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额保障”的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体制无论在资金还是医疗技术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这种制度并未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负性影响日趋显现。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使其始终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使服刑人员在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2.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如今服刑人员在狱内的学习生活条件如何?是否如一些人想象的监狱就是阴暗、潮湿,监舍内靠“牢头”、“狱霸”管理?监狱是如何改造服刑人员的?服刑人员心态如何?近日,记者在福建省监狱管理局领导的陪同下,就监狱人权保障问题,深入福建各监狱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陈淳安 《人权》2012,(1):16-17
每一个服刑人员,最渴望的就是走出监狱回归社会的那一天。但是久处监狱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会使这些服刑人员与发展很快的社会“脱节”。尤其是服刑时间长达十年、二十年的服刑人员,在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怎样才能融入快速发展的社会,获得真正的“新生”?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自古“女扮男装”、“巾帼不让须眉”等传奇故事屡见不鲜。然而,在21世纪的今天,却有一名地地道道的女性罪犯“混”入男性监狱服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已经38岁的女服刑人员从记事那天起就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男人。如果不是监狱医院的一次例行体检,这个女服刑人员的“男人”生活或许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5.
张立为  鲁建  鲁嘉微 《人权》2010,(2):24-26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监狱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本人和其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提出“着力提高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在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劳动就业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罪犯教育,作为监狱制度的一部分内容,是指在监狱执行刑罚过程中,对服刑人员实施的旨在转变其犯罪思想、行为恶习,教授其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各项活动的总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对推进监狱生产的发展和其刑满释放后的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起苏州监狱,在老一辈的苏州人中,几乎无人不晓。因为当地地名“狮子口”,也俗称“狮子口监狱”,和南京“老虎桥”监狱、上海“提篮桥”监狱并称为“民国_二大监狱”,是一所关押重刑服刑人员的高警戒等级监狱。  相似文献   

8.
陈淳安 《人权》2010,(6):20-23
河南省监狱系统以“首要标准”为统揽,解放思想,突出创新,注重实效,在实践中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不断强化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并主动与省民政部门、省助残济困总会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协调,积极创新监狱服刑人员助残济困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监狱类型是刑罚思想影响下监狱形态的多向度的存在,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融合的制度话语。在现代性语境下,监狱虽然一般多以罪犯的年龄、性别、人身危险性等为标准设定.但按照高、中、低等三种基本警戒度来分类监狱,也渐成趋势。当下,建构监狱类型不应悬置或忽视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问题。押犯入狱前的阶层身份,对其服刑与改造历程的影响是相当复杂、深刻的。监狱分类与分级管理,都应当关注囚犯来源阶层构成。从现有押犯捕前阶层构成来看,起码要针对来自于中间阶层和底层的囚犯设定监狱类型,即可以考虑增设“中间/中产阶层”监狱和“农业/无业阶层”监狱,以推进法治维度上的监狱类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渗透以及对监狱管理行为性质认识的误区,导致监狱管理行为长期游离于司法审查范围之外,导致服刑人员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将监狱管理行为纳入司法审查具有重要意义,但基于服刑人员的特殊地位,只有日常的、涉及到"重要事项"的监狱管理行为,且在服刑人员穷尽内部救济的情况下才能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