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一起投毒案的分析──兼谈间接故意杀人罪有无未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案清简介被告人:王某,男,21岁,捕前系某大学化学系学生被害人:江某,男,20岁,与王某系同班同学被害人:陆某,男,对岁,与王某住同一宿舍1997年5月间,被告人王某团不满其好友江某对自己的疏远,蓄意报复,准备用该大学化学实验室的有毒化学试剂硫酸亚铭“使江某痛苦、难受”。为此,他到图书馆查阅了《毒理学》、《化学物质毒性全书》和临性中毒急救》等书,了解了纯盐中毒的症状,同时得知铝盐的致死量为8-14mg/kg。在偷到硫酸亚铭后,即于5月1日在江某的水杯中投了zooing硫酸亚钻,同时为验证硫酸亚钦的毒性,他把与其有过…  相似文献   

2.
9例铊中毒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铊是一种稍带蓝色的银白色稀有金属,金属铊单体基本上无毒,但是铊盐却有较大毒性,一般所指的铊中毒均指铊盐中毒,而其中又以硫酸铊中毒最为常见。由于铊盐溶液无色无味,且毒性剧烈,所以近年来利用铊盐投毒的案例时有发生[1-3]。利用铊盐投毒隐匿性强,往往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同时也常因诊断不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本文通过对一起2年内,系列铊投毒案的案情及9例中毒者的病史资料进行研究,拟阐明铊中毒症状的特点、毒物分析及损伤程度评定的要点,以期对法医学鉴定有所帮助。1案例资料湖北省某县2000年9月~2003年4月发生的一起铊投毒…  相似文献   

3.
于云辉 《法医学杂志》2003,19(2):112-113
硫酸铊为金属铊的硫酸盐,又名硫酸亚铊,主要用于生 产红外线光谱计、有色玻璃等,也可用于杀鼠剂和杀虫剂。其中毒多因意外,用于他杀国内报道较少,笔者所遇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铊盐溶液无色无味,且毒性剧烈,所以近年来利用铊盐投毒的案例时有报道。利用铊盐投毒隐匿性强,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很大难度,同时也因诊断不及时而耽误治疗。本文结合文献,从中毒方式、毒代动力学、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致死量、尸体检查所见、法医学鉴定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对铊中毒的法医毒理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律师世界》第7期39页刊登的“这笔稿酬归谁享有”一文,我认为营先生的观点持有偏见。其理由是:一、《江城之鹰帕9稿酬既已认定属江某的遗产范围,则杨某是江某生前配偶,按照我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杨某属江某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理所当然地对该遗产享有继承权。二局某是在江某死后才改嫁的,并非在江某生前已解除夫妻关系,同时,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作品一经创作出来,不论发表与否,其著作权归属作者,同样,作为知识产权这一特殊财产在创作的同时就具有了价值,这种价值也是在杨某与江某夫妻关系共存期间就已具备,全于何时取得.…  相似文献   

6.
铊(Thallium,Tl)为银白色金属,原子量204.38,易溶于水,其化合物对人体有毒。硫酸铊最小致死量为15.8mg/kg。铊定量检验方法较多,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溶出伏安法。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质谱仪法(ICP/MS),使用样品量少,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案情简介: 1994年3月,江某创作出一部题为《江城之鹰》的中篇小说,寄往《奇观》杂志社。1994年4月,江某因车祸死亡,其妻杨某于同年9月改嫁他人。1994年11月,《江城之鹰》在《奇观》杂志1994年第11期第12期连载刊登。同年12月,《奇观》杂志社寄给江某稿酬3200元,江某之父将稿酬  相似文献   

8.
1998年2月20日,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杀人案犯——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王晓龙。王供认:因好友江林同学疏远自己,遂萌发报复他的念头。1997年4月30日,王在常做实验课程的北大化学系实验室的水池边,发现一瓶有英文标签的试剂,经查字典知是“硫酸亚铊”,立即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毒理学的三本书,查清致死剂量和中毒症状后,精心策划两天,多次去实验室称取“硫酸亚铊”。然后,先投放同班同学陆晨光同学的奶粉中观察陆的反应,后又三次投放江林的水杯中,对两人的投放剂量均超过致死量。二人相继病危,分别住301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抢救。公安局迅速侦破了该案。由于对陆、江解毒治疗及时,现已治愈,返校学习。  相似文献   

9.
陶家平 《江淮法治》2013,(17):38-39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紧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散布谣言案例:江某是一名大二学生,属于微博一族。2010年7月的一天,江某为吸引网民的关注,编造了一则其就读学校所在地即将发生大地震的消息,并将其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由于当时刚刚经历了青海玉树大地震,人们闻"震"色变,所以江某的微博迅速得到关注,短短五天内,江某的微博点击率达到近万次,造成其学校所在地的部分群众走出家门、涌上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化工产品和化学试剂等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某些剧毒化学品流人社会而被犯罪嫌疑人用来投毒杀人的案件时有发生。我市2008年即发生一起用非法销售的硫酸铊投放于被害人家食盐中致8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的特大案件。此类案件中微量硫酸铊的检验尤为重要,结合案例笔者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混杂在食盐、灰尘中的微量硫酸铊及生物检材中微量铊进行了检验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方法分析速度快,使用样品量少,检测限可达微克级,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