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彻底清除"僵尸企业"以化解市场上的过剩产能。市场无法出清,影响着资源再配置的效率,而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不能退出市场,大多与补贴相关,而补贴背后大多与地方政府和产业政策有关。挖掘"僵尸企业"的前世今生及典型特性,探寻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从政府、市场主体、债务链条、公共政策等多角度,找到清除"僵尸企业"促成市场"出清"的良方,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正"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是供给侧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破产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发挥破产法作用,促进"僵尸企业"出清》的信息被民进中央"相中",作为党派集体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这篇提案的起草者便是宿迁市政协常委、民进宿迁市委驻会副主委董振班。他也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破"专家。到民进宿迁市委机关工作之前,董振班一直在基层法院工作,是连任三届的老委员、  相似文献   

3.
治理"僵尸企业",防止"僵尸企业"拖累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僵尸企业"形成、存在的潜在原因,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相应职能,完善法律机制与实践程序,促进"僵尸企业"治理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词说     
《创造》2013,(9):64
【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生气,但由于获得放贷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闭的负债企业。僵尸企业不同于因问题资产陷入困境的问题企业,能很快起死回生,僵尸企业的特点是"吸血"的长期性、依赖性。而放弃对僵尸企业的救助,社会局面可能更糟。【谣言公式】谣言公式是对于谣言传播方式的一项研究。有两个公式:谣言的杀伤  相似文献   

5.
省政协常委、省民革副主委陈卫平代表民革河南省委发言—— 妥善处置“僵尸”企业 我省“僵尸”企业成因复杂,形成时间较长,且长期处于“沉睡状态”,处置不当,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为此建议: 建立完善“僵尸”企业数据库,做好顶层设计.按照不同性质和类型,对全省困难企业进行分类排查梳理,确定“僵尸”企业标准,明确“僵尸”企业范围.重点分析“僵尸”企业比较集中的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这八大行业,研究制定化解煤炭、钢铁等过剩产能的有关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6.
"僵尸企业"的存在,占用了大量市场稀缺资源,却难以发挥企业在市场中的作用,长期僵而不死,对深化经济体制结构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就是加快清理淘汰"僵尸企业",推进市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7.
社情民意     
<正>加快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目前,“去产能”的核心是要加快建立“僵尸”企业的退出机制。从“僵尸”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与产能过剩行业相似,主要集中在钢铁、有色、化工、纺织、机械、水泥和煤炭等领域;从“僵尸”企业的数量看,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分析:2005~2013年工业部门僵尸企业比例大约为7.51%。从“僵尸”企业的普  相似文献   

8.
面对我国二次改革的浪潮、双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形势,国企改革应当如何把握,面临机遇与挑战如何破冰,这成为关系我国未来经济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全面市场化过程中国有"僵尸企业"的留存。因此,能否有效地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正豫政办[2017]147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攻坚战工作部署,为推动省属企业处置"僵尸企业"工作,有效解决相关问题,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关于统贷统还债务处理(一)坚持应统则统、可分则分、统筹兼顾、妥善处置的原则,有效解决和处理省属"僵尸企业"的统贷统还债务。河南银监局负责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16,(10)
正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开发区应着力打好战略性转型攻坚战。——加快产业升级,打造"强化版"的产业聚集区。开发区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区,在产业发展上要强化"先进"导向,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加快淘汰过剩劣势产能。要借力国企改革推动"去产能",采取引入民间资本、"僵尸企业"混改、兼并重组等方式处置"僵尸企业",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  相似文献   

11.
"僵尸政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政策制定阶段的不当运作是"僵尸政策"出现的源头;政策执行阶段的"中梗阻"是"僵尸政策"出现的关键因素;缺乏政策终结机制是"僵尸政策"延续的重要原因。要秉持"减增量、去存量"的总体思路,从政策制定、执行、终结阶段入手有效治理"僵尸政策",确保公共政策既能精准对接民众需求,又能得到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12.
正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有些政策虽已出台多年,却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沦为"僵尸政策"。一项政策之所以被制定出来,目的是为解决某一问题,或者为实现某个目标;如果沦为"僵尸政策",不但难以实现政策制定的初衷,还可能使已经存在的问题严重化,甚至滋生出新问题。"僵尸政策"既因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消磨着公众和企业的政策期待,又让基层政策执行者叫苦不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相应的报废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诸多报废车辆并未依照程序流入报废车辆管理中心,而是被车主随意弃置,这既影响了城市容貌,也埋下了安全隐患。对此,应尽快明确相关立法、完善治理流程、优化管理服务,以法律手段治理"僵尸车"顽疾。  相似文献   

14.
政策的生命力贵在落实,再好的政策不予以执行与落地,自然也只能沦为"僵尸政策"。"僵尸政策"危害颇多,防范"僵尸政策"刻不容缓:要让公民广泛参与政策制定;积极提倡协作治理与网络参与;打造公共价值观,建设服务型政府。避免让好政策流于形式、止于文件,要让好政策接地气、有人气,让政策红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6,(12)
正目前我国粗钢产能约为12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不足67%,受发展惯性及前期新建产能逐步释放影响,产能仍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消费量总体进入下降通道,钢铁业供求严重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为此,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再压减1亿至1.5亿吨粗钢产能,而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所谓"僵尸企业",是指那些无望恢复  相似文献   

16.
<正>"休眠企业"是指被工商机关吊销了营业执照但是没有进行破产清算,也没有在工商机关注销登记的企业。造成"休眠企业"众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一是清算意识淡薄;二是企业资格混淆;三是退出程序缺失。为防止"休眠企业"睡而不死成为另一种"僵尸态",建议:一、建立强制退出机制。对  相似文献   

17.
"僵尸车"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城市垃圾,占用了日益稀缺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源,既影响正常的交通出行,又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然而,"僵尸车"整治工作面临着法律依据不健全、管理主体不明确、经费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公安交管部门执法力有不逮。因此,治理"僵尸车"应当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牢固树立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整合公安、城管、法院等部门执法资源,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破产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宪法,具有公平、公正、效率的价值。破产制度的清算程序、重整程序和和解程序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应注意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和金融工具的使用问题,同时要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解决审判独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愈来愈多的青年涌进"三资"企业大门,他们在企业中多处于生产、经营第一线,是企业生产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同时,他们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接触外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外来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0,(10)
正与企业家交流沟通,除了评估和展望生产经营的走向和趋势外,他们在不经意之间也会流露出些许烦恼与无奈,其中之一可称之为一些企业的"甜蜜负担"。而之所以界定为"一些企业",因为并非事涉大多数,仅发生在被人们视之为"成功企业"的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