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檀力 《党史纵览》2003,(10):17-19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爱祖国,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 …… 激越昂扬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像进军的鼓点,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弦,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先锋队队员,唱着这支歌,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2.
今天,普宁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座谈会暨《怀念杨石魂烈士》一书首发式,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杨石魂烈士诞辰100周年,缅怀杨石魂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学习他的革命业绩和高贵革命品质,这对于深入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大力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1月10日)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高级将领杨成武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和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为的是继承先辈遗志,弘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锐意拼搏进取,把新时期福建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革命传统是指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历程中积淀、凝聚起来的精神瑰宝,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灌浇的精神文明硕果,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升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对此有不少错误认识。 一是“空谈论”。有人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快半个世纪了,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合格的社会主义还有相当距离,共产主义更是遥遥无期,在目前只能解决温饱问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0,(6):88-88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0,(6)
邵阳,幅员广阔,人杰地灵,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到处留下了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新中国建立以来,邵阳各族人民继承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这块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八办”旧貌换新颜在邵阳市昭陵西路,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双层小  相似文献   

7.
1989年以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视察了陕北、江西等革命老根据地,对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作了重要指示,强调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不能忘,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不能忘.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增强了我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校是培养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理所当然地应负起这种教育的责任.因此,把革命传统教育引为党校教育的主要内容,经常对学员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员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完成党的各项任务,就成为党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光荣的革命传统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创立的,它体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本质特点,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眼下,有着不少错误的认识。如果听之任之,必然会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对此,理论工作者不能等闲视之。一是“空谈论”。有人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快半个世纪了,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离合格的社会主义还有相当距离,共产主义更是遥遥无期,在只能解决温饱的现阶段,讲“发杨革命传统”是不切实际的“空诙”。要讲,只能在党员干部中提倡,而不应在全社会推广,弄不好,还会重犯“左”的错误,等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发扬革命传统是“空谈”吗?回答…  相似文献   

9.
张洪涛 《党史纵横》2010,(9):48-51,44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革命组织主要有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团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团等。在严酷的革命战争中,  相似文献   

10.
井冈巍巍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沿着毛泽东等革命先辈的足迹,我们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苑》2009,(12):F0002-F0002
12月12日是江西吉安籍老一辈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曾山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隆重召开纪念曾山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回顾曾山同志光辉的一生,顷怀他的革命业绩,追忆他对家乡的亲切关怀,学习和继承他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2.
全国首座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前身为1959年9月成立的建宁县革命纪念馆。为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2006年,建宁县委、县政府斥巨资对建宁县革命纪念馆进行扩建并更名为建宁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这是全国首座展示五次反“围剿”历史的纪念园。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实践》2011,(8):45-45
孩子们在这里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新入党的共产党员在这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这里先后被列为“包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红色旅游基地”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就是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  相似文献   

14.
翟昕 《世纪桥》2008,(1):25-2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基本原理,又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精华,总结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中国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由于传统“大同”社会理想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也使他经历了严重的曲折,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创于1914年3月,被誉为“下川东革命摇篮”,朱德、刘伯承、萧楚女、恽代英等革命先辈曾在校传播革命思想,走出刘伯坚、蓝蒂裕、赵明恩等优秀学子。如今,学校依托红色文化底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光辉道路。岁月悠悠,朱毛会师的壮举名垂青史;黄洋界上的炮声震撼山河;红军挑粮的樵径历历在目;五大哨口的工事依然留存……这里的每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足迹,每个遗址,都记录着一段感人的史实。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10月上井冈山时挥毫题词:“继承和发扬光荣的井冈山革命传统”。井冈山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经过多年的不断实践与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以革…  相似文献   

18.
大埔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是广东省第一个被认定为中央苏区县的老区。惊心动魄的三河坝战役发生于此,畅通无阻的大埔红色交通线确保大批领导人和战略物资由此进入中央苏区,指挥南方六省的中共南方工委也曾隐藏于此,又是罗明、杨辉图、肖月华、饶彰风等老革命的故乡。为了缅怀革命先辈,重温父辈的革命事迹,继承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一二·九”运动已经二十六年了。在这个期间,我们国家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一二·九”时代的革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坚持革命斗争,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现在,摆在新的一代青年面前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光荣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的,革命传统,加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0.
古人云:盖棺论定。彭塞同志走了,关于他的一生现在可以作出评述了。他在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抗日爱国民主运动,继承了“五四”和“一二九”的革命传统,1936年加入“民先”,1938年入党,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1941年皖南事变后,党中央对国统区的党组织提出“精干荫蔽,长期埋伏”方针,在执行中产生了消极倾向。而彭塞同志却一直保持着革命者的先进性,虽失掉组织关系,仍组织进步同学研究时局和理论,保持着革命家的政治敏感。“春江水暖鸭先知”,到了1944年,当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