论体系 ,这是对邓小平时代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谋篇布局。从理论上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主题、主线、精髓;第二个方面是基本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第三个方面是重要内容,即党的建设理论。它呈现出如下特点: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并对各个领域的改革进行战略布局。从实践看,它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破解发展难题为核心,锐意改革,最终以其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为指向,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经济思想,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军将士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极其丰富。其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十个方面: 1、关于转变军事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的理论。邓小平以杰出战略家的智慧和革命胆略,洞察国际风云变幻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迅速准确地对当今世界战略格局作出了科学的预测和判断,他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工作做得好还可继续延续与避免;现在全国党政军民正在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中央军委作出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调整的战略决策。因此,军事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必须从过去的全力保障战争需要的战时状态、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的建设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4.
罗家锋  徐成芳 《前沿》2013,(15):4-7
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灵魂.为了从理论和逻辑上更为系统而深刻地把握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我们可以将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划分为三个向度以及与之相关的三个嬗变,它们分别是:理论资源梳理——通过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拨乱反正来实现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研究主题转向——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经济建设主题的凸显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嬗变、评价范式转换——“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这样的划分,能够使我们在理论上从更为广阔的视阈深刻理解邓小平政治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建设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转型期,主要是指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期。中国30年的转型实践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转型经济发展模式,笔者概括为“双主题阶段转换式”的经济转型模式①。“双主题”就是中国的转型经济始终坚持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题,同时,又面对着体制改革与体制创新的主题;而所谓的“阶段式转换”,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国际格局经历了由冷战两极到多极转换,经历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挫折的特殊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新兴经济大国群体崛起。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研究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一是以研究政治和经济(国家和市场)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成为显学;二是研究层次从体系理论向单元层次转变.这种转变是提高理论解释力和适应国际关系实践变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何瑞强 《长白学刊》2013,(3):121-125
邓小平构思和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基本理论,并对中国模式进行了实践摸索。正是在邓小平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先沿海发展后内陆发展、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有层次、分步骤的渐进模式;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经济开放区,从点到线再到面的示范模式;"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发达国家的跨越模式。以上述三种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模式"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的新阶段,提升了当代中共党史以"中国模式"研究为主题的学理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内事务与国际事务是呈现交互性影响的两个领域。既往研究较为关注国际经济对国内政治的作用,但忽视了国内经济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本文借助国内经济—国际政治的分析框架,形成"再次颠倒的第二意象"模式,探讨经济转型对国际权力结构变迁的作用。研究表明,历经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综合国力差距甚远,国际权力结构仍然呈现出西强我弱的态势。中国正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目前还不具备改变国际权力结构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刻分析和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科学总结,深入研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对理解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是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分不开的。在国际背景方面,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国际形势打破了二战后长期以来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世界两极政治格局,进入了复杂多变、发生重大历史性转变的时代。邓小平以其深邃的眼光和超人的洞察力,在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文视阈下政治实践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实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政治实践在宏观层面是连接经济实践和文化实践的纽带,在中观层面是连接政治价值和政治文明的桥梁,在微观层面是体现政治人格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过程,以上三个维度构成了政治实践的本质定位.政治实践作为政治主体在特定政治环境中运用中介改造政治客体的客观活动,因此,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中介和政治环境构成了政治实践的逻辑要素.政治实践作为人类三大实践活动之一,对改造政治关系、派生政治认识、提升政治文明和检验政治真理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另外,政治实践作为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必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呈现出实践主体从阶级向民族延伸、实践领域从国内向国际拓展、实践职能从刚性向柔性转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国际观及其外交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刻分析和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科学概括,是一个完整、丰富、科学的思想体系。深人研究这个思想体系,对理解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际国内背景邓小平的国际观及其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二战以来长期一统天下的是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世界两极政治格局,而从70年代末开始到…  相似文献   

13.
温和建构主义是新近崛起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吸取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观念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成为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温和建构主义理论有所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政治价值、政治主题、政治目标、政治制度、政治布局、政治保障、政府政治、国际政治、政治主体、政治学科、政治实践、政治领导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5.
面对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应该如何应对?本文运用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紧密联系当今国际国内经济与政治发展的实际 ,特别是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形势与任务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 ,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与解读。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各地人大结合地方实际都相继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搭建平台,以求实现对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推动、激励与制约作用.各地人大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思路创新、内容丰富,有效推动了民生实事办理,推进了民主政治的进程,是对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理论的科学诠释与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世界主题转换的视角考察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着重从国内改革的“非帕累托难题”、国际经济的“一体化陷阱’、超乎逻辑的“非正常干扰”三个层面论述了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国内因素、国际因素和非常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力图对这一重大的现实课题作纲要式的概论。  相似文献   

18.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昌英 《求索》2011,(2):63-65
基于时代特点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与使命,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正确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一个主要领导革命的非全国性执政党转变为主要领导建设的全国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内容、方式、规律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各种国际力量、国际关系的互动与调整,时代特征也不断发生着重大变化,这都使得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时代主题、建设学习型政党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把握时代主题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基本内容与前提;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实践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平民为目标,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破坏国际秩序的恐怖主义,是基于政治动机而使用暴力手段的现象,始于18世纪,20世纪以后演变为有组织的犯罪.当前,恐怖主义已从国内发展到国际,是国际社会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它是经济、政治、民族和宗教等各种矛盾的综合产物,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因而单纯地用军事手段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在当今世界,有效地防范和惩治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间的国际合作,尤其是推行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律合作.进一步完善打击恐怖主义的国内法律机制,充分发挥已有的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方式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作用,缔结全面统一的打击恐怖主义的全球性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2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新时代中国式民主的最新理论概括和最新形态。从政治实践、政治制度、政治话语、政治认同、政治文明等层面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多维政治呈现和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政治实践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具体现实的政治参与实践;从政治制度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科学有效的政治制度保障;从政治话语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传统与时代相结合、批判与建构相统一、自我与他者相融通的植根本土的政治话语表达;从政治认同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与治理双促进、国家与社会互融吸、价值与工具相整合的双向互动的政治认同提升;从政治文明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从政治衍生到资本逻辑再到人民至上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