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喻是《围城》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特色的表现手法。在《围城》中,作者几乎调动了所有用得上的比喻手法,不仅有显喻、隐喻、曲喻,而且还有意向比喻、官感比喻、哲理比喻,等等。这些比喻如一颗颗熠熠发光的珍珠,缀满整部作品,使抽象化为形象,深奥化为浅显,复杂化为简约,平淡化为神奇,给语言增添了鲜明的艺术色彩,对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伯乐相马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而对九方皋相马,知道的人未必很多。“伯乐相马”比喻的是怎样去发现人才、爱惜人才,而“九方皋相马”则在识别人才、使用人才方面寓意深刻。今天读来,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五、七言诗对仗式比喻中的比喻词"疑"功能突出,用法灵活。在五言诗和七言诗中它可以出现在除最后一字之外其他任何位置上。"疑"可以和其他比喻词,如"似"、"如"、"若"、"作"、"成"等在五、七言诗的上句和下句中交错对举、组配使用,形成具有语言形式美的对仗式比喻。用"疑"作为比喻词组构比喻,在唐代五、七言诗中较为常见,但学界有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150组由"疑"和其他比喻词交错对举、组配使用所形成的对仗式比喻的考察,说明"疑"具有比喻词性质且有和其他比喻词功能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谱系.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的伟大建党精神,其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文化基因和实践基础.深入理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历史与现实四个维度阐明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研究可谓"显学",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探析解读,并取得了一系列有份量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就目前来看,学界对张爱玲与外国文学的关系研究虽然有关注,也有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文章陆续发表,但从总体上看,仍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主要就张爱玲与外国文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探讨,认为张爱玲与外国文学研究过程经历了四类情形,即只言片语的即兴式发挥、概而言之的宏观分析、作品的具体研究、"落到实处"的研究情形等.通过这样概括和梳理,以期更好地推动当前张爱玲与外国文学关系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张爱玲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6.
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关于党群关系,在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那里有着诸多脍炙人口的比喻,例如将党群关系比作"种子与土地"、"学生与先生"、"安泰与大地"或"儿子与母亲"、"鱼与水"、"游泳者与水"等。这些比喻将政治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小道理,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它们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案例。这些耳熟能详的比喻都有其文本渊源,需要我们去追溯;都有其丰富涵义,需要我们去分析。这些比喻主要是在价值期许的层面上而言的,我们应该设法促使其从"应然之期许"转化为"实然之状态"。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在讲到方法的重要性时,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把任务比如过河,把方法比如"桥"和"船".没有"桥"和"船",就无法抵达彼岸.这个比喻是很能引人深思的.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一大批新人被历史推上领导岗位.对他们的工作的评价,与其说是缺乏实际经验,倒不如说是缺少工作方法.方法如何,不仅可看出他们的能力状况,更能分解他们思想成熟程度.对方法的研究,实在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件急务.  相似文献   

8.
刘澍 《同舟共进》2008,(12):59-60
"文革"中一南一北两棵"大毒草"的导演谢晋、谢铁骊。暂时"解放"后受命合作拍摄革命"样板戏"《海港》,令人不胜唏嘘。抛开主题内容不说,其唱腔、其台词、其电影手法的运用都是相当考究的。  相似文献   

9.
合同 债的相对性要求合同只对其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 ,当事人在合同中为第三人设定的权利或义务对第三人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合同 债的相对性例外制度应基于合同对第三人产生竞争力的原因力在于合同本身的既有约定而为法律所肯认 ,而并非法律的直接规定。第三人侵害债权、代理、附保护第三人的契约、代位权与撤销权不应当归结于合同 债的相对性例外制度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04,(2):1
人们常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比喻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在基层,同时也反映了基层民政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春节是最为厚重的节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习俗、广泛的群众基础。如果把人们的生活比喻成一部部电影,那么春节就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大片。现在的电影大片,动辄投资几千万、上亿元,但要和春节相比,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春节是全民的节日,人们不仅准备吃的、用的、穿的、玩的,而且在交通、娱乐上也舍得花钱。与那些商业电影不同的是,人们在春节里的投资不是为了获得金钱的回报,而完全是为了享受亲情、享受生  相似文献   

12.
李菡  彭纳揆 《湖湘论坛》2015,(4):116-120
相对论与灰色思维理论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提出的年代不同,然而,它们相互交融、配合默契,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客观依据。灰色思维理论深含相对论的原理,是"相对"和"相对性"的体现;相对论是在灰色思维理论中探索取得的伟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研究相对论与灰色思维理论的内在关系,是从"交叉"、"边缘"科学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对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暨思维科学理论的交融进行的一种探讨。  相似文献   

13.
王丽玲 《求索》2012,(6):78-79,53
"绿色"在汉语文化中被视为"间色",但张爱玲凭借丰富敏锐的色彩感觉和对绿色的钟爱,使其作品中的"绿色词"大放异彩:一方面,张作中绿色词的构成形式丰富、表现力强,在继承传统通俗小说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另方面,张作中的绿色词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情绪意义,并通过通感和一定的修辞手法将这种独特感觉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本期推介     
<正>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党群关系若干比喻溯源与析义》一文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提出,关于党群关系,在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那里有着诸多经典性的比喻。这些比喻将政治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将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草莓族"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莓族"是对于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性格特征的形象比喻.他们有知识、有能力、创造力强,但是心理素质较差,对压力的抵抗性弱.本文在总结了"草莓族"的特征之后,用生命历程理论分析了"草莓族"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对企业和高校如何应对"草莓族"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抗日战争期间长江航线上1938年冬抢运拥集宜昌的大量人员、物资,有人曾将这次宜昌抢运比喻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宜昌抢运前后,地下党组织曾对湖北民营航运业进行发动和海员工人斗争进行领导.现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介绍敦刻尔克撤退,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不提或很少提宜昌抢运.宜昌抢运与敦刻尔克撤退性质相似、难度要大,宜昌抢运与敦刻尔克撤退一样不可忘记.  相似文献   

17.
王琼 《求索》2012,(9):152-153,141
庄子崇尚"大美",认为"大美"是最高境界的真美,是道的形象显现。世俗的所谓美丑是人们的"成心"造成的,具有一定相对性。美丑可以相互转化,所谓"腐臭可以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腐臭"、"厉与西施,道通为一"。庄子的这种美学观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羽 《台湾研究集刊》2007,2(3):80-88,98
张爱玲与台湾文学史书写有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半个世纪以来,诸种台湾文学史或书写,或缩写,或不写张爱玲,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作为"文学/文化"的"张爱玲符号",已经成为一种亟待思考的文学现象,本文通过对张爱玲文本在东亚的后殖民和冷战秩序构筑当中被台湾接受的一些脉络,以及在台湾本土意识高扬的背景下台湾新文学史要怎样处理张爱玲的考察,阐述文学制度介入到国族想象后,对作家阐释也出现了较大的位移。而且,也要阐释台湾"独派"人士在处理文化上的身份认同和政治上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9.
道德的相对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相对性。道德诠释的相对性、道德权威的相对性、道德质态的相对性,是道德教育必须正视的相对性问题。教育者不能将道德相对性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困难和障碍,更不能用道德绝对性来对抗道德相对性。用相对的道德教育面对道德的相对性,教育者才能引导受教育者在道德相对性面前获得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20.
"摸着石头过河"最早是由陈云在建国初期提出的.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继续沿用这一提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再次形象地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表明了新时期改革开放实践的探索特性.邓小平则认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工作是一场实验,一个摸索的过程.虽然邓小平和陈云所使用的概念不同,但其实质却并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