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9·11”事件之后,美国更加重视信息安全,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更趋完备的法规体系与技术标准,美国的这些重大举措,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确立维护信息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 “9·11”事件是“永远改变美国如何看待其全球角色以及怎样思考安全问题方式的变革性事件”  相似文献   

2.
自冷战结束以后,各国谍报机关和组织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经常发生。然而,“9·11”事件之后国际谍报界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局面。究其原因,是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公害和公敌。“9·11”事件之后,美国从100多个国家获得了大量有关恐怖组织活动的情报。美  相似文献   

3.
域外传真     
美国纪念“9·11”事件4周年9月11日,美国举行各种活动,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4周年。当地时间11日早晨8时46分,美国总统布什夫妇及副总统切尼夫妇身穿黑色服装,在白宫南草坪为“9·11”事件遇难者举行了简短的默哀仪式。这一时刻,正是4年前“9·11”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的第一架客机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时间。在哀乐声中,布什夫妇、切尼夫妇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土安全部长切尔托夫等内阁主要成员及白宫工作人员面向华盛顿纪念碑,把手放在胸口,闭上双眼,向遇难者致哀。此前,布什夫妇还步行到白宫对面的圣约翰教堂,参…  相似文献   

4.
美国“9·11”遭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已过去近8个月,但“9·11”事件对国际大环境造成的深刻影响,则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美国反恐后续行动的推进正在愈益显示出来。一“9·11”事件表明,当前国际形势局部层次中影响全局的因素在发展。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呈现出三个总体(总体缓和、总体和平、总体稳定)与三个局部(局部紧张、局部战争、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从局部层次来看,地区冲突虽有复杂的民族、种族、宗教、社会等矛盾因素,但新干涉主义盛行也是造成地区局势动荡不定和使恐怖主义成为新威胁的主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当一个民族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这一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党派矛盾的加剧。 2002年5月,在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8月就被告知“基地”组织成员企图劫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美国民主党严厉抨击布什在“9·11”前处理情报的方式,并呼吁国会立即展开调查。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期间再次曝出有关“9·11”事件内幕的新闻,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在美国的推动之下,全球反恐斗争全面展开,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国际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没有消除,恐怖活动依然猖獗,全球反恐斗争任重而道远。 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垮,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  相似文献   

7.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19):62-63
《世贸中心》是今年第二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前一部电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93航班》。但《93航班》的公映却曾遭到了许多美国观众的抵制,因为它将当时的灾难鲜血淋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世贸中心》却给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因为它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折射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开始收紧移民政策,这种变化对美国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如何影响中美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没人比大卫·兰普顿更反应敏锐、客观冷静。在2001年12月发表的题为《谨慎的同情:9·11之后中国与美国》一文中,兰普顿引用了当时华盛顿流行却截然相反的两种语调:一是参议员查克·黑格所说的“它改变了一切”;另一种则是顽固的保守  相似文献   

10.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情报机构成为美国人攻讦的目标,美国每年花费纳税人巨额美元营建的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对此行动一无所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就多次强调“一条情报比一枚巡航导弹或一颗炸弹更能有效地打击恐怖网络。”这是美国政府在事后对遭受恐怖袭击后反思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自“9·11”事件以后半年多来,美国一方面组建由各个大国支持或直接参加的反恐联盟,一方面集中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美国比较顺利地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尽管彻底消灭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目前,美国已将下一个打击目标瞄准了伊拉克,准备以“反恐”名义,摧毁萨达姆政权。美国一旦对伊动武将对地区安全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构成美国战略的三个“恒定因素”:理想、实力、手段一般都把乔治·W·布什政府上台后的国际战略,特别是“9·11”后的外交,归纳为极端美国主义的“新保守主义”。不论从它的政策表现和制定政策的核心班子看,这一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在“新保守主义”的外衣下,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美国战略的坚硬内核——现实主义。布什第一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政策的突出特点有三: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更迭别国政权。“9·11”事件使布什政府的反恐政策由其对外战略的工作次重点变成了首要任务。美国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国土安全法》(2002年11月…  相似文献   

13.
环球视点     
纽约世贸大楼倒塌近10个月了,但9·11后遗症仍在发作着。欧洲政治右倾化在9·11以后的加剧恐怕不是巧合:小布什花那么多钱设立一个“国土安全部”,难道仅仅是为了保护国民? 对一个国家来说,“内忧”与“外患”哪一个都吃不消,加拿大政坛连续不断的丑闻,可以想像对其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4.
“9·11”的废墟虽清理完毕,但它留下的影响却长久难除。“9·11”后,美国在“反恐”的旗帜下,对外战咯从“邪恶轴心论”发展到了“先发制人”,布什的反恐战略思想也成了“布什主义”。然而,“布什主义”在世界上受到的是广泛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及在反恐旗号下进行的阿富汗战争,标志着冷战后过渡期或后冷战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新全球战略的全面推进。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基本格局,美国以其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优势,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暴露出美国的脆弱之  相似文献   

16.
“9·11事件”促使我们认识到:国际法急需对恐怖主义作出清晰而权威的界定;国际联手打击恐怖主义罪行要突破“政治犯不引渡”的原则;要制定出全人类共同的反恐怖活动原则。  相似文献   

17.
经过一年多的总结与反思,美国情报官员认为,造成“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缺乏情报的收集或整理,而是因为不重视情报分析和不让相关人员获悉情报内容,特别是情报分析人员不能及时与决策者沟通。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美情报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性改革。目的是使国内外情报机构能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18.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霸权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学说。这是与克林顿政府不同的、具有“布什主义”特征的战略理论。伊拉克战争是实施这一战略理论的初步尝试,并进而使其成为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方针。现将该学说的主要论点介绍如下。一、“失败国家论”与“政权更迭”。冷战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美国对安全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2002年9月,布什政府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安全战略转变的标志。该报告提出,当前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是恐怖主义网络与拥有大规模…  相似文献   

19.
新保守主义的兴起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什入主白宫后,“新保守主义”随即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主流词汇。“9·11”事件的发生,更使新保守主义主导了美国的外交政策。“新保守主义者”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持有什么样的战略理念?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些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打击恐怖主义“基地”组织及本·拉登,美中央情报局高度机密的准军事部队在“9·11”事件发生后不久,就潜入阿富汗境内,执行代号为“巨浪”的情报搜集行动。而美发动对阿实施空袭以后,准军事部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数百起成功的攻击行动,它提供的情报和目标信息对于美军成功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