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琳  李玲  武正雄 《前沿》2010,(7):136-140
传统文化精神是观察传统农民主体性的重要视角。内倾主导的文化在个人身上现实表现为压抑自己、剥夺自己、虐待自己,生成清静无为、安于现状、忍辱负重、唯唯诺诺等国民性格。在生活在传统文化之根的乡土社会中的农民身上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法儒两家的整体主义因历代统治者一定程度的儒表法里并依托于各种宗法共同体影响深远。且配以君主专制式的自上而下的强大权威时,压抑了个人的欲望和需要,独立人格无法形成,自我无法生长,人们丧失自主性而不自知。崇古意识形成保守拒变、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人格,创新被视为异途、异端;皇权心态使主体的思考、判断和行动权让渡给他者,主体异化为客体,这些被当作主体的他者被众多的无主体性的“主体”烘托成一个具有压迫力量的巨大客体,每个成员个体在它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内倾主义、整体主义、崇古主义和皇权主义使传统农民清静无为、丧失自我、墨守成规、奴性依附。传统农民主体性与自主、自立、自由的现代主体性比较而言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农民权利保护的关键: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佳慧 《长白学刊》2009,(1):99-104
农民权利保护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主体地位的虚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权利保护的效果。农民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农民权利保护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应当注意全面性研究视角与主动性研究立场的把握、农民权利意识的培养以及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有效建立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主体性是指农民在乡村治理中拥有的自觉自主意识、权责主体地位、自主选择权利和主动创造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是回答“乡村为谁而兴”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构成了乡村善治的重要前提。论文基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历史方位讨论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困境,认识和理解乡村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现实样态、缘起及其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4.
黄琳  武正雄  李文元 《前沿》2010,(3):147-150
在通往理想的途中,农民备受经济、政治、社会、精神等方面残余束缚。当前应发展市场经济、建立自治政治组织、消解乃至替代共同体、扎根社会主义核心观念于农村以解放农民。最终国家、社会和家族等组织朝着与人的主体性发挥方向完善,农民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变革,农民主体功能单位的辩证发展经由家庭中介与个人合一,道德主体性与实践主体性一致。怀旧、无为、乐贫的传统农民主体性终结,现代农民主体性诞生。  相似文献   

5.
农民主体性与现代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  王成华  武正雄 《前沿》2009,(3):60-62
现代性和主体性皆源于启蒙运动且两者以理性为其核心内容。从当前农民主体性要求、农民主体性价值以及获得主体性的难易程度来看,农民是当前主体性最不发达、处于现代性层次最底层也最难以获得现代性的群体,因而农民主体性的完全确立标志着一个国家现代性的最终实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性之标杆。农民主体性已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农民主体性的建构艰巨,现代性的实现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6.
杨安娜 《湖湘论坛》2008,21(3):55-56
农民是中国改革的原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少的不是农民进行创新的动力和能力,而是缺少作为市场主体应有的权利和自由。鉴于此,要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就须确立农民的市场主体性资格,并切实保障农民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7.
陈方南 《求索》2010,(8):65-67
主体性问题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有三种基本的哲学规定。在自然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主体性历经了自然主体、神灵主体、理性主体,最终会归于实践主体。实践主体概念的提出使得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在辩证哲学中得到了统一。主体性的哲学界定是研究中国农民主体性的理论依据。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功能单位分别经历了宗族、人民公社群体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家庭的演变。进入新时期,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主体性还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当下中国农村必须解决的重大政治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影响当下中国农民主体性功能正常实施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当下农民主体性的应然路径选择,以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农民问题,在政治社会化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其主体性被遮蔽,社会一体化被非对象化而导致的结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政治社会化必须从农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致力于构筑公民社会的统一平台,发挥农民自我负责的精神来彰显农民的主体性。这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视野中大学生主体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也会阻碍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根基,烙印在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中,对国人始终具有影响力。大学生作为青年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灵发展,一般高于其他社会青年,但其主体性的发展仍然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的思想孕育了中国伦理本位文化传统、群体本位的倾向,以及整合思维方式,这对大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但同时传统文化中也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资源,因此,可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同时培育创造性思维文化,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理论,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并在实践中高扬了人的主体性,论证了人的主体性是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统一.这对我国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广大农民普遍存在的轻讼意识,干扰了他们自身权利的维护,延缓了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妨碍了农村现代明生活秩序的构筑,制约了农村法制现代化的推进。广大农民轻讼意识的成因有:传统历史化的影响,农村“乡土社会”状况的制约,农村经济滞后状况的制约,司法诉讼内在弊端的影响。增强农民诉讼意识的对策有:加强诉讼法律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的权利意识,端正人民调解工作目的,推进司法审判改革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黄琳  刘翠玉 《前沿》2008,(4):90-92
哲学应该关注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内在的包含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文化的开放性,这一切都向作为主体的“人”提出了要求。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民的现代化,现代化没有农民现代主体性的确立是不可想象的。研究农民主体性既有现实意义,也有理论意义,也需要科学的研究方法,当然要在了解农民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之下。  相似文献   

