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讲一段我丢儿子的亲身经历。 我儿子5岁那年,有一天我带他到公园。到公园后,我对他说:“儿子,我在这儿背单词,你去跑步,跑一圈你就过来向我报一次到。”儿子答应了。最初跑了两圈他都过来报到,可是他去跑第三圊后迟迟没来报到。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儿子可能走丢了。  相似文献   

2.
我能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还是要从我跨入检察队伍说起,高中毕业的那年,父亲拿了一张印有检察机关公开招干简章的报纸来到我面前,随后我顺利地通过笔试,体检,政审,在那年底我由一个懵懂的高中学生成为了共和国检察战线的一名新兵。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09,(22):49-49
我刚进公司,有一次,公司派我去机场接董事长。那是我第一次见董事长,我既紧张叉兴奋,提前很早就到了机场。天气很热,我口很渴,就在机场的商店买了一瓶矿泉水。刚喝了几口,飞机就到了。我赶忙奔向旅客出口处,这时,手里的矿泉水就显得累赘了,我怎么能拿着半瓶矿泉水去和我景仰的董事长握手?于是我把手中的矿泉水扔到了垃圾筒里。  相似文献   

4.
余平在2005年5月20日《世界新闻报》上撰文说,美国的法律文化传统有许多不同于中国之处:1.捡到钱包必须收酬金。前不久,我去了一趟美国。有一天,我在美国的一条商业街上捡了个皮夹。打开一看,里面大约有1000美元,还有一张IC卡。我把皮夹交到一家失物招领中心。大约过了一周,一个美国小伙子敲开了我的门,说他是那个皮夹的失主,从失物招领中心的网站上知道了自己失物的下落,特地来拜访我。他一再向我表示感谢,接着便拿出100美元要给我。我再三推辞。可他却很着急地说,“请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收下这100美元。”说着他拿出一张电脑打印好的单子说:“您收了酬金,在上面签了名,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我丢失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沪家解忧     
《法律与生活》2010,(14):60-60
我的困扰: 2003年,我父亲购置了一处房产,价格为60万元,他支付了12万元的首付款,剩余的48万元办理了为期20年的商业贷款,出于对我这个独生女儿的照顾,我父亲将房产登记在了我一人名下,但告知我按月承担还贷义务。  相似文献   

6.
律师答疑     
《法律与生活》2010,(20):45-45
涂律师:您好! 我经过面试被一家公司录用,成为市场部的一名员工。上班后,该公司告诉我必须经过三个月的试用期才能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为一年一签,并且过了试用期才能给我缴纳社会保险,公司的这种做法是否侵害了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敬畏规则     
罗西 《政府法制》2009,(24):1-1
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我常常站在中国的十字路口感到耻辱,因为在红灯前,往往只有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做中国人,有时很悲哀与无奈,只好做阿Q,自我安慰。  相似文献   

8.
鲁楠 《法律与生活》2011,(13):51-51
各位朋友,看到这篇文字,你一定会很好奇。我所展示给你们的,是一个留学海外的中国人在出国之前对自己的“预言”,这一预言多少包含了一点儿反思的成分。一年之后,返身回顾,这种预言多少算是“自我实现”了,让我不免产生今日之我落入昨日之我的圈套之感。虽然昨日之我的一些论断,今日之我仍然不同意,但毕竟它代表了一种心态、一种情绪,它深深地藏在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中。因此,我愿意将这分享给你们。  相似文献   

9.
《法庭内外》2011,(9):59-59
我出生后,父母因重男轻女的思想将我丢弃在一家医院门口,后来警察将我送到了当地的民政部门。我7岁的时候,一对夫妇通过民政部门收养了我。现在我已经大学毕业,并找到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前不久,我的生父母找到我,要求我尽赡养义务。在遭到我拒绝后,他们将我告上了法院。他们的理由是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是一项法定义务,虽然他们没有抚养我,但我仍然应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请问他们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10.
读者答疑     
《法制与经济》2008,(9):35-36
乘车被甩如何状告出租车司机? 编辑同志: 上个月我和同学聚会,我喝了一些白酒。回家时乘坐一辆面包出租车,同学们将我扶上出租车,连同我的自行车也一块搬上了出租车。可不知为什么,出租车司机将我甩在了半路。半夜醒来后,我发现自己躺在地上,自行车也不见了。第二天通过打听.找到出租车司机,他说是我自己半路要下车,并说我吐了他一车,还没向我要车费呢。我一个单身女子,半夜被抛在路边,自行车也丢了,直到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请问,这种情况下,我能告出租车司机要求赔偿吗?  相似文献   

