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侦查人员的揭露、证实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反揭露、反证实的斗争是十分尖锐复杂的。“讯问是一种心理复杂的侦查活动,双方的心理斗争往往是在对立的利害冲突中进行的。”谎供就是这种利害冲突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为了维护党的纯洁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同时,也对“潜入”党内的资产阶级分子作过不间断的批判和斗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回顾鲁迅在这方面的斗争,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同“四人帮”斗争的性质和意义,彻底揭露和深入批判党内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3.
“法轮功”问题给我们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充分说明 ,在新的历史时期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并没有停止 ,而是错综复杂 ,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痛定思痛 ,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意识形态问题上一定要坚定 ,决不能妥协、退让。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决不能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对形形色色的反动思潮、封建迷信活动、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种种手段 ,都要给予坚持不懈的、有力的揭露批判和反击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同志认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相似文献   

4.
“揭批“法轮功”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但“法轮功”组织苦心经营多年 ,近期又建立了秘密的第二三梯队 ,并和海外敌对势力相勾结 ,妄图长期对抗 ,我们务必要除恶务尽。为此 ,首先要深入揭露“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一、“法轮功”的理论是反科学、反马克思主义的歪理邪说自然科学和技术给人以战胜自然的力量 ,人文科学给人以思想的力量 ,科学是适应人们不断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而产生和发展的 ,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的方法 ,推动着人们的实践的发展 ,也使人们的认识不断由浅入深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科学的基础上把…  相似文献   

5.
“东突”、“藏独”等恐怖势力是我国边疆地区多元文明冲突长期并存、西方反华思想长期影响、各种极端亚文化现象长期泛滥的结果。在反恐斗争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与导向功能,对于揭露和批判各种极端思潮的反动腐朽本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取得反恐斗争的彻底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想,如果邹涛当初发起的不是“不买房运动”,而是“揭露房市欺骗行为行动”,让人们以信息、实物等切实有效的证据或法理为由揭发房地产商的违规行为,想必这一集体行动的影响力与持续性,将远超现在已销声匿迹的“不买房运动”。  相似文献   

7.
《春秋》1998,(1)
兴师问罪1958年,继反右斗争之后,在山东“左”的思潮迅速升温,认为政治思想战线的斗争还不彻底,问题搞得还不深不透,胜利还不够伟大,必须再来一次运动,叫做“整风补课”。在当时的大气候下,所谓“右倾”成了最主要的大敌,而“左”的一套则是最革命、最时髦的东西。本来已经“左”得要命了,还是认为“左”得不够。于是,一场疾风暴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一场揭露批判”法轮功”的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这场斗争涉及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涉及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础,涉及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央作出处理‘“法轮功”问题的正确决策后,深得党心民心,受到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界人士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最近,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严肃地指出:“‘法轮功’不仅仅是非法组织,‘法轮功’就是邪教”,彻底揭露了法轮功的本质,同时把这场斗争进一步引向深入。法轮功组织具有邪教的所有重要特征。比如教主崇拜,精神控制,编造一套歪理邪说,非法聚敛钱财,秘密结社…  相似文献   

9.
《政策》1999,(8)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作出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公安部发布了通告,公安部研究室发表了《李洪志其人其事》,揭露了李洪志编造“法轮大法”和操纵“法轮功”组织腐蚀人们思想,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事实。这个非法组织已经构成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严重危害,中央决定坚决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非常及时,完全正确,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关系到我  相似文献   

10.
1872年,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的《为权利而斗争》问世,两年内再版12次,被译成26种文字。今天,“为权利而斗争”这句口号对每个法律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但是,面对“究竟为什么要为权利而斗争”,“在权利遭遇强权时该怎么办”等问题,人们采取的政法实践却往往与此宣言背道而驰。善良和善于忍耐的人们常常认为,权利是可以放弃的,而拥有强权的人们则常常认为,权利是可以予取予夺的。在这样的生存逻辑下,博弈的空间越来越小,最终演变为极端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搏杀。  相似文献   

11.
青岩教案     
一八六一年,在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的青岩,打响了我国反洋教斗争的第一炮,成为全国的第一个教案——青岩教案。青岩教案是贵州封建官府及人民群众反对西方传教士在我省横行霸道的一次政治斗争,是一次反抗西方列强以不平等的中法“北京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攫取“保教权”的有力示威,它打击了西方列强以传教为名进行的非法活动。  相似文献   

