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们都说布朗族是茶的民族。茶与布朗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是双江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全县布朗族人口12611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数的7.8%和17.7%。双江是云南大叶茶的故乡,双江各族群众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当地出土的文物表明,在旧石器时期,双江的先民就在这里生息劳作,青铜器时期,他们已具有了冶铜的技术。他们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并且已懂得种茶。布朗族的原始宗教—祭——竜活动产生于新石器早期,祭祀中茶叶是重要的祭品之一,它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早在新石器时期,茶…  相似文献   

2.
<正>双江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个主体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双江自治县各民族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通过思想融通、文化融汇、组织融入、感情融洽、发展融合,真正实现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走出了一条多民族共同富裕的"双江之路"。2018年年底,双江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成绩的背后,是双江县总结  相似文献   

3.
8月4日至5日,云南省第二届布朗族发展论坛在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举行。论坛由省布朗族研究会主办,双江县县委、政府协办。省侨办副主任、省布朗族研究会名誉会长胡明学,临沧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晓春,双江县委书记张玲芳、县人大主任叶自平、县长赵贵祥、县政协主席  相似文献   

4.
布朗族     
布朗族共四万五千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和巴达,临沧地区的双江、镇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景东、景谷、镇沅等县也有部分散居。布朗族人民居住的山区和半山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于农作物生长,森林资源和地下矿藏都很丰富。过去,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布朗族自称“布朗”,临沧地区镇康县的自称“乌”,思茅地区澜沧县的自称“翁拱”,双江、云县、耿马、墨江等地的自称“瓦”或“阿娃”。邻近的其他民族则通称布朗族为“濮曼”。解放以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86%,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有27个在西部地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世界上一些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突出,甚至导致国家分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差距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6.
吴学忠 《今日民族》2005,(10):40-41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扑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布朗族的自称和他称很多,住在勐海一带的自称“布朗”,住在镇康一带的自称“乌”,在澜沧一带的自称“翁拱”,住在双江、云县、墨江一带的自称“阿娃”等;汉族和其他民族通称他们为“濮满”或“濮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统一称为“布朗族”。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一带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邦丙乡生活着67…  相似文献   

7.
李红军 《今日民族》2008,(10):59-61
2008年26月12—16日,临沧市人大常委会民族工作委员会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自2006年实施国家、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以来,耿马县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好机遇,把扶持布朗族、德昂族两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了让自治县中人口较少民族与自治民族同步发展,他们积极采取措施,制定发展目标,举全县之力,多方争取支持帮助,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8.
试论正确处理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傣族,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的孟连傣族拉枯族侗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侗族自治县、双江拉枯族拒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散杂居在其他地区的30多个县内。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有101.4万多人口,是云南52种少数民族(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有25种)人口中,具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彝、白、哈尼、傣、壮五种民族之一;约占全世界傣族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是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亦称对。乘佛教,”下同)的民族。建国初期,西双版纳州有574座佛寺,920名佛爷,555…  相似文献   

9.
司马俊莲 《理论月刊》2007,1(2):174-176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村民自治更是涉及到民族平等团结、和睦共进等重大政治性、民族性问题。恩施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区。作为民族地区,在实行村民自治中,既有与其他地区相同的共性,也必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村民自治现状进行理性分析,以探讨出一种具有民族区域特色的村民自治模式,为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诺族和布朗族在教育场域中性别平等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天云 《思想战线》2004,30(4):69-73
教育场域是社会福利场域中的一个亚域 ,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惯习之一。基诺族和布朗族是经济发展程度基本相近的两个民族 ,但基诺族和布朗族在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民族差异 ,其原因是基诺族的性别平等观念强于布朗族。可见 ,教育场域中的性别平等观念具有“地方性知识”的特点 ,因此 ,教育政策的执行也应考虑“性别平等观”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获得发展的先导和保证。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况从一个特定的侧面反映出 ,近年来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已得到加强 ,但总体上看 ,与西部大开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仍有距离 ;同时还反映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勐库镇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及其原因 ,相当程度上提示了当前加强和改善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工作应如何来进行  相似文献   

12.
覃章厚 《湖湘论坛》2002,15(4):61-62
邓小平同志历来重视民族工作,他在强调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同时,还一再强调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邓小平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思想内容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一)发展民族经济是搞好民族自治的基础。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7月21日,邓小平同志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区域自治里面得到些好处,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政治要以经济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今日民族》2005,(4):52-53
地处云南省西南部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由4种自治民族组成的自治县,因澜沧江、小黑江两江相汇于县境内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216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6.2%。总人口16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4.4%。全县辖7个乡镇,共72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另驻有国营双江农场和勐库华侨农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85年自治县成立以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双江县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六中全会精神,贯彻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必须结合民族工作的实际,切实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要把握好科学发展观这个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思想和目标,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当前,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对于全国、全省,尤其是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省份,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难点都在民族地区,围绕着如何“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作为民族自治州的州长有着更多和更深入的切身体会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取消贫困地区农业税的必要性加快取消贫困地区农业税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城乡、地区间贫富差距呈扩大之势,特别是农民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0年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3:1,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距更大。《意见》出台以后,经济发达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将率先免征农业税,而贫困地区因财力所限无法自行免征农业税,这样,贫困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农民收入方面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都将会进一步显著加大。国家通过政策手段加快取消贫困地区农业税,就是对贫困地区农民和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最直接、最实惠的扶持,可以直接减轻贫困地区农  相似文献   

20.
双江是一个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联合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县,地理位置优越,山川秀丽,资源丰富.全县人口16.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4.4%.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求真务实,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亿元,人均2819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7:18:35;财政收入达4444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