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郭庆祥 《法治纵横》2011,(24):16-19
2011年10月25日上午,轰动一时的山西阳泉“关氏兄弟涉黑案”,在山两省长治市中级法院开庭。当日,关建军等20多名被告人出庭受审,曾经的巡警大队长关建军,被控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15项罪名。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9,(8):66-66
据悉,2006年2月,中央政法委部署开展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向黑恶势力发起凌厉攻势,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1221起,打掉恶势力1285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7万多名,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0万余起,缴获各类枪支2500多支;检察机关公诉涉黑案件1000起;人民法院宣判涉黑案件689起,有力地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  相似文献   

3.
据公安部的消息证实:由公安部督办的“3·1”涉黑涉枪大案,日前被四川公安机关一举破获。以四川省鹏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先良为首的涉黑有组织犯罪团伙被捣毁,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10余人,缴获“8·1”式冲锋枪、“5·6”式折叠冲锋枪、仿“5·4”式手枪、仿“6·4”式手枪等各类枪支14支,子弹300余发。  相似文献   

4.
组织成员达196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长达30年,非法获利高达20余亿元……黄鸿发特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是海南建省以来,海南法院受理的组织成员最多、组织盘踞时间最长、攫取非法利益最多、社会影响最大的涉黑案。因此,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5.
数字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黑涉恶犯罪人员14万余人,提起公诉23万余人,其中,批准逮捕涉黑犯罪人员2.9万余人,提起公诉6.8万余人。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问责党组织7292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和监察对象8.6万人。  相似文献   

6.
林峰 《中国检察官》2021,(16):12-1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中,涉黑组织成员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时间决定了该宗犯罪是否产生追诉时效中断的后果。涉黑组织成员实施的个人犯罪因在追诉期限内又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而产生追诉时效中断。涉黑组织成员在组织存续期间实施的具体犯罪因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行为处于继续状态而产生追诉时效中断。如果涉黑组织成员在涉黑组织实际成立之后实施的具体犯罪在1997年刑法修订生效时已超过追诉期限,则不会产生追诉时效的中断。在追诉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具体个罪的追诉期限应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7.
案件速递     
《中国检察官》2013,(2):80-80
安徽芜湖审判一起特大涉黑案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对以笪炳虎为首的涉黑团伙案38名被告人作出公开判决,首犯笪炳虎因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9个罪名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20年,其余组织团伙成员分别被判处1年至13年不等的刑罚。  相似文献   

8.
记者从江苏省高院获悉,江苏今年首起涉黑案件在徐州宣判,10名案犯均为80后、90后,涉黑团伙主犯吴某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赌博罪等六项罪名,被判有期徒刑20年。  相似文献   

9.
涉黑性质组织与相关的涉黑公司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界的普遍观点认为涉黑相关公司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有可能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而司法实践中审结的案件没有一家涉黑相关的公司被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理论观点与实践做法相差甚远,正确厘分涉黑性质组织与涉黑相关公司之间关系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涉黑性质组织所依托的相关合法公司只是其借以进行非法经营活动的一个平台,涉黑相关公司可成为涉黑性质组织犯罪的单位犯罪主体,或者涉黑相关公司内部职员成为涉黑性质组织的自然人犯罪主体,该相关公司本身并非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0.
涉黑犯罪与权力腐败关系之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倩 《犯罪研究》2003,(1):59-61
只要对目前中国涉黑组织犯罪的现状稍做分析就不难发现,权力的失职、滥用等腐败行为为涉黑组织产生和迅速膨胀、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涉黑组织的发展又加剧了权力的腐败。因此,探讨涉黑组织犯罪与权力腐败之间的关系,无论对于防范和打击涉黑组织犯罪还是对于预防和遏制权力腐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案讯点击     
《法律与生活》2011,(8):61-61
江苏沛县启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 江苏沛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综合施策,除恶务尽”的原则,先后摧毁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6个,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129个,抓获团伙成员500余人,破获各类涉黑涉恶刑案300余起,  相似文献   

12.
涉黑腐败是新形势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中出现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是一种具有典型特征的腐败,即行政权力与黑社会组织相结合的腐败。由于行政权力具有天然的垄断性,一旦与黑社会组织犯罪活动的严密性和手段的残暴性相结合,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造成的危害将极其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涉黑腐败问题,认真总结、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把涉黑腐败遏制在萌芽状态。一、深刻认识涉黑腐败的严重危害近两年,我省出现的两起涉黑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一起是温岭市以张畏、王秀方为首的黑社会团伙犯罪,该案涉及到温…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判决最严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刘汉、刘维等案最终尘埃落定.8月7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湖北咸宁市对刘汉、刘维等上诉案依法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对刘汉、刘维的死刑判决。死刑判决将报请最高法院复核。这一案件为“涉黑商人”再添一例,那么,从2004年至今10年来,因涉黑而出事的商人又有多少?根据官方公开资料梳理发现,在过去十年,至少有23例较大型、由官方媒体通报的商人涉黑案件,而具体分析这些案件,中间不仅有转型的时代波澜,也有个体的特殊逻辑,同时,透过这些案例,也可观察出“涉黑商人”的多面角色和共有“面具”。  相似文献   

14.
民营企业涉黑犯罪异军突起是企业性质和相关制度洼地共同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影响民营企业涉黑犯罪的制度洼地主要是指有组织犯罪治理政策、二元公司制度以及民营企业治理机制的不足。结合洼地效应的研究,企业的本性是企业制度的出发点.难以成为相关制度治理的对象。但是,企业治理结构和道德的缺陷、有组织犯罪治理政策的不足以及区分国有、民营的二元公司制度应当通过相关制度的衡平、治理来完善。考虑到民营企业涉黑犯罪行为的性质,相关制度的完善也需要充分考虑到民营企业以黑护商,以犯罪组织的反应替代国家反应不足的行为的规制。在此基础上,民营企业涉黑犯罪治理的研究也将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科学推行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审判》2011,(10):5-5
18个 近期,河北、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开展打黑除恶集中统一行动,取得重大战果。截至目前,已打掉涉黑组织18个、恶势力团伙27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82名,其中包括一批在逃的涉黑组织头目和骨干成员,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坚决铲除黑恶势力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6.
数字     
1018个。2021年,全国扫黑办组织直接核查完结114条重点线索,引领带动打掉涉黑组织164个、涉恶犯罪集团101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余人,保持了对黑恶犯罪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10.3万名。“净网2021”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12月,共侦办案件6.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万名。  相似文献   

17.
他是一位善于用头脑破案的刑警,细致入微的观察使他练就了看穿对手的火眼金睛; 他曾孤身卧底,最终一举打掉无恶不用的涉黑犯罪团伙; 他从警20年,抓获犯罪嫌疑人1260余名。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11月6日对万州涉黑案作出一审宣判,80后双胞胎黑老大张波、张涛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10万元,12名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分别被判处1年至13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余9名非涉黑被告人  相似文献   

19.
皖南第一案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1,(22):28-29
发生在皖南泾县的张羽涉黑大案.是2010年全省“打黑”第二大案,皖南第一案。该案被告人数之多、涉嫌罪名之多、犯罪事实之多、案卷之多、案情之复杂.是一个县级法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2010年.泾县人民法院对张羽等20多人涉黑案作出一审宣判。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经营罪等多项罪名对张羽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1.05亿元:其余19名从犯也分别领刑8个月至16年不等,并判决了一定数额的罚金。  相似文献   

20.
10月14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谢才萍等22人“涉黑”案件。作为重庆惟一一名“涉黑”女老大,谢才萍被指控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行贿罪5项罪名。庭审持续至次日深夜10时30分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