12.
方志远  诸慧菁 《小康》2004,(10):74-76
社会矛盾是否能在基 层解决,从来都是中国统 治者判断"治世"与"乱 世"的标准。无论地方官 府如何敲剥百姓,如何草 菅人命,只要民众不闹事、 舆论不揭露、皇上不受惊 动,统治都就认为是太平 盛世。而大大小小的官员 们,以及管理着他们的最 高统治者,只要民众不闹 事,一般也不希望矛盾被 揭露。但"越诉"恰恰是揭 露矛盾,是将社会的不公、 将被基层掩盖的矛盾提升 并加以放大,是对作为政 权基石的地方官府的一定 程度的否定。  相似文献   

13.
3月1日,中国残联召开各界残疾人士座谈会,深入揭露批判李洪志及其“法轮功”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本质和残害生命的滔天罪行,倡议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崇尚科学,珍爱生命,拒绝邪教,与“法轮功”邪教进行坚决斗争。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系列  相似文献   

14.
《传承》1999,(4)
7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作出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公安部发布了通告,公安部研究室发表了“李洪志其人其事”,揭露了李洪志编造“法轮大法”和操纵“法轮功”组织腐蚀人们思想,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事实。这个非法组织已经构成对于国家和人民的严重危害,中央决定坚决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非常及时,完全正确,得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这是一场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关系到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关系到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思想基…  相似文献   

15.
<正> 人权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范畴。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斗争的口号,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特权和神权的斗争中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人权思想曾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当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占据统治地位以后,它所提倡的“人权”立刻就暴露出其固有的阶级性和虚伪性。随着无产阶级斗争的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人权思想。人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两大不同社会制度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不仅要在外交工作中,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外交”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而且要在思想理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批驳资产阶级人权观,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反动目的。  相似文献   

16.
说起卢卡奇,人们并不陌生。人们冠之以“列宁以来最有创造性成就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著名的思想家”、“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家”、“维护理性和为具体人性而不懈斗争的战士”等桂冠,但这并未能迷惑卢卡奇本人。卢卡奇对自己的评价是:“对僵化精神不断进行游击斗争”的一员,而且“远不是唯一的一人”。卢卡奇与僵化精神斗争的勇气来自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天才的、双重的改革工作”。在卢卡奇看来,一方面,列宁消除了在几十年中形成的对马克  相似文献   

17.
审讯者与被审讯者之间的对立性,预示了被告人在审讯当中,不会轻易地就自己的犯罪事实作出供述。而审讯人员在整个审讯的过程中,也不会轻易地放弃突开被告人口供的一线希望。在这场揭露与反揭露、审讯与反审讯的斗争中,起着支配作用的就是彼此的心理。因此,通常把审讯称之为“心理交锋”。在审讯被告人的过程中,审讯人员要想取得审讯的主动权,关键就在于把握对方的心  相似文献   

18.
一、由崇虚性趋向于尚实性的规律性变化,要求消除“左”的一套,强化思想性过去在政治斗争的喧嚣之中,搞什么“筷子头上也有阶级斗争”、“亲不亲,线上分”等“左”的一套,使得人们崇尚响亮的政治口号,习惯于娴熟的政治术语,热衷于无休止的“思想爬坡”。现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判断是非主要不是看政治口号响不响,而是看行动怎么样;评价功过主要不是看政治调子高不高,而是看解决不解决实际问题;价值取  相似文献   

19.
管理经纬     
“和谐社会”是“和谐哲学”的体现邓伟志撰文论述“和谐社会”提出的意义。文章说,中国人已告别“斗争哲学”多年。那么,应当取“斗争哲学”而代之的是什么?今天明确了,是和谐哲学。“和谐社会”是“和谐哲学”的体现。事物之间有矛盾,也必须有斗争,可斗争是第二位的。斗争,不  相似文献   

20.
一位领导干部在一次会议上讲了这样一句话:“发现问题是能力,揭露问题是党性。”听过之后,感触颇深,联系实际反复思考,确实深受启发,很有收获。在新的形势下,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同志,应该弄清并实践这样一个道理:揭露问题是讲党性的表现,讲党性就必须敢于揭露问题。可以说,每一个单位都会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单位是不存在的。作为领导,敢不敢揭露本单位的问题?显然,党性强的人和党性不强的人的答案会有明显差别。以党的事业为重,以群众利益为重,就能敢于唱“黑脸”,把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托出”。而党性不强的人,斤斤计较的是个人得失,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藏着掖着,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