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王曦  杨兴 《法学论坛》2005,20(1):132-139
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表明 ,司法判例和国际“软法”文件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中的许多习惯法规则的形成 ,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相关的司法判例和国际“软法”。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将使得国际环境法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今天,对关于人类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论断,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作为一种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占有、生产、分配和应用上的新型经济” 1,知识经济正在促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模式和制度安排等诸方面发生显著的变化。在似乎是势不可挡的知识经济进程中,不论是作为国际法基础的国家主权,还是国际组织法、国际海洋法、国际环境法,抑或是外层空间法和战争法,无疑都在经受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浪潮的冲击,显示出传统的国际法体系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适应性变革。  一、 知识经济与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3.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初探——兼与潘抱存先生商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确定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有两个标准,一是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二是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据此,国际环境法应包括以下基本原则:国际资源开发主权权利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损害预防原则、风险预防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4.
郭丰利 《法制与社会》2011,(15):13-14,28
对于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有的学者把他归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概念,有的学者将其确立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区分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的标准是这一原则适用于国际环境法律所有领域还是只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特定领域。实际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在保护国际环境合作方面进行义务分配的一个具体原则。在适用范围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不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所有领域,环境损害赔偿领域就不适用;并且这一原则稳定程度较低,存在着一个上位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环境法的保护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同爱 《时代法学》2004,2(3):40-44
随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国际环境法的保护对象经历了一个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再从面到立体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上确立后 ,国际环境法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人域内 ,从国家的环境资源主权以及相应的财产权扩大到当今世代全世界范围内的穷国、穷人和未来世代及其利益 ;在人域外 ,从珍稀、濒危动植物扩大到自然万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保护对象包括两大类 :自然因素的保护对象和社会因素的保护对象。国际环境法保护对象的发展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金慧华 《法商研究》2004,21(2):75-81
传统国际法律争端的解决 ,沿用政治和司法两种方式。很显然 ,在国际环境法领域 ,这两者并不能很好地调解环境纠纷。《蒙特利尔议定书》中的遵守控制程序是近年来国际争端解决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是通过框架公约体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制度。作为国际环境法领域的首创 ,这种崭新的争端解决方式的效用如何还有待于未来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7.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首先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次,应当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下位概念;最后,必须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内涵到外延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重构,以期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法理念的变迁对国际环境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绿野  康宏强 《河北法学》2004,22(12):86-90
法律理念的变迁对法的目的、基本原则、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等方面均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对环境法理念的变迁和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这一凸现在20-21世纪人类面前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考察和界划。从最初的"公害救济"到"环境权"理论,之后兴起的"尊重自然"学说到"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现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基本认识从"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嬗变的过程。环境法理念演进的客观向度表征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方向,昭示着这一新兴的法律部门将率先在世界范围内走向融合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高伟  刘康 《法制与社会》2011,(6):297-297
本文从国际环境法概念和内涵出发,肯定了国际环境法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了国际环境法实施的概念和实质,分析了当前国际环境法实施的现状及困境,进而提出了各种具体的建议和对策。同时,呼吁广大法学学者关注该问题,进而提出各种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0.
苏俊杰 《法制与社会》2010,(16):262-263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首先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次,应当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下位概念;最后,必须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本丈从内涵到外延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重构,以期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全面、正确地总结和评价现代环境法的演变与形成,是环境法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采用历史考察的方法,对现代国内、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作了系统的回顾与评述。作者认为,现代环境法的形成经历了从人类社会早期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发展到防治生活环境污染与保护自然资源并重,再到全方位环境资源保护的整合型环境立法阶段;目前,环境立法正在朝向全球趋同化的方向演变。环境法学研究所面临的课题之一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实现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进一步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法律规则的实施是指使之产生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这些规则调整的人遵守规则,确保规则的落实。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指的是国际环境法主体行使国际环境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并承担义务,其目的是实现国际环境法的法律规范。但是,在国际环境法庞大的法律体系中,许多规定通常是一般性原则而缺少具体的实施规则,这难免使国际环境法抽象化而难于实施。此外,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对环  相似文献   

13.
国际环境法体系已初县规模在一九七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仅仅局限于某些个别部门。这次会议之后国际环境法有了一个基本原则的基础,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在国际法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国际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14.
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以来,国际环境法得到了蓬勃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环境状况仍在继续恶化。这与国际环境法不能很好地实施和实现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环境法实施机制和实施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国际环境法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的公正具有自己的特征,环境法上存在着区域公正,国际公正,社会公正和代际公正。区域公正是指在相关区域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分配是否恰当平衡。国际公正涉及国与国之间享有环境的权利和国际环境义务的分担。社会公正要求将环境行为置于社会背景下认识和解决。代际公正要求现实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要考虑到下代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方法(the ecosystem approach,简称EA),又称生态化方法或生态学方法,简称生态方法(Eco-approach),是建立在深刻认识生态系统性质、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并且将其与生态系统管理、法律调控紧密结合的理论,也是为国际环境、资源、生态保护法提供调整机制、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设计的主要理论。它在国际海洋环境法、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他国际环境法中应用广泛,是指导国际环境法发展的比较成熟、具体的一种基础应用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当代环境法存在着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从横向的空间关系看,它涉及的环境、资源问题及与之相关的发展问题、跨领域问题越来越多,有关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各种法规的联系和结合日益紧密,国家已经或正在根据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修改或制定综合性的环境法律。本文把这些现象称为环境法的综合化或一体化。环境法这一发展趋势,连自称已经建立较为完整的环境法体系的美国法学界也感到了压力,在《可持续环境法》一书的第一部分“概论编”的第一篇“环境法的历史”的“结论”中,美国环境法所的所长威廉·弗崔尔写道:“有关发展的法律和有关环境保…  相似文献   

18.
对环境法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中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环境法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环境法研究的关键词图谱显示,环境政策是环境法国际研究围绕的核心主题。此外,环境法律、环境规制、排放物、生态系统的管理、污染、土地、经济、标准等也成为国际环境法研究关注的重点与热点领域。环境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技术标准的制定等问题。健全和完善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工程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学术研究概况 本年度我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蓬勃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本年的主要学术活动有:5月29日-31日,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在昆明举办"2004年度环境法基地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专题研讨.6月5日,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人民大学举行,会议围绕着"北京市环境法治建设相关问题、环保产业相关法律问题、防沙治沙相关法律问题、其他环境法基础理论和环境法实践问题"等四个议题,共征集到学术论文近60篇.7月22-26日,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与国家林业局和重庆大学联合在重庆市召开2004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此外,3月份在日本举行了第二届环境纠纷处理中日国际研讨会,中国专家共15人与会.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环境法正处于蓬勃发展并进而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法部门的阶段。密切注意国际环境法的动向,加强对国际环境法的现状的分析研究,对于建立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对于促进我国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