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程亚平 《世纪桥》2009,(11):25-27
在社会矛盾日趋复杂的今天,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有效机制,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目前的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机制不健全,对矛盾纠纷的预防、控制、解决能力不足。滞后于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如不尽快解决这一“瓶颈”制约问题,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本文旨在根据菏泽市的实际状况,结合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各地的实践经验,探索适应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运行规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9,(1):48-48
社会变革愈激烈,矛盾累积的可能性也愈大。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不断顺应时代潮流,探索矛盾调处规律,积极推广“怀柔模式”,化解社会矛盾。 2005年11月,怀柔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挂牌成立,人员以信访办人员为班底,吸纳区建委、农委、市政管委、劳动民政、纪检等11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3.
认真调处社会矛盾,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当前社会矛盾的特点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加强源头预防工作、矛盾排查工作、矛盾调处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及深入基层进行普法教育等措施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比较突出,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基层法院处于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将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调处社会矛盾,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6.
中央综治委部署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济南市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继续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治本性工程来抓,采取过硬的措施,推动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5916件,调处5384件,调处率为91%,大量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了基层,处置在了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省会城市的社会稳定,为贯彻…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6,(12):11-12
五级调处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责任到位:共同参与,上下联动良好互动效应:百姓满意,社会和谐2005年,怀柔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正式成立。到今年3月底,以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为龙头,镇乡街道调处中心为主体,村级调处站为基础,向下一直延伸至农村、社区调解工作小组和调解信息员“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共同参与,上下联动”的五级网络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8.
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作为调处社会矛盾重要途径的信访工作就要围绕“人”这个核心做好文章.研究上访人的心态及其行为,从微观视角审视信访中的社会管理问题,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做好社会矛盾调处工作,有助于发挥信访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社旗县陌陂乡,有一位司法民调员,他凭着古道热肠和对农民群众的无限深情,三十二年如一日,奔走在乡村调解一线,把调处矛盾、化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己任,忙碌于辖区74个自然村之间,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苦口婆心……这个人叫余长增,今年55岁。这些年来,他共调处矛盾、化解纠纷1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有力地促进了该地区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积极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努力维护群众权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要实现以上两点,全社会就要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矛盾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进一步创新完善社会机制,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以有效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强化立法的公平正义性,提高决策的法治化程度,严格公正执法和司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矛盾法律调处机制,是社会利益矛盾依法化解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3.
强化立法的公平正义性,提高决策的法治化程度,严格公正执法和司法,建立健全社会利益矛盾法律调处机制,是社会利益矛盾依法化解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4.
唐能武 《学习导报》2010,(17):34-35
桃源县是一个地域大县、人口大县,潜在社会矛盾较多,信访维稳任务艰巨。为破解信访工作难题,我们通过建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整合资源,强化责任,推动信访问题有效解决,全县信访工作呈现出“领导靠前一步、效率提高一步、群众少跑一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张成武 《发展论坛》2002,(10):64-65
2001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意见》的要求,中央综治委全面部署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减少犯罪及群体性事件的重大举措,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维护稳定工作面临的形势,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济南市委、市政府继续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性工程来抓,采取切实的措施,推动这项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由“现代化”向“现代性”转变的过渡时期,现实生活中人民内部各种利益矛盾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要切实维护民众合法权益,就必须准确把握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质.通过优化利益协调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机制、健全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权益保障机制等机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系,达到在改革发展中解决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工作在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童潇 《求实》2013,(2):47-50
面对我国进入矛盾凸显期的现状,地方政府和学界提出了若干种矛盾排解调处的创新思路模式,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的经济型排解思路模式;以管控维稳为代表的政治型排解思路模式;以整合各种调解优势,形成"大调解"方案的调处型排解思路模式;以宣泄怨气、构筑多元诉求渠道为中心的心理型排解思路模式;以发育公民权、建立能动社会为代表的社会型调解思路模式。这些思路模式间既存在着张力,互相间也有互补性。但不同的思路,应当应用于不同的现实环境。相对来看,经济型排解模式主要宜用于利益型矛盾排解;政治型排解模式仅应当在矛盾即将一触即发为冲突时使用;调处型排解模式主要适用于一般非尖锐型普通矛盾、常见简单纠纷排解;心理型排解模式宜使用于非直接利益型矛盾及普通矛盾等待型解决;社会型排解模式宜使用于平稳社会中的一般矛盾、类矛盾处理,同时还可以以此尝试排解历史遗留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日,记者来到了怀柔区社会矛盾调处中心,见到这样一番景象:一幢气派的三层大楼悬挂着一个中间有颗红心图案的漂亮标志牌,院内墙上写着“的有来必受,有受必理,有理必调,有果必公”的红色标语分外醒目。走进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接待大厅,一字排开的8个接待窗口首先映入眼帘,一米高的窗口台面,群众坐着就能与接待人员交谈。大厅四周摆放着几排蓝色座椅,墙上悬挂着一些宣传板。紧挨着接待大厅的是一宽敞的综合办公室,区里十几个职能部门抽调来的工作人员在此安营扎寨。怀柔区为什么成立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它的主要架构什么样,在建立调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20.
张斌 《实事求是》2006,191(4):73-75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调处矛盾纠纷,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利益格局更加复杂,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人民调解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民调解工作,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机制,为人民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衔接,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调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