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公共图书馆特点,结合图书馆事业发展以及我馆开架借阅的实践,分别从阅览室藏书内容、布局、排架、标架、整架以及提高馆员素质和责任感,加强图书馆员和读者的信息素养教育,严格的图书借阅制度,读者的宣传教育工作等方面,阐述开架下图书馆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概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目的及要求,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加强合理采集图书、优化藏书结构、提高馆内藏书质量,开展多渠道的读者教育等方法,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5)
提高图书编校质量意义重大,但目前出版业图书在编校质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途径如下:严格执行行业规范标准和国家标准;编辑加工之前审稿;人机结合,开拓创新编校书稿新思路;实行交叉编校制度;成立书稿质检部门,实行图书编校质量奖惩制度;建立学习制度和二审、三审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4.
丁冰 《学理论》2012,(22):138-139
高校图书馆外文图书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图书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和制约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就目前外文图书利用率偏低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藏书建设、读者服务、馆员素质和读者培训等方面提出解决外文图书利用率低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图书情报界,有关“藏书建设”的探索已趋于触及一系列“尖端”与“热门”问题,诸如“纵横联合”、“国际联网”、“大藏书观”等等。这固然有着启迪思维和导引实践的前瞻性优势,却也有意无意淡薄了当前具体运作的实际问题。换言之,当前关于藏书建设的研讨与操作均存在着一些明显的误区。这些误区覆盖着藏书建设的主要环节,牵制着藏书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影响着藏书建设乃至整个图书情报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惠华  陶莉华 《学理论》2010,(11):96-97
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的老旧文献的管理,利用如何优化馆藏图书结构。使藏书建设达到动态平衡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图书剔旧的需求,藏书剔旧的必要性及图书剔旧的标准,工作流程及后期处置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具体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赵敏 《学理论》2011,(5):227-228
视觉艺术信息作为一种沟通的"语言",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一样有其自身的结构与规则。可以把视觉艺术信息分为感性的与理性的、地域性的与普遍性的、教者需要的和学习者需要的、高雅的与通俗的、传统纸本的和现代数字化即电子版的视觉艺术信息。这有利于我们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地域性和均衡性,并确立加快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发展方向。加强视觉艺术信息的管理与服务,既要科学评估图书等馆藏信息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藏书质量,又要转变管理观念,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还要把服务工作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图书外包加工是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图书馆与外包图书加工方的合作,在图书馆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合理的操作流程,确保图书入库的质量和速度,从而实现图书馆高效、优质的图书加工服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收藏图书、文献和档案、典籍的地方被称为"藏书楼",这些收藏书籍的地方大多不向公众开放,只有藏书者个人或很少的一部分人才能利用它们。古代的藏书分为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和书院藏书,对应这四大类别,藏书楼也相应分为  相似文献   

10.
图书采购工作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分析了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的现状,并针对目前的现状,从读者、资金、供应商、采购人员的素质及政府采购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采购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0)
图书剔旧工作对于图书馆、资料室建设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高校院(系)资料室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藏书剔旧工作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对藏书剔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收藏图书是图书馆赖以计展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但图书馆收藏图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的读者使用只藏不用,就成了“藏书楼”,而不成其为现代的图书馆了,所以,收藏图书只是一种手段,而让读者充分利用藏书才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图书的收藏与使用是辩证的统一。在搜集、整理、保存图书时,要考虑使用的问题,要根据本馆的方针、任务以及读者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搜集藏书,使藏书符合本馆的性质。任务,并能适应读者工作的需求。藏是为了用,不用就失去了藏的意义,这是藏与用关系的统一方面一另一方面,要公共…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下,随着图书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图书馆的采购工作面临的形势,一方面图书馆即将扩大,读者层次不断提高,需求广泛,更重要一方面,书刊价格上涨过猛,书刊的购置费严重不足,从而增加了购书刊的难度,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做好图书采购工作,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藏书质量,从而克服困难渡过难关,最大限度满足用户读者需求,这是图书馆值得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图书采购面临的困境 1.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书刊价格猛涨,这使图书馆藏与资金的矛盾十分突出。其一,中文书刊涨价过猛。据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4.
全根先 《学理论》2010,(13):124-126
我国古代的写本图书,始于先秦,至唐代达到极盛。唐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官府藏书的整理与补充工作,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图书抄写活动。唐代官府所组织的这些图书抄写活动,在中国图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逐步推进,对学校图书馆建设提出了挑战,对学校图书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课程资源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图书管理人员要紧抓机遇,帮助学校调整藏书结构,改善图书构成,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现代媒体图书馆,发挥图书文化的吸引力,用好图书资源,为新课改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董卫红 《学理论》2012,(13):200-201
图书馆图书的采购质量控制对于图书馆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图书采购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利益过分注重、对书商的选择不够谨慎、特殊文献的采购较难等。为了建立图书馆图书采购质量控制体系,图书馆应当在采购方案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以切实提高图书采购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君良 《民主》1998,(12)
改革开放以来,常熟的图书事业蓬勃发展,读书、藏书、著书、用书蔚然成风,遍及城乡,深入家庭。以常熟市图书馆为龙头的全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1995年,藏书总量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达到人均超1册,实现“百万人民百万书”。  相似文献   

18.
早在大革命时期就享有"儒将"美誉的叶剑英,喜欢藏书,上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保存积累下来的书籍,他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其所藏图书进行了整理,经登记和编号,最终建立起了一个有上万册图书的"藏书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图书出版机构面临影响图书质量的诸多问题.图书质量是其"生命线",是不容忽视的.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走出质量下滑的困境,是图书出版机构应该思索的当务之急.到稿质检制度在一些期刊社已经先行,并已初见成效,将不符合要求的"问题稿件"杜绝在初始阶段.图书出版机构应该"拿来为之所用",逐步形成图书的到稿质检制度,制定相关的统计指标,必将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潘远璐 《学理论》2012,(10):144-145
书院起源于唐朝,是以藏书为先导和后盾,传播学术文化和培养人才的基地。书院承担着搜集、收藏图书,讲学或学术研究,开展祭祀活动等重要功能。现代图书馆和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展仅仅依赖科技的进步是不够的,它的作用可以借鉴书院的理念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