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9年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连续第3年超过东部,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首次超过各省区平均水平,地区之间的差距继续向趋缓方向发展。区域增长速度继续呈“远西部、大中部、新东部”的排序格局,速度差距继续有所缩小;区域经济总量继续呈“东部大、中西部小”格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继续呈“新东部和远西部高、大中部低”的格局。2010年,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将继续启稳回升,各地区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区域差距将继续保持“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距扩速放缓”态势。针对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出现的基本趋势,本文为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良好势头特提出了3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地理的经济的原因,我国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的三大经济地带:东部沿海地带、中部经济地带和西部经济地带。近10多年来,由于我国推行向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向经济特区所在地的东南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建国后一度有所缩小的经济发展差距又有扩大的趋势。从现实情况来看,从“九五”计划时期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必须执行地区经济相对均衡发展的战略,在继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并没有完全走上平衡和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表现为“三元社会经济结构”,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属于第一元结构;中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居于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之间,属于第二元结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属于第三元结构。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三元经济之间的差距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对于“三元社会经济结构”格局及成因的认识,以及缩小它们之间差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理论界已基本达成共识。本文只就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中部地带考     
一、中部地带的基本涵义与地域范围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中部地带。东西意义上的中部地带由于“梯度论”的实施而广为人知,是公认的也是一般所指的涵义;南北意义上的中部地带目前还限于学术探讨,但由于这种划分方法准确刻画了我国南北方向上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所以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东西意义上的中部地带   按照 80年代中期国家关于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东部地带包括沿海的 12个省、区、市,西部地带包括原西南和西北 9个省区,其余属中部地带。因此,中部地带由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距呈现出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总量GDP的Theil指数进行分解后指出,我国的地区差距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一直在扩大。三大地区内部各省份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东部地区内差距在对我国经济整体差距的影响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影响趋势逐渐减弱;相反,三大地区间差距在对整体差距的影响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影响趋势正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
发展行业协会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松青 《创造》2001,(3):18-19
经济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0年来,区域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发展,使中国经济渐入五彩缤纷和异彩纷呈之佳境。然而,市场力之作用的固有趋势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1978—1999年,从GDP总量的地区构成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看,东部地区呈现持续上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尤其是1994年以前,东部地区上长的趋势和西部地区相对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1994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吃不开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学者们根据以地域划分方法将沿海和内地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东部地带基本达到或接近“成熟型”,中部和近西部大体属于“成长型”,远西部则属于“开发型”或“待开发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别,重新高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紧接着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些对位于中部地区的省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     
<正> 何谓西部“西部”的提法,最早出现在1986年。当时《人民日报》3月28日刊登了题为《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一文,文章把广西划为东部、内蒙古划为中部、四川归入西部,形成东部11省区,中部9省区,西部9省区的经济地带划分。西部9省区为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再加上现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楠  胡建兰 《求索》2008,(12):1-4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曲折起伏的阶梯状特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很大、有继续扩大的态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呈现差异扩大的态势,东西间差异最大,中西间差异最小。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当扩大,促进了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大量减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效应,对农村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有着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我国GDP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总量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位,且与美国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从需求角度分析,内需与投资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投资呈现疲软趋势,内需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第一动力,而提升内需的关键在于提升城镇化率。从产业角度分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主要动力,由于受产能过剩影响,要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GDP占比和产业的供给质量来拉动GDP增长。从区域经济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形成了东部地区GDP总量大于中部、西部、东北三大区域GDP总量之和以及南强北弱的局面,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积极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中部、西部和北方地区GDP增长,同时,积极构建环渤海南北经济带加快东北地区GDP增长,积极构建横贯南北的沿海经济带加快北方地区GDP增长。  相似文献   

11.
长江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牵动我国半壁河山,它的开发与建设,将打破三大地带划分与现有我国区域分工格局,有助于缩小东部与西部的差距,促进我国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成都位于长江上游岷江和沱江两支流处,作为西部重镇,四川省会,它在我国长江开发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刚 《求索》2014,(3):96-100
通过构建LPI—LES模型,采用变异系数等分析方法,测度各省区土地相对贫乏指数(LPI),研究土地贫乏对经济增长的阻滞效应。研究结果显示:LPI较高的地区(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运用Weaver组合指数(LES),可以把中国各省区的土地相对贫乏分为双因素驱动、三因素驱动和四因素驱动等三种类型;通过把土地资源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现土地相对贫乏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形成较强阻滞效应。中国土地相对贫乏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生态环境、人地矛盾紧张、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陈郁  杨培林 《西部社会》2002,(12):19-20
我国回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一直是西部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1953年的“一普”,西部10省区回族人口184万多,比东中部之和还多,占到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52.12%;东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西部少了近一半,为93.82万人,但比中部要多近20万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比重也比中部高5.32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部回族人口已达572万多,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高达58.28%;东部回族人口突破200万,达到209.86万人,分布比重虽比“一普”少了5.19个百分点,但比中部要高1.03个百分点。诚然,中部只有9个省区,回族人口在“五普”已接近200万,应该说,总量可谓不少,只不过相对于西部和东部而言,从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看,称其“少而小”。  相似文献   

14.
经济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20年来,区域的崛起和区域经济的个性化发展,使中国经济渐入五彩缤纷和异彩纷呈之佳境.然而,市场力之作用的固有趋势使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区域发展差距日益扩大.1978-1999年,从GDP总量的地区构成和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来看,东部地区呈现持续上长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相对下降.尤其是1994年以前,东部地区上长的趋势和西部地区相对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陈韶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在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中百部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则是落实这一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梯状,沿海东部地区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市场体制最早开始建立,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反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则明显滞后,尤以西部地区为甚。与此相应,作为体制改革衍生物的私营经济,其发展也呈明显的阶梯状: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慢,而且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极大,中西部地区若要振兴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所需做的工作很多,而放手发展私营经济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与东部地区相比,申西部地区发展私营经济的潜力巨大我国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7.
“统筹区域发展”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缩小区域差距、兼顾"两个大局"的现实思路.在这一思路下形成的西部开发、中部"隆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及由此形成的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新的联动关系,将使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更加有力地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西部10省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地区. 我国经济下一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重点发展西部地区的经济,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上的差距,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邓小平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不发达地区必须自强自立──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之管见来辉武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  相似文献   

20.
减少碳排放、保持经济增长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碳生产率。目前我国各省平均碳生产率呈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态势,但整体上来讲我国的碳生产率呈增长趋势;碳生产率变化随技术变化的波动而波动;我国碳生产率的离散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年递减,全国各地区的碳生产率水平差异在逐年减小。为提高我国各地区碳生产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加强各区域间的技术交流合作,缩小地区间的碳生产率差异,全面提升我国碳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