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当前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消极因素主要有:公信意识缺乏,执法理念走歪跑偏;职责定位泛化,时常置身风口浪尖;规范执法欠佳,容易引起群众质疑;舆情处置不力,直接影响社会观感。为此,一要"眼睛向下"心系百姓,从依法履职上提升公信力;二要"眼睛向外"规范执法,从言行举止上提升公信力;三要"眼睛向上"注重沟通,引入"阳光执法",提升公信力;四要"眼睛向内"抓好建设,从队伍形象上提升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1,(7):1
广大干部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自己的形象,珍爱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是抽象的,干部是具体的。政府的形象取决于干部的形象。干部的作风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政府公信力就像一个储存信任的"银行"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1,(3):1-1
广大干部要像珍爱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自己的形象,珍爱政府的公信力。 政府是抽象的,干部是具体的。政府的形象取决于干部的形象。干部的作风是政府公信力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大事交给群众决定,再由镇政府组织实施。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板镇人大创新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对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惠农政策落实、镇机关科级干部调整、村(居)1万元以上大宗采购等重大事项实行"五方代表"民主票决制,既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还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提升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意愿,是新时期基层民主决策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某乡镇干部工作很负责、肯吃苦,理论水平也很高。可是在一次民意测验中,群众却给他一个低分。究其原因,一位农民说得很坦率,此人在8小时外不注意自己的干部形象,“业余形象”差! 笔者深为这位干部感到惋惜。到农民群众中间走一走、听一听,确实发现有些干部上班时间既认真又卖力,是一副干事业的样子,可下班后却与上班时判若两人。有的打牌、搓麻将,烟雾缭绕通宵达旦;有的酗酒划拳;有的议论这、议论那,埋怨这不  相似文献   

6.
吴朝武 《创造》2012,(8):46-47
在省、市委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孟连县实现了从"事件"到"经验"的巨大转变。在新的起点上,我们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全面落实普洱市"三五"群众工作法,不断丰富完善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举措,巩固发展孟连群众工作经验,实现了边疆稳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着力在构建和谐"群群关系"上下功夫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蒋珍明 《今日浙江》2012,(23):54-54
台州市公安局积极开展"阳光执法"体系建设,主动公开公安机关执法依据、过程和结果,努力提升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袁浩 《前进》2014,(8):64-64
<正>在武汉市日前的一场"电视问政"中,群众对个别干部现场答复的满意率仅为29%。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近七成受访者认为"百姓问政"沦为"真人秀"。为何本应拉近与群众距离、树立干部形象和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百姓问政"却遭遇信任危机?专家表示,"百姓问政"中,如何应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干部"为民情怀"的多少。(7月14日新华网)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体察下情民情,把脉民众感知,乃执政之基。近年来,各种各样的"网络问政"、"电视问政"、"微博问政"等层出  相似文献   

9.
刘子福 《传承》2011,(5):22-22
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实际创新群众工作,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需要。玉林市委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进农家,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深受党员干部欢迎、广受农民群众好评、备受新闻媒体关注。实践表明,"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取得了加强机关干部党性作风实践锻炼、  相似文献   

10.
做好新时期农村群众工作,是加强新时期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公信力、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又要积极引导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切实增强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主人翁意识。一、提高干部"四力",发挥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是公安机关通过公正、规范并且有效地行使执法权的活动而得到人民群众普遍认可和接受的能力。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的高低对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面临公安机关自身因素和外部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导致一些地方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不高,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形象。为此,我们需从更新执法理念、健全执法制度、完善执法监督、提升民警素质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更好地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  相似文献   

12.
公信力,顾名思义,是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是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与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基层组织干部担负着扩大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职责;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干部处于直面经济社会矛盾焦点的第一线,因此,公信力建构对于基层组织干部的队伍建设与内涵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其应贯穿于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公信力,顾名思义,是公众的信赖与支持,是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课题与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基层组织干部担负着扩大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职责;另一方面,基层组织干部处于直面经济社会矛盾焦点的第一线,因此,公信力建构对于基层组织干部的队伍建设与内涵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其应贯穿于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懒政行为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破坏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百姓对政府的信赖和支持程度,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杜绝懒政、心系人民,政府工作人员才能全心全意解决好群众的诉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干部形象是干部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干部内在素质、文化修养、道德修养的重要表现。干部形象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干群关系和所在单位的两个文明建设。干部清正廉洁,一心为公,能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就必然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信任;干部贪污腐化,以权谋私,不但会受到群众的反对,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那么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怎样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呢?笔者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韩龙云 《公安教育》2009,(10):19-21
众所周知"形象"是公安机关的生命。群众评价公安工作,除了自身的安全感受外,还要看公安民警的执法形象、服务形象、公德形象和纪律形象等等。因此,笔者认为,深入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应当紧紧围绕大力加强"形象建设"来展开。  相似文献   

17.
“形象秀”般的听证会最终必然丧失公信力,群众对听证会会一步步丧失热情。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3,(11):26-28
今年以来,我们晋城市纪委以思想、纪律、作风、能力建设为切入点,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实施了"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专项行动。按照"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队伍建设要求,根据纪检监察干部的职业特点、道德操守、岗位责任,我们制定出"十型"纪检监察干部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标准,着力打造纪检监察机关清正廉洁、从严管理、公道执纪的铁军形象。  相似文献   

19.
秋雨 《今日海南》2013,(6):19-19
从今年4月份起,广西全面部署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亲自挂帅,把这项工作列为自己"一号项目"。派出8万名干部进驻全区1.4万个建制村,计划用2年时间,整治全区农村的环境污染和卫生问题。再用5至8年时间持续推进,使广西以更加洁净、优美、和谐、自信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整治乡村环境卫生不是广西首创,江苏、  相似文献   

20.
渎职犯罪,被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揣腰包"的犯罪,主要包括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这三种基本类型,其本质是权力与责任脱节而导致的权力滥用。渎职犯罪危害了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的秩序,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消弱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在新形势下,做好预防渎职犯罪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