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最活跃因素,是能否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关键。一般来说,依据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分为三大类:领袖人物主体、理论工作者主体和人民群众主体。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客观规律,必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这一能动性因素,特别是要注意把握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这三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是这三大类主体之间的互动,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云云  刘诚 《前沿》2011,(15):27-29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认为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主体,党的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主体,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主体。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规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特征.根据这一特征,中国共产党集体组织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一主体和核心力量,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党的领袖和干部、党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党员群众,且分别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广大非党员群众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组成部分,但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包含理论起点和实践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这一集体主体,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党的领袖和干部、党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党员群众,并分别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楠 《人民论坛》2011,(11):78-7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应包含理论起点和实践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只能是中国共产党这一集体主体,其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党的领袖和干部、党的知识分子和普通党员群众,并分别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5,(4)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理论武器,期间在中国的传播可谓是其整个中国传播史的一个光辉时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抗战时期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面对国民党的政治高压和人身迫害,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毫不畏惧,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指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及组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主体的自觉活动,他们各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素质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和基础性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们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同一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不同之处,它们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从西欧迅速奔向全世界,它经由知识分子进行广泛传播,并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这一实践主体中被认知、掌握和运用,也随着各地历史条件的不同和本土化的过程不断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理念与事实之间不断的冲突与调适成为马克思主义全球化大众传播的主要特征.当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主义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主义方法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沿着正确轨道延伸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用历史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历史的观点评价领袖人物,用历史的眼光审视过去,坚持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为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2.
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条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接受是从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开始的.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的科学性是内在依据、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动力源泉、大众传媒是主要载体、先进知识分子队伍是推动传播的主体力量.认真回顾和总结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原因和条件,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毛泽东哲学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想结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马克思哲学为指导,以中国革命和建设为实践基础,以中国传统哲学为文化背景的三因素的结合推动的.它的历史使命和主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论证,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主观世界,深刻阐明人民历史主体论,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个基本前提,由此规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路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最为本质的内容,社会基本矛盾的现实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切入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的正是这一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过程.这种“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化”的主体和“中国实际”三者双向互动、融合、相适应的过程.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谋、共创、共生”三重向度,即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实现三方“共求”解决中国问题;用中国实际“化”马克思主义,三方“共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互化”,融为一体,共存共生.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进行了艰难卓绝的实践探索并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也是对延安知识分子理论精华的一个系统阐述,涵盖了党的领袖群体和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共同探索和价值诉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的具体之道、实现方式和发展形态,也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运用世界性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逻辑延伸及其现实推广的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亟需回答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问题。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科学内涵,要着重回答"化"的前提、"化"的态度、"化"的工具、"化"的阶段、"化"的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科学内涵是融合五"化"的整合体: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逻辑前提,树立解放思想的求真务实态度,立足于实践的根本性工具,经过内化与外化互动的双重阶段,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18.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前反思的阶段,另一个是反思的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反思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做出自觉的反思.本文重点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主体及其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8)
抗战时期,广大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国统区的传播作出重大贡献,推动国统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本土化的发展。总结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爱国知识分子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对于当今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