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思想的突出体现曹子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我国刑法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刑法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过去有一种说法,说我国刑法是打击敌人、惩罚犯罪的法律。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是从“刑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行使刑罚权,从具体角度来说,也就是当发生具体的犯罪时,国家就可以处罚具体犯罪人,在法律体系中,刑法的强制性最为明显,它是其它法律的制裁力量。刑法涉及对公民生命、自由和财产等限制和剥夺,其存在的必要性在于保护社会,使社会免遭犯罪的侵害。因而惩罚犯罪彰显的是刑法保护社会的功能,而人权保障则是在刑法的另一重要功能——保障功能中获得体现。由此而论,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论刑法的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惩罚犯罪是刑法的目的,可是,如果为了惩罚犯罪,我们根本不需要刑法,而且没有刑法,惩罚犯罪会更有效。犯罪需要用刑罚惩罚,惩罚犯罪是刑罚的当然目的。惩罚犯罪虽然需要依据以刑法为核心的刑事法律,但刑法的目的与刑罚的目的却截然不同,作为法的一部分,刑法的目的应当是遏制国家刑罚权的滥用。我国的刑事立法及理论均认为惩罚犯罪是刑法的目的,实际上混淆了刑罚的目的与刑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修订后刑法中正当防卫的有关问题刘丕法张光荣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进一步使刑法更加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犯罪作斗争的需要,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经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使得我国的刑事立法更加...  相似文献   

6.
论无限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订后的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尤其是刑法第20条第三款确立了无限防卫(亦称无过当防卫)制度,这不仅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立法例,而且也更有利于我国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任务的实现,无疑是刑法修订的成功之举。一、无限防卫的特征所谓无限防卫(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刑法的修改、补充之概述江朗朗自我国《刑法》1980年1月1日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形势的不断变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修改,这些补充、修改对于不断完善我国刑法体制,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保护我...  相似文献   

8.
刑法机能的时代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的机能是刑法价值论领域中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一个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理论范畴 ,在现阶段探讨刑法的机能 ,应把握这样几点 :作为刑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统治工具这个本质机能 ,在当今时代已经历史性演进为全体人民维系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共同生活秩序的需要 ;在本质机能之下分布的若干具体机能中 ,保护人民的机能被空前突出出来 ,成为具体机能体系中的核心机能和最终的价值目标 ;同时刑法具体机能中的另一个基点性机能———惩罚犯罪 ,即具体机能中的其他机能均以惩罚犯罪为必然手段 ,以保护人民为终极目标 ,使得刑法的若干机能呈动态系统性排列。  相似文献   

9.
修订后的刑法在总则第二条明确规定了我国刑法的任务,与1979年刑法不同的是将“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修改为“保护国有财产”。这里所指的国有财产,也就是国有资产。在分则中,刑法更用几十条条文规定了侵犯国有资产的犯罪。在这些国有资产犯罪中,经营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刑法是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通过,并于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的。它是有关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强有力武器,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刑法在法的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门基本法。  相似文献   

11.
论量刑的一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量刑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一环,是运用刑罚武器同犯罪作斗争的一种具体审判活动。它对于实现刑法打击敌人、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卫四化建设的任务,对于达到刑罚一般预防和特殊预  相似文献   

12.
食品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只有将食品卫生法和刑法有效衔接,充分利用和发挥刑法的保障功能,加大对食品卫生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才能有效杜绝食品卫生犯罪频发的现象,真正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鲁世霞  乔晶 《法制与社会》2011,(24):274-275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其任务是惩罚犯罪,保护各种合法权益。监狱则是刑罚的执行机关,本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实施后设女犯重刑犯监狱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婧 《北方法学》2017,11(5):53-60
为实现刑法之威慑和惩罚功能,古代国家法律将没收罪犯之全部财产作为刑罚适用。近代以来,虽然基于惩罚犯罪之必要,依照刑法规定之情形,可以适用没收罪犯财产之一部分,但多数国家的宪法规定禁止适用没收罪犯之全部财产。由于近代以来的立宪主义宪法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首要价值,宪法对生命、自由和财产加以严格保护,因此,宪法往往规定刑事司法的基本原则,将宪法的价值植入刑事法之中,如宪法规定废除或者严格限制适用死刑、禁止刑讯逼供、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等。宪法明确禁止适用没收罪犯全部财产的刑罚,其正当性首先表现在透过宪法的禁止性规定,彰显对财产权以及财产继承权的保护;其次,表现在不以没收全部财产作为惩罚罪犯之手段,防止国家滥用刑罚权,避免适用报复性酷刑,以达到尊重个人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要重视发挥刑事诉讼的预防教育作用程荣斌一刑事诉讼的任务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司法机关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和利益,在刑事诉讼中不仅要依法、正确、及时地揭露犯罪和惩罚犯罪,而且要依靠群众,及时、主动预防犯...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刑法没有规定以“公民私人财产”为犯罪对象或者以其作为犯罪后果的犯罪 ,因而 ,刑法第 92条对“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界定是没有必要的。尽管刑法中有以“公共财产”的损害为犯罪后果条件的犯罪 ,但是它们也无须解释。刑法对财产采取“公、私”两分法存在对财产所有权形式概括不全面的缺陷。建议总体上废除刑法对公、私财产的界定 ,只根据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实际对“公共财物”进行界定 ,并相应地对刑法相关犯罪的对象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7.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罚是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是惩罚和改造犯罪分子,预防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权益,维护安定团结,保卫四化建设的有力武器。适用刑罚,是一项非常严肃和细致的工作,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轻重得当。有的同志说,我国刑法是根据轻刑思想制定的。这种说法并不恰当。我国刑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刑法语境中的“共谋罪”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俊辉 《北方法学》2009,3(2):83-91
共谋罪是英美刑法特有的概念。共谋罪的本质是二人以上就犯罪、不法行为或其他行为的实施达成协议。惩罚共谋罪本质是惩罚不法协议。围绕“共谋罪独立于目标犯罪而具有可罚性”的基础性观念,英美刑法创设了相应的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则。我国刑法中的阴谋犯、预备犯等与英美刑法共谋罪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范畴。我国刑法并不惩罚共谋罪。  相似文献   

20.
金凯 《法学研究》1981,(1):15-19
明确什么是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或称过当防卫)的界限,并正确地区分这一界限,乃是当前实施刑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司法机关正确地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保证案件质量,有效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而且也关系到鼓励并保障人民群众敢于同犯罪作斗争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树立、加强社会的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等等。因而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是目前司法工作的一个急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