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这是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选择。就增强政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而言,西方政党有五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积极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二是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三是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的统一;四是政党活动法制化;五是强化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在借鉴西方政党执政经验时,要善于把其执政经验与其根本政治制度区别开来,善于把其执政经验同我们的国情党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科学地借鉴西方政党的执政经验,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半个多世纪的执政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宝贵经验,主要体现在思想理论武器、物质保证、力量源泉、内在动力、领导力量和方向保证等五个方面,这些经验对于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党在思想理论、经济发展、宗旨观念、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执政规律出发,谈谈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宋福范 《求知》2007,(7):11-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革的需要。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学习、研究党的执政经验,对于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论,正确把握党的执政规律,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静  韩华 《理论导刊》2007,1(3):12-14
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加强党的执政伦理建设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证,奠定道德基石和社会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针对目前执政伦理方面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中,应深刻把握党的执政理念的伦理意蕴,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牢固坚持党的执政制度的伦理取向,确立公平、正义的执政制度;切实培育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增强执政主体的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论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引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成效,是党领导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践活动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8.
祝念峰  金涛 《理论探讨》2005,3(6):162-16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在这一执政过程中,党对在复杂环境中如何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爱丽 《学理论》2009,(4):185-18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道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赵晓光  戴茂林 《理论探讨》2006,1(6):125-127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东北解放区的执政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在局部地区执政的中央派出机构——东北局,既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战略决策,又能客观实际地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发动群众扩大执政阶级基础、驾驭复杂经济形势、稳妥推进根据地发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加强党的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冰 《求知》2005,(10):8-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定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健康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奉行法治,人们在制度的约束下才能充分实现预期、获得利益,  相似文献   

12.
陈琢 《求知》2007,(10):6-7
把依法执政确定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对我们党自建国以来执政理论与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依法治国理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保证我们党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重大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姚荣欣 《学理论》2008,(5):32-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使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梦”的目标能否实现。社会管理方法和机制选择是决定党和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因素,是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必须从体制、机制和意识三个方面建构一套良性互动、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加强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是推动我国和谐社会进程的核心思维,而行政伦理价值是党执政能力的内生品质显现,也是优化党执政能力的价值之维。本文试从行政伦理与党执政能力的关系和行政伦理价值对党执政能力的功能进行探讨,以求在行政伦理价值的视角中丰富党的执政能力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主要是指党的大政方针和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党的执政方略的发展演变同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同步的,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党的执政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吴新叶 《理论导刊》2005,3(4):41-44
党的基层执政包括领导国家政权建设和指导群众自治两个层面,执政党在基层因而扮演着连接国家与社会的纽带角色.这是基层执政的社会性特征之所在,党的基层执政功能因而内在地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目前,党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党在基层的执政体现社会性特征,即党在基层执政中首先要克服重于政权建设而轻于社会动员的功能失衡弊病.这是影响党在基层执政能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基层执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应该在此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对我们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新世纪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合法性的时代诉求。以合法性的视角看待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必要对执政方式与执政合法性关系进行分析,以及对传统执政方式合法性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在新时期执政方式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福范 《求知》2004,(11):11-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了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些宝贵经验是几代共产党人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得来的,也是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经验,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党必须从强化执政理念、加强利益协调能力、创新社会管理功能、不断提高社会整合能力四个方面着手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