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本良 《两岸关系》2014,(10):20-22
<正>9月5日,台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九合一"选举完成登记,民进党在大部分县市都提名或支持特定人选参加选举。从整体上看,民进党"九合一"选情看涨。在各县市的争夺中,民进党也展现出攻势姿态,力图扩展执政版图。国民党政绩不彰使民进党选情受益从内部看,民进党基本保持了团结姿态,形成"上下同欲者胜"的氛围;从外部看,国民党执政绩效不佳为民进党提供了可乘之机。(一)民进党内的团结氛围与国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定于2014年11月29日举行。一般认为,依据目前岛内政治格局与国民党执政现状观察,这次选举总体上将呈现"蓝守绿攻"、"蓝消绿长"的态势:国民党维持既有执政县市面临困难,执政席次减少似成定局。选后,预测"北蓝"将越来越淡,"南绿"将越来越深,台湾蓝绿政治版图如出现重大变化,对未来台湾政治格局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2年,台湾政局仍然以蓝绿对抗为主要特征,从年初激烈喧闹的选举到年末沉闷僵持的对立,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也还是民进党,几乎看不到败选后的民进党有改弦更张的迹象,也看不到国民党还有什么更高的招数来让台湾经济和社会振衰起弊。马英九在社会各界支持"九二共识"的声浪中胜选连任经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和民意代表选举2012年1月14日落下帷幕。马英九以51.6%的得票率胜出,超出蔡英文近80万票。在台"立委"选举中,国民党依然固守了台湾民意机构的过半优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七合一"选举,中台湾是争夺的关键地区,变数最大,蓝绿重兵集结,尤其是台中市上演"强龙之争",很可能成为改变台湾政治版图的关键一役。2014年11月29日,台湾将举行一次重要选举,即多项地方选举合并后的"七合一"选举,其中最重要的是6个直辖市与16个县市长选举。依岛内政治格局发展态势与国民党执政现状观察,这次选举总体上呈现"蓝守绿攻"、"蓝消绿长"与"国败民胜"的态势。不论国民党能否维持既有执政县市,其得票率与得票数预计会继续下降。选后,"北蓝"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6.
杨毅周 《台声》2000,(5):8-9
2000年3月18日 ,台湾“大选”落幕 ,国民党候选人惨败 ,民进党上了台 ,从而宣告国民党在台湾统治55年的结束。3月24日 ,李登辉在民众的一片叫骂中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所谓“李登辉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趋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浪潮势不可挡。在内外压力下 ,蒋经国于1987年被迫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于是 ,两岸交流迅速增加 ,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进入转型期。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作为接班人接任台湾“总统” ;同年7月 ,李登辉接…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台湾政局在"闹而有序"中度过。一年来,马英九当局由于内部改革措施出台草率,行政立法系统沟通不足,"闷经济"状况无法改观,导致施政始终无法摆脱困境。从台湾两大主要政治势力看,马英九虽顺利连任国民党主席,稳住党内权力地位,但因"关说案"爆发激化与王金平矛盾,给国民党内部团结蒙上阴影。民进党抓住国民党施政  相似文献   

8.
《台声》2008,(3):15-15
台湾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近日向台湾民众发出呼吁,要求他们既要支持民进党的“入联公投”,也要支持国民党的“返联公投”。他还声称,“爱台湾就不要让台湾受到伤害.公投案若无法过半,将是对台湾的最大伤害”。  相似文献   

9.
1986年,打着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张"台湾住民自决"旗号的各股"党外"势力,在台湾组成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打破了国民党长期"一党专制"的局面,并在2000年一举取得岛内政权,开始了长达8年的执政  相似文献   

10.
<正>国民党2016年"大选"初选民调6月15日公布结果,台湾"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以46.2%的支持度突破国民党内30%的"防砖门坎"。6月17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备提名洪秀柱为国民党的参选人。一夕之间,洪秀柱突然成为国民党明日之星,将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角逐2016年"大位"。洪秀柱抛砖引玉从板砖变美玉洪秀柱,今年67岁,祖籍浙江余  相似文献   

