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面临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革,印度的外交观念、外交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印度在制定对外政策时愈加重视软实力的作用,这在对非洲关系中得到了明确体现。印度通过实施经济援助、加强教育文化交流、促进与非洲国家的军事合作以及支持非洲在国际体系中的合法权益等方式极大促进了双边关系发展。非洲在中国对外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应积极借鉴印度对非洲软实力外交经验以促进中非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经将软实力建设提升到国家实力构建的战略层面,对外援助是一个能将国家 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及外交政策等资源综合起来以更好地展示、发挥一个国家吸引力、建设 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非洲援助对于塑造中国和平、合作、互利和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增进世界对 中国的了解与信任等具有促进作用。但中国对外援助机制尚不成熟、中非文化的差异、援助国间的 竞争等不利因素对援非效果的发挥具有限制性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重点加强对外援助的制度 化建设、鼓励援非工作人员与当地的多种交流、并重视在援非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中国援 非水平以提升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3.
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非友好关系的持续发展及其世界影响已经成为检验新时期中国软实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中国对非政策的实质与风格是构建在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基础,文化影响力是彰显对非洲软实力的重要形式,发展模式的示范作用是当前扩大在非洲软实力的关键因素,中非多边合作机制则是提升在非洲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如何提升和优化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洲非政府组织与中非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非洲非政府组织积极关注中非关系,成为影响中非关系发展的新因素.它们多关注中非关系的问题领域,对中国对非洲外交特别是对非洲援助、贸易和投资提出了许多批评和责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洲非政府组织的对华言论,不仅进行了积极的舆论回应,也初步调整了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5.
医疗外交与软实力培育——以中国援非医疗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流行性疾病的增多,医疗外交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培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医疗外交也是中非关系的传统重要内涵之一,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派遣为中非关系的发展、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培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非洲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日益严峻,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部对非医疗援助却在减少,中国对非医疗外交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随着中非关系的全方位深化而不断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近年来在非洲日益重视提升自身软实力及其取得的成果.当前,中非双方致力于建立新型的战略伙伴关系,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能否实现,既需要中国的硬实力,也需要中国继续在非洲构建软实力,而后者则决定中非新型关系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国对非战略的新特点表明,美国正趋于将非洲纳入其全球地缘战略,非洲正在成为大国培养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等软实力、推广所谓“全球公益”的重要场所。面对新的国际环境,考虑到长远的发展目标和非洲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应从中非关系的战略定位入手,在现有对非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新的战略高度认识和制定对非洲的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中非全方位合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4月和6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相继访问了非洲,这两次频密和高层的访问掀起了新中国外交“非洲年”的新高潮。在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过程中,我们在欣喜看到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并重视当前中非关系中出现的若干问题,如能源开发和“让利予民”的问题、贸易摩擦和经济利益冲突问题、政治和价值观认同上的差异问题,以及在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中的相互支持问题,等等。对于这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通过扩大利益交汇点、凝聚新共识来加以解决。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对非洲研究的调研力量,真正做到知巳知彼。  相似文献   

9.
中非关系发展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西方舆论对此表露了担心、怀疑、非议,甚至诬蔑.这些舆论只看到了中非关系的个别现象和经济层面.而忽视了它的历史和其他层面.中非关系源于双方在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和相似经历,不是凭空出现的突发事件;中非关系着眼于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与殖民主义毫无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性有重要保障;中非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世界体系朝着进一步公正、合理与和谐方向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范勇鹏 《国际安全研究》2013,(3):21-38,155,156
文化外交与对外宣传、公共外交和价值观外交不同,它是以一国政府为主体,在思想、教育、文化等领域,基于主体的平等性、方式的对等性和相互性、内容的相对真实性、目标的长远性,对他国开展的持续性的人员交流、文化传播和思想沟通,以渐进实现国家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推广等目的的活动。人文外交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概念,强调包容与和谐以及以人为本,人文外交尚有待于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文化外交可分为思想外交、文明外交和文艺外交三个层次,其中思想外交效力最强,是文化外交的核心。近代世界历史表明西方在全球政治中的霸权地位离不开西方思想的扩张和征服,各种反抗努力的失败更显示了思想外交的强大力量。中国应该吸取历史经验,通过参与和推动思想和价值观的国际讨论、整合制度资源、集中力量服务思想外交、大力开展学术外交等方式加强文化外交,提升中国软实力,实现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