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现有文献进行较为全面整理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与上海多个政务微博管理人员的访谈,从战略、管理和操作三个层面对政务微博的运营现状及其面临的困惑和挑战进行了实证研究,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已经暴露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执政方式,目前在中国快速发展,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缺乏应有的规范。行政法学的根本宗旨及其基本原则既为中国政务微博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理依据,也提出了出台一部普遍性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一要明确界定政务微博,由提倡渐升为义务;二要规范政务微博的运维行为,建立合乎"粉丝"期待的发布机制;三要完善政务微博的内部管理体制,做好政务微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概况,经过2011年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是中国政务微博稳步发展的一年,虽增速有所放缓,但政务微博的功能不断扩展、应用不断深化,进入务实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在2012年政务微博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特别是政法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然而政法微博数量迅速增长的背后是微博的使用和管理状态迥异。如何理解并解决这样巨大的差异性成为政法微博使用和管理中的最大困惑。为了更好发挥新型技术在政府服务中的作用,本研究在现有电子政务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共服务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两个维度,针对四种不同的公共服务类别分别分析了政务微博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所在;并以广东省政法微博的运营为案例,详细分析了微博技术同公共服务功能匹配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微博技术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本文为未来的政法微博的管理和运营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孙忠良 《电子政务》2013,(11):36-40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舆论媒体,微博不仅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于中国政治生态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政务微博已经日益成为微博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分析了当前中国政务微博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提升中国政务微博语言艺术的对策与建议,以增强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6.
王绍龙  徐新民 《前沿》2013,(9):101-106
作为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面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更为明显,政府在对新媒体的使用上与我国东部等发达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及政府面临舆情事件的多样性使内蒙古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又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新特点。目前,微博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其中尤以新浪微博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广泛。因此研究人员选择以新浪微博为数据库,以内蒙古政务微博为研究样本,试图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政务微博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内蒙古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视角和管理视角回顾了政务微博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政务微博研究中的基本问题;从"言语行为"角度分析了政务微博的现状及困境,提出政务微博存在语言形式和内容不当、关注度不高等问题;从"言语角色"角度对政务微博建设提出了建言:应将政务微博的直接听话者由微民转向社会媒体,将政务微博的直接听话者和目标听话者分开,按照层级和职能对"说话者""听话者"身份及"说""听"行为重新定位和比配。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的集群化效应极大地提升了群内各微博的影响力。但作为政务微博排头兵的公安政务微博在集群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群内成员发布内容供给不足、联动效果不佳、集群应对危机事件能力欠缺、集群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应更新公安行政服务理念,在优化政务流程的基础上重构集群格局,建立专业化的运维团队,加强集群化背景下的微博管理制度建设,从而力促公安政务微博逐步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特别是微博的蓬勃发展,政务微博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在全国开始迅速发展应用。文章就当前大连政务微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切实提高其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在政府危机公关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着预警机制不完善、对危机舆情应对能力不足、危机的信息互动滞后等问题。从专业化政务微博运营小组的团队建设、政务微博的日常运营管理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流程三个方面构建了政务微博运营优化方案,以期为政府应对危机事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杨峰 《电子政务》2012,(6):17-21
概述了中国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政务微博的兴起对推进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有效结合的积极作用;基于政务微博的实践探索分析了其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并指出其可形成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有效的矛盾疏导机制;最后提出政务微博的应用急需制度化的机制,应从政务微博的建立、形式和内容、互动、信息把关、发展机制等多个方面统筹考虑。  相似文献   

12.
王秉 《电子政务》2015,(2):64-71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精神与政府行为方式有效结合的媒介载体,积极推动着地方法治文化与法治政府建设。选择"@微博银川"等政务微博为案例,分析研究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对提高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推进地方法治文化和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微博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平台,通过开设政务微博的方式,与民沟通互动。对选取的中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6个政务微博一周时间内发布的微博信息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微博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来描述地方政务微博的传播效果,其中,信息内容方面重点考察信息类型、信息来源和地域接近等影响因素,信息表现形式方面重点考察扩展阅读、标题、多媒体表现等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地方政务微博存在发展不均衡、信息量少、官腔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对中国地方政务微博未来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即鼓励发布民众感兴趣的与民众利益密切的原创话题,发布的微博信息要联系实际、贴近群众需求,应合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传达当地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14.
沈捷 《求索》2012,(10):234-236
政务机构微博的兴起,是各地各级党政机构尝试利用新媒体引导主流舆论,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的举措。本文以部分江苏政务机构微博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剖析微博技术特点、网民特征、微博话语选择和舆论引导主体可信度诸要素对政务机构微博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政务微博如何有效实施舆论的正向引导。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同样广泛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政务微博作为集信息公开、舆论引导、政民互动、为民服务等为一体的新媒体平台,也频繁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利于政治沟通的有效进行。以政府作为程度、公众反响状况、政务微博平台建设情况以及政治法律环境等四个因素为基础,构建政务微博信息不对称模型,以解决政务微博信息不对称,实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全面到来,政务微博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当前网络政治话语生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一般特点与个性特征。政务微博话语传播呈现出引发、扩散、回落循环往复的生成机制。树立全新政务理念,强化微博舆论引导,实现微博规范发展是增强政务微博话语权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刘阳 《桂海论丛》2012,(5):94-97
近年来微博在中国社会已被广泛运用,并对政府官方传统宣传效力形成挑战,政务微博日益成为中国政府公共宣传和危机应对的新选择,在实践中对政府有效施政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微博天然的"短、频、快"特质也使其在政务微博的运用中显示出一些明显的不足。政府应正视政务微博的运用边界,理清政府官网与微博的关系,让微博成为政府施政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8.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类型,微博正在发展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如何引导微博舆论,提高微博时代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主要的城市在政务微博的使用上有很多异同,本文拟从比较北京上海政务微博现状入手,探究当今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政务微博危机管理:作用、挑战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微博时代,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相互沟通的方式已大不相同,政府所面对的信息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政府通过微博平台开展舆情采集、信息发布、政民互动,为危机管理带来了全新机遇。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析了目前中国政务微博在危机管理方面的作用、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前政务微博研究吸引了学界的密切关注。本文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12篇政务微博研究文献为研究样本,从六个方面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现有的研究主题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述评。研究表明,当前政务微博的研究受关注度持续升温,年轻学者是研究主力军;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研究学科视角较为单一,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