11.
王义 《法治研究》2006,(4):34-35
近日,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是我学生的父亲,向我咨询有关问题。他的来访使我想起了6年前发生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2.
李亭 《天津检察》2009,(3):74-74
九十年前,一群爱国青年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我记得”五四宣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同胞处此大地,有此山河,岂能目睹此强暴欺凌我,压迫我,奴隶我,牛马我,而不作万死一生之呼救乎?”响彻华夏的宣言,今日听来仍让人热血沸腾!五四运动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精神唤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9,(6):58-59
法官:我和丈夫均系老年再婚,膝下各有儿女。1个月前,丈夫突然病重。记得丈夫原来曾说过,如果他先我而去,我们居住的一套住宅归我继承。想不到,还没有立遗嘱,一向身体健康的丈夫突然不行了。于是我草拟了一份有关“丈夫与我婚前所购的一套住宅归我继承”的遗嘱,让一个邻居重新抄录1份,然后和两个邻居一起赶到医院,由邻居将遗嘱给丈夫读了一遍,并让丈夫在遗嘱上签了名,我还握着丈夫的手捺了手印。此时,丈夫已处于弥留之际,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14.
黄文娟 《江淮法治》2008,(17):52-53
5月14日至16日,我参加了新当选的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这是我期盼已久的一件事,因为初次当选省人大代表.我对如何履职很陌生,迫切需要增强自己的履职能力。果然,通过为期3天的培训,我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知识,熟悉了有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履职方向。作为一名新代表,我感受颇多,特别深刻的有三点。  相似文献   

15.
下班后去幼儿园接女儿,女儿一见到我,就小鸟般飞快地扑进了我的怀抱。 女儿用她的小嘴在我脸上狠狠地“啄”了一口,然后,歪着脑袋淘气地对我说:“爸爸,我爱你20次!”  相似文献   

16.
遗产     
《江淮法治》2008,(4):41-41
一天,一位年轻的妇女来找律师。她对律师说了这样一件事:“我伯父单身一人,他的财产约有10万元,换成现金和宝石,保存在银行的金库里。然后他把钥匙留给我,留下遗嘱,死后将遗产留给我。上个月,我伯父病故,我到银行去取遗产,金库中只放着个信封。”  相似文献   

17.
1996年的夏天,我成为一名检察官,当我第一次坐在公诉席上慷慨陈词的时候,我便知道,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将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是我永远的眷恋。在庄严国徽的注视下,我立下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誓言。  相似文献   

18.
2001年8月的一天,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那一天,我败诉了。我曾视法庭为战场,每一场鏖战之前均会精心准备,在导师的指导下,作原告即横冲直撞,驰骋疆场;作被告即左冲右突,杀出血道。而这一场败得很惨的诉讼,是我执业两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我不禁闭上眼睛,仔细推敲案件的每个细节,那个整整萦绕了我月余的案件。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11,(9):58-59
我是一名退休工人,今年66岁了。我丈夫在2001年去世后我一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60平方米的一套单元房内。2005年时,我儿子和儿媳和我商量,将他们的房屋和我的房屋都卖掉,买一个大一些的房屋我们住在一起。我考虑到住在一起互相都有帮助,尤其是我儿子在外地工作,我能接送孙子上下学和给孩子做中午饭吃,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女检察官,在控申部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我很少出差,然而,一次特殊的押解任务打破了我有生以来的三项记录:我第一次执行远途押解任务.而且担任此次任务的负责人;我第一次坐飞机.而且在一天之内往返万余里;我第一次到达美丽城市“天府之国”——成都,而且是我出门最远的一次。24小时,行程逾万里。当我圆满完成任务,回到家里很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儿时,却睡意全无,一天来紧张刺激的行程就像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浮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