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张华 《台湾研究》2014,(3):70-78
美国对台湾“政治安排”的政策对“合情合理安排两岸政治关系”有重要影响。美国对台湾政治定位的政策是“认知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独”或“两个中国”,但同时又“对台湾地位不持立场”。在两岸关系的解决方式方面,美国对台湾的前途持开放立场,但认为应透过对话和平解决,且要尊重两岸民众的意愿。美国这一政策增加了对统一前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难度,但在某些方面与大陆对台政策也有一致性。目前,两岸应充分利用这些相契合的政策,推进两岸政治关系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7年7—9月)徐青7月1日针对祖国大陆恢复行使香港主权,台“行政院长”连战在接受美国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称,中国统一要逐步达成,台追求的是“一国良制”而非“一国两制”。台“驻香港事务局”成立;《港澳关系条例》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美实力相对此长彼消,中美战略博弈进入高风险系数的“错肩期”,拜登政府试图利用台湾问题等制造“组合拳”来打压围堵中国大陆。美国对台湾的角色认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由“棋子”走向“陷阱”,由“打牌”走向“做牌”,由“筹码”走向“挖坑”,对两岸关系由可融促和到防融阻统、由防两岸冲突到防大陆武统台湾造成“既成事实”。这使得美国对台政策议题设置能力越来越强,并逐渐往法律化、“联盟化”和国际化等方向迈进,强化对台湾的“国家化”地位和“协防台湾”的非正式承诺,拉拢盟友集体对华打“台湾牌”。美国对台政策转向,进一步刺激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谋独”幻想,也将给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添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行政当局和国会加大力度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冲撞历届政府遵守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些美国智库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具有台湾民进党当局“官方”背景的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尤其活跃。这家致力于提升美台关系的小型智库地位特殊,擅长运用多种组合策略介入美国涉台政策过程。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化,为全球台湾研究中心影响美国对台政策提供便利,但长远来看,该智库在对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仍将受限。  相似文献   

5.
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战后初期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刘红*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而之所以长期悬而未决,且有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则完全是由于美国介入中国内战、干涉中国内政、插手中国内部事务的结果,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美国“弃蒋”政策的提出1...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来美国对台政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置中国的主权和国际法准则于不顾,视台湾为“独立”国际行为体,制定其对台政策、发展对台关系,使得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对台政策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演变和发展,以中美关系正常及冷战结束为分界点,其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探讨、分析美国对台政策的基本因素及其发展规律,可以更好地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更好地处置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一、从国民党退守台湾到60年代末,是美对刍政策和美台关系逐步形成发展时期。美国根据其全球战略的需要,图谋永久分离台湾,在国际上大搞…  相似文献   

7.
美国霸权均势政策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后,为了防范中国发展成为“新的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美国不断调整了它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力图凭借其超强实力,在两岸之间推行霸权均势政策,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在此目的的驱使下,美对华对台政策的两重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一方面或明或暗地继续支持“台独”势力大搞分裂活动;另一方面又希望维持中美关系和台海局势的稳定,维持两岸“分而治之”的现状,试图在美国与两岸的关系中达到谋取最大主动权和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问题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在台利益,美国不仅长期维持与台湾的所谓“盟友”关系,并将支持和保护台湾的“民主”纳入美国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前后,美国敦促台湾当局启动和完成“民主转型”,“民主牌”也成为台湾当局寻求美国支持的重要手段,成为美台“断交”后双方构筑“实质关系”的价值纽带。但是,美国推动台湾实现“政治体制民主化”客观上也为台湾当局以“民主”方式抗衡外部特别是美国压力、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在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大陆崛起的大背景下,美国与两岸的关系发生微妙变化,部分美国学者、前官员重新评估美国对台政策问题。在这场围绕对台政策的辩论中,一批重量级智囊和学者从美国根本利益和美中关系大局出发,提出要求减少乃至放弃对台军售、从台海争端脱身的“弃台”论调,在国际社会和海峡两岸引发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论美台军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台军事关系是美国政府图谋“以台制华”和台湾当局企图与祖国大陆长期维持“分裂分治”的重要支柱。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美台军事关系受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制约,从结盟走向疏远,但在总体疏远中仍有局部反弹,特别在冷战后时期的美台军事关系再度提升。研究美台军事关系演化,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美国对台政策本质,更客观地分析台海斗争态势,更准确地把握统一斗争策略。一、美台军事关系的疏远1950年初,台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已成大势所趋,美国政府拒绝向败逃至台湾的国民党余部提供援助。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亚太地区国际关系进入了重新组合与调整的新时期,中日关系以及这一大框架之下的日台关系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日本国内右翼亲台势力,基于联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构想,积极发展与台湾的“实质性”关系。台湾当局则竭力拓展“外交空间”,开展“务实外交”,试图借助外力,抗拒统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制约因素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制约因素及前景范跃江冷战后,随着国际形势和美国全球战略的变化,美国调整对台政策、提升对台关系的趋势十分明显,其核心是试图突破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双方谈判达成的有关协议。美国政府的主要举措有:制定相关法规,为加强美台关系提供法律依...  相似文献   

13.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台美关系大事记(上)(1996年1-4月)周新莉1月2日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美国的对台政策目标,是“减少台海地区的紧张,恢复(两岸之)对话以及和平解决(台海两岸之)争端”。3日美国国务院首席发言人伯恩斯称,美国很清楚其在台湾海峡的利益,一旦美国在该地...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一个中国”的政策是维系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政治基础。30年来,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大幅变迁,美国历届政府虽宣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构成这一政策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始终无法调和,甚至屡屡发生《与台湾关系法》凌驾于三个公报,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与台独:历史的评说邵建东*台独,“台湾独立运动”之简称,是特指以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以争取所谓“独立建国”为目标的一切政治主张和活动。自其产生至今已有整整五十年历史了,已经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统一主旋律中一股不和谐的刺耳杂音,并给台...  相似文献   

17.
刘红 《台湾研究》2005,(3):31-38
在台美关系中,军事关系处于特殊的地位,军事关系中军售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对台问题上,政治上美国能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急独”,在军事上更多的则表现对“台独”的纵容,一再对“台独”屡屡发出错误的信号。如果说政治上限制“急独”主要表现为“政治表态层面”的话,那么在军事上纵容“台独”则更多的表现为具体的军售和直接的行动。因此,美国限制“急独”固然对台湾当局有一定约束力,  相似文献   

18.
2014年1月9日,民进党历经半年多、9次“对中政策扩大会议”讨论形成了“2014对中政策检讨纪要”,这是该党现阶段两岸政策调整的集中体现。民进党虽然主张开放面对大陆,但仍抱持“台独”立场,对两岸交流“阻挠多开放少、防范多善意少、对抗多合作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形势、民进党自身结构性问题、美国对台两手策略等因素的影响下,民进党两岸政策仍会继续调整,较可能的方向是走一条既不同于陈水扁也不同于马英九的“务实台独”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四年台日关系大事记李云鹏1月16日根据台“财政部”进出口统计,台去年对日贸易超过142.2亿美元,是历年来最高记录。23日台“经济部”次长李树久率“科技工业促进投资访日团”赴日,争取日本中小企业来台投资,并结合日商赴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投资...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1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二十周年的重要纪念日。二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制订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一系列对台、对港政策,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快速发展,顺利地收回了香港,澳门也回归在即,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展现了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