11.
正他,揭露"台独"的假面目,愿维护台湾利益充当两岸的谈判代表。在台湾问题上,李敖是一个坚定的统派,主张两岸举行和平谈判,支持统一,支持"一国两制"——李敖反对"台独"旗帜鲜明。记得他的一首七言诗《台湾无处不中国》是这样写的:"妄想海峡两地隔,妄想‘台独’自快活。我且当头来棒喝,台湾无处不中国。"他说:"我早就讲过嘛,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国民党到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在顺利完成政治民主转型即第一次所谓的“宁静革命”之后,台湾社会正在进入后现代社会,新兴公民团体纷纷涌现,公民运动日益活跃,主张与诉求更加多元化、碎片化,甚至极端化,其中一个新的、带有神秘感的社团组织“基进侧翼”出现,成为“反政府”、“反国民党”、“反中”、“求独”激进势力的典型代表,而且制订了更为明确的“破中立台”与“阻止国民党继续执政、扶持民进党上台”战略,企图发动一场新的“宁静革命”,实现“台湾人的台湾”与“真正独立的台湾”。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21)
正摘编自10月20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如果说台湾民众经由民主机制而授权蔡英文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是大有疑问的。否则,何以原国民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成效,过去8年一直获得主流民意支持与国际社会赞赏?蔡英文从竞选期间到上任,以至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中,也都说要维持两岸现状。众所周知,此一现状是原国民党当局与大陆基于"九二共识"所开创出来的。因此,抽离了"九二共识",现状便无法维持,  相似文献   

14.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15.
刘红 《统一论坛》2015,(2):10-13
与现今台湾的"国家认同"多元化不同,在国民党当局退踞台湾后的40年间则相当稳定,"一个中国、我是中国人、反攻复国"等"认同",成为当时政局、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和思想基础,成为民众思想认识和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国家认同",是台湾当局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经济等各方面重新建构的结果,当然蒋介石、蒋经国的专制统治也对社会上的"国家认同"产生了负面影响。一、建构"国家认同"主要举  相似文献   

16.
彭韬 《黄埔》2020,(3):22-24
2020年1月11日台湾大选落幕,蔡英文胜韩国瑜265万票连任,民进党以61席过半继续成为台“立法院”第一大党,台湾政坛再次形成绿色绝对统治,并确定了“绿大于蓝”的政治版图。民进党靠“民粹”斗争起家,蔡英文执政4年,政绩乏善可陈,为争取选票,只能变本加厉地攻击以国民党为代表的蓝营“倾中”,营造选民支持国民党就是变相“卖台”的政治氛围。蔡英文上述动作意在将岛内普通政治斗争上升为意识形态对决,将选举矛盾导向统“独”矛盾,通过制造社会“危机”为选战加分。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前,国民党马英九、萧万长的"马萧配"与民进党谢长廷、苏贞昌的"谢苏配"正展开最后的拼搏,  相似文献   

18.
肖敏 《台声》2001,(3):1-1
今年的2月28日,是台湾人民“二&#183;二八”起义54周年纪念日。54年前,台湾同胞不堪忍受光复后“劫收”台湾、欺压民众的国民党暴政,奋起抗争,爆发起义,很快遍及全岛,形成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事发后,国民党当局迅速调集军队到台湾,进行疯狂大屠杀,几天之内,岛内横尸遍地,血流成河。“二&#183;二八”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台湾进入白色恐怖时期,台湾民众从此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难中。  相似文献   

19.
谢楠 《统一论坛》2015,(3):41-43
2013至2014年台湾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失业率呈下降趋势,但岛内宏观经济的趋好并未提升台湾执政当局低迷的民意支持度。岛内民众对台湾当局施政不满意度极高,直接导致国民党在2014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中遭遇前所未有的溃败,丢掉了长期执政的台北、台中、桃园等9个县市,执政县市减少至6席,执政人口不到全台人口三分之一。岛内蓝绿政治版图的翻转与台湾经济转  相似文献   

20.
李鹏 《统一论坛》2012,(6):20-21
众所周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后来被首先运用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近30年来,祖国大陆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台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始终未变。无论是在江泽民"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还是《反分裂国家法》的条文中,或是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要继续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