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修养品性、处理好家庭关系和对国家的情感认同。培养家国情怀,要积极开展家风建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构建家国情怀的网络传播阵地,并在实践中深化家国情怀,助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张楠 《贵州民族研究》2020,41(3):190-194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直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更加凸显出时代意义。高校应当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遵循"三个统一"原则的基础上,从提升家国情怀素养、完善内容方法、优化校园环境等方面探索厚植少数民族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路径,培养具有国家和民族担当的新时代少数民族人才,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既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处于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从家国情怀中汲取精神养分。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提升政治认同、以家校联动提升教育品质、以网络平台拓宽教育路径,培育大学生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家国情怀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个体的仁爱之心、对家人的关爱以及对国家的认同。培育公民家国情怀,不仅要注重打造充满正能量的家风,还要开展家国情怀教育,鼓励人们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理顺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社会活动中践行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5.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内涵丰富的价值结构体系,是影响社会成员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因素。家国情怀提供建构国家认同最基本的文化心理背景,激发个体的情感共鸣和转化认知;家国情怀体认个体与国家命运的联结性,协调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与矛盾,是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价值参照;家国情怀是塑造与推动个体不断修身践行,将治世理想转化为一种道德涵养,通过实践品质和实践能力,达成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国情怀,他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现在党和人民更需要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思政课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标"六要"标准,做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相似文献   

7.
仰望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感受共和国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从人们幸福而自信的笑容中,我读懂了家国情怀。国家一词本由"国"与"家"两个字组成,无论拆分还是组合,无不蕴藏丰富的内涵。"家"组成了"国","国"还原为"家",家国情怀不断显示出厚重的底色。家国情怀亘古不变。母亲是位小学退休教师。在她的教导下,从小我最先学会的名言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年已经78岁的母亲,每天看新闻、读报刊,关注国事。周末的日子,我们一家三口回去吃饭。  相似文献   

8.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容割裂的精神命脉,它源于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的家国治理模式,在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文化、伦理宗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并发展。家国情怀以"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为突出表征,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位一体的统一;是关乎个人生命秩序、家族生存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以及国家运行秩序的深层设计;是由点到面、由内向外的同心圆似的蔓延和扩散,是多向和多项的动态互动过程,其整体是无数多个同心圆的发散聚焦组合。"家国情怀"是文明时空的文化绵延,完成了从"知行合一"到"信行合一"的飞跃,实现了内在超越与外在事功、宗教功用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我们仍需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这既是培育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幸福和睦家庭的精神支柱,更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也需要形成自身独有的精神特质。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进程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作为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国家,家国情怀这一强大的中国精神发挥出了巨大的现实支撑力。研究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历史根基、淬炼途径以及时代意蕴,对我们当今继续弘扬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21,(1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家国情怀,在许多场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正>长期以来,包括我本人在内的研究者,一直把丁文江、胡适等人认定为高度西方化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却没有充分认识到,他们置身于国家民族面临存亡危机的特定历史情境当中,在超科学超现实的形而上维度所信守的,一直是"为全种万世而牺牲个体一时"的哲学理念、人生信仰和家国情怀。应该说,在丁文江、胡适身上,形而下的科学精神、自由思想和形而上的人生信仰、家国情怀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20,(4)
习近平历史观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精华。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历史观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五大情怀,即家国情怀、文化情怀、实践情怀、人民情怀和世界情怀。全面深入理解习近平历史观的五大情怀,对于全面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9)
<正>岁月可以沉淀给一个人什么东西?对于刘沛勋来说,那个失落的江湖世界、不得不接受的没落帮派、洪门文化的传播者、近乡心怯鬓毛衰的老者、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怀,统统可以构成了他的人生片段,而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其盼望两岸早日统一的家国情怀。300多年前,天地会创建者之一郑成功高举"反清复明"旗号;100多年前洪门"红棍"(地位相当于执法者)孙中山疾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杭州钱学森故居重新修缮后全新开放。当我们从中再次体悟钱学森爱党爱国的心路历程时,无不为他的国为重、家为轻,科学为重、名利为轻的“家国情怀”而感动。对照这面明镜,今天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应有所思、有所悟。  相似文献   

15.
正一部硬气好看,既充满浩然长风,又宏阔如歌的长篇小说《沧海之约》面世了。作者朱东以阔达的小说视野和深切的家国情怀,以亚盟博览会为契机,形象描述了邻邦多国暗流汹涌又和平共处的愿景,反潜、较量、人性幽明、情感纠结、家国情怀、纪实品格、东方禅意,融雅于俗中,生动地讲述了一个中国精神的"广西故事"。作者努力打通雅俗文学间的樊篱,为当下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小说的现实性一直是小说创作不可回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筑牢政治忠诚是公安院校的重大职责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忠诚教育资源,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其培塑内在气质,涵养忠诚警魂。新时代,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同公安忠诚文化贯通起来,创新公安院校忠诚教育思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元素、注重教师勇担使命的垂范作用、拓宽学生家国情怀的厚植渠道、营造忠诚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和网络空间,提升公安院校忠诚教育实效,培养绝对忠诚的合格预备警官、建设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  相似文献   

17.
谭永恒 《群众》2022,(9):50-5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一茬又一茬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好干部从哪来?教育培训就是最直接、最管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对世界人民的深厚感情,一心一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作贡献,以政治信仰的高度、攻坚克难的锐度、大刀阔斧的力度、为民亲民的温度,充分展现了党的领袖、人民领袖、大国领袖的家国情怀、革命情怀、人民情怀、天下情怀,为新时代兴党强国厚植了强大的情怀力量。  相似文献   

19.
《统一论坛》2020,(2):2-9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发生并蔓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在中华大地打响。海内外统促会组织时刻关注疫情防控进展,广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纷纷行动起来,以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第一时间驰援国内,充分体现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系祖(籍)国、心系家乡的大爱情怀,用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感人的赞歌。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春节刚过,首都文明办联合北青社区报,针对当前特殊时期,迅速调整“讲传树”活动,充分考虑“安全第一”的活动组织形式,增加既能坚定青少年信念,又能激发孩子们热情的互动内容,在新一年度中华美德推广行动中,突出以“坚定信心”“家国情怀”“家风传承”等中华优良传统美德为主题,开展了一场特殊时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特别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