13.
论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言说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作品中女性主体性意识从迷失走向觉醒,女性话语从沉默走向言说与传播。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下,处于强大的男权社会机制,女性对自身生存状态缺乏敏锐的感受和深刻反省,女性的主体性意识迷失,女性话语沉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女性开始步入张扬个性的自我言说。但这声音很快就被启蒙与救亡的革命洪流所湮灭。20世纪中叶,政治形式上的男女平等是以女性性别特征的消弭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性意识的传播又陷入迷失状态。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时代,女性主体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话语开始言说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一所谓主体是相对于作为它认识、实践的对象的客体来说的,离开了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也就无所谓主体的主体性了。主体性也只是在与客体的关系上相对客体来说的主体性。这也就是说,客体和主客体的关系是主体,也是主体性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探讨主体和主体性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显然,那种离开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的考察方法是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这也就是刘再复在他专门谈主体和主体性的《论文学的主体性》(以下简称《主体性》)一文中所犯的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15.
自由开放的网络为全面、开放、完善的主体性生成准备着条件,网络行为主体的主体性只有在现实的和虚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最终生成。网络提升了个体的主体意识,促其从传统的抽象的整体的主体意识,逐渐转化和过度为现实的多元的主体意识。网络使主体更加快捷高效地获取知识信息,增强其认知、学习能力,拓展其知识结构,提升其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市场经济发展引发主体的利益意识变化必然引起价值客体意识的利益化,网络社会强化了主体价值客体意识的利益化。主体借助网络虚拟技术使其变成虚拟空间中可以反复再现的"可能性"的对象,促进了人类新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活动方式的生成,提高了主体的生活空间和创造能力,增强了主体在网络生活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创造性是网络生活根本性的目标指向,是网络生活实践形态的内在特质,网络虚拟性和高仿真性特点拓宽了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尤其是创造性,促进了网络行为主体对现实性的超越和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实践主体的自觉意识和必要的心理能力是任何社会实践成功的前提条件,所以主体建设在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中从来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并赋予、保证他们自由、自主权利的结果。然而农民主体状况的改变和发展还远未达到完美的境地,现在农村正面临推进第二步改革、加速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无疑对农民的主体思想、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些要求,让农民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所充当的“主体”社会角色,树立起自主意识和自信心理,农村改革和发展才能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有力保证。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说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体,即指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动力源泉,农民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也就是说,农村改革和发展只能依靠农民自己来完成。这是由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决定的,我  相似文献   

17.
《公安研究》2013,(3):92-92
王三秀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撰文为,目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存在着较多的运作管理问题,直接制约着反贫困绩效的提升。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应当创新,而真正确立贫困农民反贫困的主体性地位则是创新之根本。贫困农民在反贫困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贫困治理的观念心理、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王大高1确立农民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主体地位,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根本措施。但在实践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牢固确立起来,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一是市场意识淡...  相似文献   

19.
黄生成  肖榕 《前沿》2013,(18):110-111
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结构发展的一般逻辑是,在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农民的群体主体意识居于核心地位,而进入转型期,必须建构以农民个体主体意识张扬为前提、以农民类主体意识为核心的农民主体意识结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农村社会农民主体意识觉醒、确立和张扬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简圣宇 《前沿》2011,(5):68-71
从笛卡尔建构"我思"哲学起,现代主体性哲学开始了其形成、演变以及遭遇困境的进程。但无论是笛卡尔还是黑格尔,其主体性理论体系总弥漫着唯我论的阴影,过分强调自我主体的主体性,就将导致主体性的过度膨胀。一方面,人为制造了主体间的等级秩序,自我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和自然界往往被视为异己的"他者"而排斥;另一方面,由于不愿与其他异质主体进行对话、互动,自我主体逐渐走向封闭独白,结果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不但难以克服,而且愈加严重。这就昭示着主体性哲学必然被主体间性哲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