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亿万农民自身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立足于农村实际,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倡导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上隆茶果场"产业式"移民模式从改变农民的生存环境、产业化建设、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培训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旨在对解决贫困地区"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任务时强调指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从战略高度对农民主体资格进行了明确。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享有者,更应是新农村建设主要承担者和建设者,只有始终相信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城乡统筹的主体之一--农民,这个"三农"问题的核心,其具体处境直接规定、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从根本制度和体制上解决农民的地位问题,既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这是由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农业和农民大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农民培训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针对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对策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对河南省50县市1000户农民的调查和分析表明,相对多数的农民对新型农村社区持肯定态度并愿意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家庭住房条件、家庭对政策了解程度及政策利好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入住新型农村社区意愿。为了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开展,建议调整政府主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惯性思路,构建"政府规划与奖补引导、农民主导与市场参与"的新型建设机制,并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聚焦农民利益维护。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三农"工作已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已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在思想上重视"三农",要在政策上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优化发展环境,农民的事,让农民自己做主,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回报农民等.本文就"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是党根据改革开放的形势和农村实际,以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农村发展,农民小康为目标开展的一项农村工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具体实践.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继续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对于在农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广大农民思想、道德、文化和科技素质,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程中必然伴随着"城中村"农民的市民化问题。济南市"城中村"农民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民思想观念滞后、行为方式与城市难以融合、对于市民化的热情不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非制度层面的。推动济南市"城中村"农民的市民化,在制度层面要建立"城中村"农民市民化的制度保障,在非制度层面要搞好宣传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启动了从更高层次上破解"三农"问题的系统工程。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新型农民的培育事关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建设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指"种田无地,投资无钱,就业无路,保障无门"的"四无"状态的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失地引起的社会矛盾加剧"问题排在首位。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应树立科学发展的政绩观,尽量减少失地农民;赋予农民土地使用权地位,使农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使失地农民享有应得利益;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使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当今统称为"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鉴于种种原因,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的收入呈增长缓慢态势,有的农民收入还出现负增长,这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影响极大,因此,中央在今年伊始就颁发了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文件.青白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采取了不少措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区农工办的大力支持下,历时半年时间,对全区农民进一步增收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综合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党的十七大强调,"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五通桥区委、区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自建家园、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载体,坚持从农民的愿望出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自愿投资、城乡一体发展,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搞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必须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顺应"两个趋向"的发展要求,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业投入,改革农村税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农村传统的人地关系正在转变。主要的变化是农民从粘着于土地,土地应用的单一性,变成农民与土地逐渐有了距离,土地应用立体化、多元化。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产业观光园,在农业发展现代化进程中,构建了稻田画空间艺术形态、稻作农耕生态、复合产业业态和城乡文化融合生态等"多态融合、互利共生"的发展模式,初步实现了农业高质高效、保持生态平衡,助力农民市民化,但存在建设用地和耕地的平衡、企业与农民收益平衡、产业和生态平衡等问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乡村建设和发展问题是百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党派和人们提出不尽相同的解决办法.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存在"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复兴运动"和"乡村革命运动"三条道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战略也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再次提出新农村建设,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百年来乡村建设运动的延续.不过,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新目标、内容和新的发展战略.从"经济第一"到"全面发展"、从"改造农民"到"尊重农民"、从"集体化"到"合作化"、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从"资源索取"到"反哺农村"等等.表明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村发展战略和道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的精神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强化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另一方面是加大固本力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