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学术"一词代表着系统的知识与高深的学问,也界定着一个从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文化群体。然而,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破坏了学术生态,而且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声誉。网络舆情又在客观上成为曝光学术腐败的放大器,无法释怀的利益追逐是学术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治理学术腐败,需要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同联动,通过明确学术腐败行为的治理主体、建立学术腐败监督与信访举报机制、由第三方学术机构甄别学术腐败行为、在学术领域内以一定方式公布学术腐败处理结果、加强学术评价研究和学术规范教育等途径,有效遏制学术腐败高发态势。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之举。十七大以来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对构建高校惩防体系认识不够、反腐倡廉教育效果不明显、反腐倡廉制度不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不足。加快推进具有高校特色的院校体系,应该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建设惩防体系的责任感;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营造崇廉尚洁的校园文化氛围;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构建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科学配置和有效制衡权力,形成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提高高校惩防体系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强研究,为推进高校惩防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亚腐败现象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职称评审中的亚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参评者设法在他人科研成果上挂名或恶意拥有大量低端成果,从而抬高职称计分;围绕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做文章,以量取胜,不惜学术不端;利用学术出版方式的转型,投机取巧;论文、论著条件不具备,打擦边球,冒充凑数;教学工作数量、质量的评价机制不合理。这些亚腐败现象的产生一般有如下原因:职称评审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参评者违规受罚流于形式;对职称评审主体的监督乏力;教师工作数量与工作质量的关系评价长期错位。为此,至少可提出如下治理对策:积极探求高校职称评审的顶层设计;严格职称评审中学术成果的检验和评价;优化职称评审监督过程;从国家层面规范高校行政人员参与教学科研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求知》2005,(6):21-22
一、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应以强化监督为切入点 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必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只有将这三个要素统一于体系建设之中,才能发挥综合效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腐败。从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出发,现阶段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应当把强化监督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规范和制约权力行为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推进新形势下的惩防体系建设,必须不断强化服务科学发展意识、以人为本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全面统筹意识,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惩防体系建设全过程;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切实抓好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等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惩防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眼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密切联系实际,不断推进新形势下惩防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必须把惩防体系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各方力量,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惩防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加强高校惩防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富集有助于提升反腐倡廉教育实效,多学科的理论融合有利于支撑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深厚的民主管理传统有助于推动制约监督体系的构建。新形势下,正确理解惩防体系建设的辩证逻辑,始终坚持预防与惩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反腐战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从而有利于不断完善惩防体系建设,保证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当前高校惩防体系建设仍存在着案件多发、行风不正、制度短板、执行短腿、文化欠缺等问题。我们应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建设重点,站在新的战略高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对主动腐败行为的惩戒;将廉政文化贯穿于惩防体系建设的始终,不断推进廉洁教育"三进",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氛围;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惩防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腐败呈高发多发态势,深入开展高校反腐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迫在眉睫。本文结合中共教育部党组前不久颁布的《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如何深化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惩防体系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9.
武汉大学陈昭方、龙小乐案反映出高校腐败的基本成因和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预防和严惩高校腐败,必须从整体上全面推进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推进阳光治校,实行纪委垂直管理,探索建立教代会常任制。  相似文献   

10.
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企业纪检监察要着力做好几方面工作,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责任追究;突出纪委主业,执纪监督问责,深化"三转"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监察成效,强化效能监察降本增效的保障力;丰富廉政教育、完善约束机制,全面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强化素质培养,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在党的建设工作中,本着“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指导思想,以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创新机制,开展“五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公安机关党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廉政治理现代化成为了反腐败工作的新目标。这就需要建构基于制约与监督均衡的控权模式,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惩防依法,监督有力"的国家廉政治理体系。基于"制约-监督"均衡理念下的反腐败权力运行机制具有体制适应性、功能协同性、操作可行性与效果持久性的基本特点,可以在战略层控制、策略层控制与技术层控制的基础上建构多层协同的反腐败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在学术腐败治理过程中,一直强调倡导内在学术价值观的修炼,但成效甚微,而图谋建立外在制度强制约束的各项做法,却治标不致本。学术资源具有稀缺性、垄断性和排他性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性,使得学术资源目前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与共享,从而导致了学术伦理失范、学术公平失衡、学术创新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可以引入"开放共享思维",提出学术腐败治  相似文献   

14.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积极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用科学发展的思路解决深层次问题,使构建惩防体系工作更加切合企业实际;二要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三要强化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关,坚持教育培训,树立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尚存在制度不够完备、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够规范等问题,致使部分科学成果走向平庸化、数量化,同时急功近利的思想及学术腐败行为在科技界也有蔓延的倾向。阐述了科技评价体系的意义和作用,针对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科技共同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完善专家信誉制度,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依托较为成熟的信息网络,努力探索和创建村(社)级特色惩防腐败体系,是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基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地处城乡结合部、基础较好的篁庄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按照广东“开放、动态、创新”惩防腐败体系和“数字珠三角洲”的需要,运用信息网络科技,打造“数字篁庄”,进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实行社务网上阳光工程,增强了社务的公开、透明程度,拉近了干部、党员与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社务与民生的和谐,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深入推进全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惩防体系中的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对惩防体系中的廉政教育、腐败预防、权力监控、纠风机制、反腐案件、体系考核等多个环节发挥重要功能,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入的信访信息为惩防体系的运作提供针对性的依据。十八大之后,反腐倡廉工作和惩防体系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对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从完善信访工作理念、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健全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着手,不断提高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郭振生  刘斌 《学理论》2010,(22):37-37
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针对当前反腐的形势,提出了构建"惩防体系"的三点办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纪委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要求高校纪委的工作进一步聚焦于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主业。当前高校纪委履行专责监督职责的过程中存在着机制上,监督责任不明确;认识上,监督定位不清晰;实践中,监督方式较单一的问题。应当从机制上明确纪委专责监督的"专"与"责"、从体系上构建监督的协同化机制、从实践中创新高校纪委的监督方式,使高校纪委的专责监督职责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增加,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心已由单纯的数量追求转向质量标准,由规模走向内涵。提升大学教育质量成为迫在眉睫的急务,而教授作为大学的关键资源,是"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教育职能的保障者和实现者。在我国高校尚处于行政权力模式的国情下,教授治学的办学模式应运而生,它促进了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为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了环境保障;确保了学术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满足了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主体动力要求;学术委员会规范入会教师资格及权责,抑制学术腐败现象;使学术管理"去行政化",治学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