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实施党和国家分区域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需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构筑中国经济腾飞所需的世界级大都市带的需要。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与发展,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日前,本刊记者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专程拜访了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现任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的著名经济学家姚锡棠。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和经济发展保持两位数增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大“引擎”。全面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合作的范围和层次,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进程,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争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政策瞭望》2008,(10):52-52
最近,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份11000字的文件提出了42条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意见,《意见》提出,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5.
协调竞争规则: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是主权国家内的区域经济竞争 ,但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的特殊性 ,导致竞争的行政行为扭曲和资源配置、使用的社会高成本。必须借鉴欧共体创建和欧盟运行的经验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导下 ,协调相关地区的竞争规则 ,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联动进而实现一体化发展,涉及区域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协调、城市群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协调。而这些方面的协调又应当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协调联动总体战略目标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连行政学院秋季第一期处级 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在校内培训结束 后,集体赴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学习 考察。经由上海、杭州、苏州、无锡 和南京等地,重点对长江三角洲地区 各类经济形式典型的苏州工业园区、 海澜集团进行实地考察,直观地感受 到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态势和成功经 验,取得了预期的考察成效。  相似文献   

8.
黄坤明 《今日浙江》2003,(10):22-23
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是面向新世纪新阶段,再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立军 《今日浙江》2008,(15):28-29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也引起了世人瞩目。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以国务院成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为契机,出现过一次合作高潮。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对服务全国大局,带动周边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上海》2008,(1):38-3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围绕金融如何进一步支持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充分协商基础上,经各方一致同意,2007年11月30口,沪苏浙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在沪共同签署了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2.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是新世纪的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在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只强调上海市的中心作用而人为地、用行政性的手段阻隔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有效流动的观点或做法,或者无视上海等中心城市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观点,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飞速发展令世人瞩目,但在长江三角洲内部,竞争和利益矛盾却比较突出。长江三角洲包括江浙两省和上海市,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问题,限制了外向型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合作。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浙两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科技、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这一地区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活力显著增强,国际资本和产业向这一地区集聚的趋势日益明显。2002年,长三角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维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健康。太仓市位于长江末端,江海交汇之处,随着改革开放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江产业迅速崛起,带动太仓经济每年以近20%的速度增长,2004—2005年,太仓市综合经济连续两年列全国百强县的前10位。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轴。如果将“长江经济带”喻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巨龙”,那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则无疑是这条巨龙的龙头。上世纪50年代被法国地理学家戈特  相似文献   

17.
张才方 《政策瞭望》2006,(10):14-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历史上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入21世纪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特征。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等,这一特征表现得尤为明显,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和浙江主动地融人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发展轨道,实现各地产业互补和合作功能,以最低的发展成本达到全民经济福利最大化,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中实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国发[2008]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改革开放特别是推进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姜宁 《群众》2010,(9):24-25
<正>2008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据此,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