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13年自贸试验区工作启动以来,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18个“沿边、沿海、内陆”等不同类型的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当前,自贸试验区发展模式已经形成以海南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自由贸易港模式、以上海临港新片区为代表的特殊经济区模式和其他16个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制度创新模式。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油气全产业链核心,推动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成效显著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从2013年的初期试点阶段进入到2020年全面推进阶段,自贸试验区版图也实现了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的空间战略布局。从保税区到自贸试验区再到自贸港,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芦磊  李杨 《今日浙江》2020,(8):34-35
日前,国务院批复了《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在11个领域提出26项赋权内容,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新发展提供持续强大动力,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新一轮开放中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自2017年4月1日挂牌成立以来,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集聚各类油气企业超过6000家,新增注册企业18507家,其中外资企业420家,实际利用外资7.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35亿元,民营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开放平台初步建立.  相似文献   

4.
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探索制度型开放的重要载体。自设立以来,中国自贸试验区在制度创新、试点经验推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短板。面对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和全球治理秩序重构,以及我国高质量发展要求,要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制度创新,打造制度高地,吸引企业聚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也是这一目标的题中之义,因此对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自贸试验区为对象,构建了包含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国际贸易环境等六个方面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测量。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总体水平有较大提升,但相较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应继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从完善法律服务、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着力,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保护是推动自贸试验区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所必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激励环节,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作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履行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具有职能一体化、能动性强等工作优势,是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蚌埠市检察机关在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建设过程中,整合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公益诉讼等检察职能,形成打击、监督、服务、协调、宣传合力,发挥检察机关作用,服务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大循环主动脉,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擎作用。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先行者、排头兵,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集聚高端要素、汇集高端人才、培育高端产业的高水平开放平台;通过打通多式联运瓶颈,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加大金融创新开放力度,放大科技创新外溢效应,对标国际高水平贸易投资规则,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打造国内大循环建设的重要连接点、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核心交汇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中西部内陆地区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可以突破"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障碍、贸易壁垒和文化隔膜,增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到走深做细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也要求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未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9.
丁宏 《群众》2021,(5):17-18
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推进自贸试验区等重大平台更高水平开放。”自贸试验区作为目前我国最高水平的开放平台,肩负着进一步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试验区肩负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大使命。广西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连通中国—东盟,衔接"一带一路",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办好广西自贸试验区,对于推动高水平开放、引领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昊  张怡 《中国行政管理》2016,(10):105-110
中国政策试验方式具有多样性,其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取决于其是否与政策环境相适合,是否适应政策课题的需要。中国自贸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方式与以往的政策试验方式存在多方面的区别,充分体现了政策环境和政策课题的重大变化。在新的政策试验方式下,形成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推进动力机制,为其他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提供了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制度性经验,而且为完善和转变改革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8月30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揭牌运行。广西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唯一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是新时代广西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的新高地。共建"一带一路"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既为世界共赢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我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广西自贸试验区具备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设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提升我国资源配置全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挂牌三年来,浙江自贸试验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立足和服务国家战略,重点聚焦“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目标,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以干在实处的奋斗精神、走在前列的先行魄力、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走出了一条油气全产业链差别化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7,(1):52-53
上海最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提出了上海市2017年经济社会工作的十大任务:一是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按照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要求,坚持对标国际、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围绕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创新和事中事后监管等重点,深化制度创新,加快营造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王存 《群众》2023,(7):8-9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自贸试验区作为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有着重要的引领示范和链接点作用。江苏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对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崔健 《群众》2022,(1):36-3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围绕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自由贸易园区,发挥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江苏自贸试验区要自觉担负为全国探路使命,在深耕"试验田"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引领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面临着一系列制度瓶颈,在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市场开放的背景下,可以借鉴国外特别是欧盟关于金融服务外包的规制,逐步构建起契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推进核心业务外包发展、防控金融服务外包风险、保障金融服务外包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金融服务外包法律制度。为此,在金融单行法律中应加入金融服务外包的相关规定,金融机构监管当局要有效发挥监管职责,金融机构自身也应担负起审慎外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今日海南》2020,(1):4-4
海南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焦点、亮点,毫无疑问是推动建设自由贸易港。在2019年12月23日举行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赐贵强调,做好2020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突出这个重点、瞄准这个焦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政策,为承接自贸易试验区各项政策,为承接自贸港政策早期安排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后,能承接得住、实施得好、取得预期实效、形成更多亮点。  相似文献   

19.
王敏杰  刘坤 《群众》2020,(17):38-39
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的功能划分是"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推进苏州自贸片区建设,既要解决自身发展的动能问题,更要为全国的开发区,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在国家层面上解决共性问题探讨路径,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苏州自贸片区应紧扣功能定位,跳出思维惯性,打破路径依赖,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  相似文献   

20.
吴松强 《群众》2020,(16):53-54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自贸试验区作为更高层次的开放试验平台,要主动扛起职责使命,率先在变局中闯出一条新路,育新机、开新局、探新路、作示范。人才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因素,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生力军。在落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深化自贸区南京片区人才建设,造就一批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对构筑南京人才发展高地、形成南京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