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难以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禁毒法>规定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禁毒理念.在遏制毒品的各种措施中,社区禁毒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文章联系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各地社区警务工作中禁毒工作的实际,对社区禁毒的意义、社区禁毒的措施以及社区禁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试论无毒社区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卓萍 《政法学刊》2000,17(2):68-72
近年来,我国毒品蔓延严重,当前,逐步创建“无毒社区”,随之实现全省市乃至全国的禁毒目标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在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抵制毒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参与禁毒,才能实现禁毒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 根据目前我国已加入的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禁毒法律,在我国,毒品犯罪是指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法规,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使用毒品以及与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使用毒品直接相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的行为,如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窝藏毒品,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等行为。我国政府历来对禁毒采取坚决措施并积极开展禁毒的国际合  相似文献   

4.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支忠于职守的政法队伍,必须直面这一世界性难题,把真实状况告诉民众,按照《禁毒法》的要求,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严厉打击、全方位预防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祛除白魔,还民众一片净土。到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颁布实施已经五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深入开展的禁毒工作,遏制了毒品快速蔓延的势头,扭转了一些地区毒品危害日趋严重的状况,我国的禁毒斗争取得了  相似文献   

5.
徐燕兰 《政法学刊》2013,(5):113-117
毒品已成为当前全球性最为严重的公害,它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耗费各国大量的人力财力,而毒品犯罪又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禁毒,成了各国政府致力于解决的难题。但国内外的禁毒经验表明,遏制毒品蔓延与降低危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开展禁毒教育,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我国禁毒预防中的作用,通过充分运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的合力,使禁毒预防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解读一:确定“四禁并举”方针明确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并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禁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国务院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禁毒工作的需要,可以设立禁毒委员会。解读二:专章规定禁毒宣传教育为了增强全社会的禁毒意识,禁毒法单设“禁毒宣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公安禁毒部门严厉打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规范麻醉、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深入开展禁种铲毒和禁吸戒毒工作,狠抓禁毒队伍正规化建设,求真务实,顽强拼搏,各项禁毒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有效减缓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蔓延的势头,有力维护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支持与赞誉。山东禁毒的良好形势是上下合力的结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禁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禁毒工作历来高度重视,2004年7月,省委常委会全面听取全省禁毒工作情况的汇报。同年11月,省委、省政府转发了《山东省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禁毒工作的奋斗目标、工作方针和工作措施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特别是2006年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已于2008年6月1日施行。《禁毒法》的颁布实施,既是我国禁毒斗争长期实践总结的产物,更是推进我国禁毒工作法治化建设的里程碑。《禁毒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综合规范禁毒工作的重要法律,不仅规定了禁毒工作的方针和工作机制、毒品管制、禁毒宣传教育、禁毒国际合作以及法律责任,而且对戒毒措施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范。劳教机关作为戒毒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认真学习贯彻《禁毒法》,  相似文献   

9.
国际禁毒公约与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毒品犯罪仍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已于1989年9月批准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并据此颁行了《关于禁毒的决定》.由于国际禁毒公约对缔约国国内禁毒立法具有制约关系,因此,从国际禁毒公约的角度对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毒品及毒品鉴定(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毒品犯罪十分猖獗 ,严重威胁着全球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一旦出现毒品问题 ,就必然诱发各种犯罪 ,使社会治安恶化 ,丑恶现象增加 ,造成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巨大破坏。自 80年代以来 ,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金三角”、“金新月”等毒品产地的国际贩毒集团从我国过境贩毒 ,使毒品犯罪开始在我国重新泛滥。吸毒现象不断蔓延 ,吸毒人数逐年增多 ,禁毒斗争形势日趋严峻。为此 ,我国政府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 ,先后加入了有关禁毒的国际公约 ,完善了国内的禁毒立法 ,加大了…  相似文献   

11.
八桂大地上,禁毒起狂飙. 从上世纪80年代国际毒潮泛滥以来,广西就是受境外毒品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成为禁毒斗争的前沿.近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西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禁毒方针,创造和积累了一系列具有广西特色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如火如荼地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社会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金会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对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几乎每一个领域都有与之相应的基金会。本文论述了禁毒基金会与禁毒工作的重要关系,揭示了禁毒基金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淮法治》2009,(12):20-21
毒品,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公害。世界各国对禁毒工作都十分重视,我国更是如.此。近几年来,禁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全球毒品持续泛滥的大背景下,我国毒品问题短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禁毒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4.
反思《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有禁无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是新中国首部具备统一禁毒法典形式的禁毒法律,它肯定和规范了我国长期禁毒实践所形成的禁毒工作方针、体制等基本经验,体现了国家在对待吸毒者观念上的重大转变与进步,消除了原有禁毒法律法规的不协调、相互冲突乃至违法之处,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禁毒法律体系,为依法禁毒提供了更为健全的法律支持.但与此同时,禁毒法也具有明显的仓促立法痕迹,其采用的对已有禁毒法律法规进行补充立法的模式以及"有禁无罚"的软法特征,也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新疆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在新疆禁毒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我国社会不断转型和新疆毒品犯罪形势不断严峻的影响下,现有的新疆禁毒宣传教育模式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因此,在新社会形势下,新疆的禁毒宣传教育有待变革.根据风险社会理论,当今社会任何一种变革创新对于社会都会有潜在的危险.新疆禁毒宣传教育模式的变革也不例外.但是,重要的是建立起对社会产生最小危险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本文根据风险社会理论提出了能够对新疆社会产生较低风险的禁毒宣传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各国关于毒品的法律、政策虽然不同,但都是为了减少供应、减少需求、减少危害。中国:四禁并举+综合治理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公安部、外交部、海关总署负责人组成我国麻醉药品管理与禁毒协调会议。1990年,国务院成立国家禁毒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禁毒工作。政府的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倡导禁毒工作的综合治理。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决定。1995年,国务院发布《强制戒毒办法》。  相似文献   

17.
高巍 《中国司法》2014,(9):75-79
正吸毒人群的戒毒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3条明确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同时第4条也明确了"禁毒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这一人  相似文献   

18.
禁毒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将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再次对种毒、制毒、贩毒和吸毒亮出了“利剑”,进一步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历届政府致力于禁烟禁毒,双管齐下,一方面国内立法日渐严密,不但在基本法律刑法中特设鸦片烟罪,而且还颁布刑事特别法,乃至进行专门立法,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条例等;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国际禁烟禁毒会议,前后参与签订了八个国际公约,与有关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多边条约。经过长期、多方不懈的努力,内外并举的禁烟禁毒立法基本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有效实施,中国的烟毒泛滥问题有所控制。不过,由于诸多因素的交织,民国时期的禁烟禁毒问题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主要原因有:动荡的时局、当政者的私利、领事裁判权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20.
社区戒毒制度是我国打击毒品犯罪中一项重要制度,社区戒毒制度的贯彻落实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社区禁毒制度的法律价值,指出现行社区戒毒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社区禁毒制度完善的对策,从而为我国社区禁毒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