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2月21日下午对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当前,国际国内反恐怖主义斗争形势严峻复杂,及时出台反恐怖主义法,是十分必要的。草案较好地吸收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意见,认真总结近年来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的实践经验,研究借鉴国外一些有效做法,适应当...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去年10月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反恐怖主义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部分高等院校、法学研究机构等单位征求意见。中国人大网站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的说明。 一、制定本法的必要性 近年来,恐怖主义已成为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针对我国的暴力恐怖案件呈多发频发态势,对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和公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21日至27日(2015年12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二、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三、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草案)》四、审议《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五、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六、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2月25日至27日(2015年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一、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二、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三、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相似文献   

6.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是国际社会有关恐怖主义犯罪和处罚的规章、制度和原则、规则的总称。它是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 ,而不是一种道德规范。国际反恐怖主义法本质上属于国际法范围的公法 ,它构成了惩罚恐怖犯罪的国际刑法的有关组成部分 ,因此同时兼具强行法和软性法的特性。它是由诸多法律制度、规章、规则和原则构成的。它的最主要任务是调整国家之间在预防和惩处恐怖主义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所以 ,不能把世界各个国家的反恐怖国内法当作是国际反恐怖主义法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多项议程由于和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成为热门话题。 其中,作为年度立法的收官之作,反恐怖主义法、反家暴法、慈善法等法律草案的提请审议,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辞旧迎新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这些法律草案的登场亮相,更像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献给百姓的一份新年大礼。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网络与打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恐怖主义网络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恐怖组织不仅有阶层式和网络式两大结构,而且恐怖组织还运用网络进行信息宣传,赢取民心,恐怖主义网络还得到了有关机构的直接和间接的支持。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可以从渗透、瓦解、反激进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防止和惩治恐怖主义公约》是第一个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公约,在国际社会反恐怖主义立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公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确立了对恐怖主义的普遍管辖权和“或引渡或起诉”的原则,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反恐怖主义的情报交流机制,设立审判和惩治国际恐怖犯罪的国际刑事法院。  相似文献   

10.
《反恐怖主义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打击恐怖主义的立法,它基于21世纪以来恐怖主义活动日益猖獗的现状,借鉴了国际反恐怖主义立法的先进之处,体现了预防性打击恐怖主义与人权保障的立法原则,是我国反恐迈出的重要一步。此次立法首次创设了"安置教育"制度,它是我国反恐立法的一次突破,为根治恐怖主义思想毒瘤提供了特殊程序保障。但"安置教育"制度存在着实施机构模糊、具体措施缺乏、评估间隔太长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它的实施主体与具体措施,以保证制度的实施效果,有效预防恐怖主义活动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刘小力 《新东方》2011,(6):66-68
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了长期性的严重威胁。各国应该积极构建有效的国际反恐怖主义合作机制,积极寻找利益的结合点,求同存异,加强地区与国际合作,制定出应对恐怖主义的综合性措施,不断探寻抑制恐怖主义的发展、制止和预防恐怖主义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委托,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草案)》的说明。 当前,恐怖主义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刑法对惩治恐怖活动犯罪已有一些规定,针对最近出现的恐怖活动的一些新情况,如何适用刑法需要进一步明确,刑法的有关条款也需进一步完善。为了严厉打击恐怖活动犯罪,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委员长会议同意,法制工作委员会在与有关部门和专家多次研究的基础上,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草案)》。现将该草案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部分高等院校、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和法制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单位和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4.
迟德强 《求索》2007,(6):91-93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威胁,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是各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重中之重。打击恐怖主义须依法进行,但有关恐怖主义的定义至今各国尚未达成一致。本文介绍了有关恐怖主义的界定以及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法体系,认为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应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从客观基础、形成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国际法将形成新的分支,即反国际恐怖主义法。目前反国际恐怖主义法已经初具规模,我国的国际法学界已经对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斗争中涉及到的重大国际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当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头号安全问题。恐怖主义犯罪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来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以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境外反恐成为一大亮点。境外反恐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在境外反恐上存在反恐合法性、管辖权、恐怖主义犯罪认定与程序、证据交换、境外侦查与引渡等现实难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机制,完善国内立法与司法,以及加强与他国反恐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征求意见。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一些重要问题与中央有关部门多次沟通研究,联合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到北京等地调研,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拉开了反恐怖主义的序幕。目前,全球已有60%的国家成立了反恐怖部队,并在反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代表性的国家反恐怖部队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海岛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会后,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就有关问题进一步调研,并就草案的进一步修改与有关部门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法律委员会于12月4日召开会议,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的意见,对草案进行了审议。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和国家海洋局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信息网络传播日益成为危及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网络主权之毒瘤。恐怖主义信息网络传播以发送暴恐音视频为主要形式,以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为载体。受众基于好奇或宣扬恐怖主义意图而异化为恐怖主义信息的传播者。网络恐怖主义信息泛滥的成因主要有网络自身特点、媒体“无意识”,以及社会公众认识不足等。我们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运用大数据阻断恐怖主义信息网络传播,提高对恐怖主义信息的甄别能力与拦截能力,加强对媒体从业者的引导,加大反恐怖主义法宣传力度,为实现网络信息安全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