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国也崇孝     
《精神文明导刊》2009,(2):17-17
韩国:“孝道”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先说韩国的年俗,它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都出现“千万人以上的大移动”,家家户户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供奉祖先的长兄(或长子、长孙)家,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茶礼”在正月初一的清晨举行。先由主祭者焚香、下跪、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养老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以前,中国是怎样化解这种问题的呢?第一,是讲孝道;第二,提供对奉行孝道的物质激励,也就是实行土地私有,子女尽孝的,我可以将土地传给你。所以,老人对土地的支配权提供了尽孝的物质基础。我觉得孝道和适当的土地所有权的结合,中国也应  相似文献   

3.
一、思想政治教育从娃娃抓起 (一)“孝道”教育从小抓起 “孝道”及“孝道”教育渗透在韩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孝道 人能守住身,不令老人分心,正是尽孝。在外边做事的人,常挂念老人,以为是尽孝,错了,那是思亲,不是孝亲,必将职分内的事,做到完全,将本分内的道,尽到完全,那才算尽孝。因思亲而不能尽道尽职,正是加罪老人了,怎能算孝呢?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在卢泰愚担任总统期间曾率团访问韩国,卢泰愚总统突然对李春亭省长说:“我应是中国人,我的祖籍在山东,先祖是太公姜子牙。”并殷切地期望能帮他寻根、拜祭卢氏族先祖。李省长听罢大感惊讶,如果不是出自一位总统之口,真以为是听讹了或幽默话语呢!去年底,旅居韩国的新东和汉医院院长、韩华天地杂志社会长韩晟昊先生应邀来山东去泰山观赏世纪之交的日出,在笔者看望他时,他也突然说:“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祖籍是山东,距济南不远,他将于2000年6月访华,并来山东寻根祭祖。”笔者听后亦颇感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 1 1月初 ,在一个美丽的金秋季节 ,笔者有幸参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访韩学术代表团 ,去韩国汉城参加“东亚邮政合作论坛”。因为是第一次去韩国 ,出访前我们收集了韩国的有关资料 ,基本印象是 :经济发达 ,技术先进 ,气候宜人 ,物产丰富 ,人民富裕。在韩国虽然只有一周时间 ,对韩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民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然而 ,有一件事却对我有很深的震动 ,令我感慨 ,那就是 :关于韩国人的节约。注重环保 节约资源韩国国土面积 2 2万平方公里 ,人口 480 0万人。多山多水 ,自然资源丰富。然而 ,许多韩国人认为 :自己的国家是个…  相似文献   

7.
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韩国是一个非常遵循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道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日子。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在韩  相似文献   

8.
吴亚明 《台声》2014,(5):50-52
<正>清明节前后,台湾民众纷纷扫墓祭祖。不过与过往不同的是,很多人扫墓不再到墓园,而是到环境清幽的树葬公园,或者是到风景壮美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先人。土葬、靡费、迷信,曾经也在台湾蔓延一时,但随着时代的流转,观念的革新,台湾的丧葬礼俗正逐渐向"重礼不重俗"转变,火葬、树葬、海葬成为风气,以此彰显"礼"的真正意义。同为中国人社会,深受儒家孝道和道教鬼神文化影响,台湾的殡葬文化曾经也有一大堆繁文缛节,迷信风  相似文献   

9.
孝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炎黄子孙得以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根基。而在现实中,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孝道颠倒、孝道沦丧已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青岛胶州市铺集镇党委和政府自2005年以来对“以孝治官”与“以德化民”的规律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实践,创造了“德孝文化”建设的三大品牌,即德孝文化生产力品牌、德孝文化信仰品牌及德孝文化党建核心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一个多月之前,我在韩国旅游时,曾到首尔的“崇礼门”游览。“崇礼门”建于1395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是古代汉城(今首尔)8座城门中的正门,也是城内现存最古老木结构建筑。它保存了韩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最典型特征,气魄宏伟,巧夺天工,文化价值巨大。韩国导游小姐十分自豪地说:这是我们韩国第一号国宝,就相当于中国北京故宫。言犹在耳,万万没想到,2月10日晚上“崇礼门”竟然被人纵火烧毁。消息传来,我翻出在“崇礼门”前的留影,不禁扼腕叹息:“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饶。”真是暴殄天物啊!  相似文献   

11.
“慢点儿”的哲理[韩国]闵椿基我是韩国人,来北京三年了。这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悟出了”慢点儿”的哲理。来北京前,我有一个毛病,老爱着急,一着急心就马上跳得厉害。我想,这个毛病是我在韩国生活19年的“积累”──韩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快点儿”,这句话甚至...  相似文献   

12.
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7美元,与中国几乎处于同一起跑 线上。 40多年过去了,当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的时候, 韩国的人均GDP已经增长到14000美元。前不久,韩国情报通信部 长官陈大济将中国和韩国分别比喻成“大象”和“兔子”,他说,“如 果说中国是“大象”,那么韩国就是“脱兔”。只有用速度比拼我们 才能领先,而不是体态”。“脱兔”之速意味着什么?从韩国人常常 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 中,也许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钟健雄 《前沿》2013,(18):53-54
本文以新的历史时期对传统孝道的影响为切人点,指出要辩证分析传统的孝文化,具体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孝的革新,提出新孝道的理念是“爱谏相融”,特征是双向平等,要求是自觉和尽心,内涵是感恩,目标是博爱。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洪洞县在每年4月1日到10日,都要举办“寻根祭祖节”,每年前来寻根祭祖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多达十几万,其中有不少是台湾同胞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所有前来祭祖的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样一首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下老鸹窝。”还说凡是小脚趾甲盖是瘦形的,都是山西洪洞县的后代。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当代黑龙江城乡青年继承了传统孝道中养亲、悦亲、敬亲的内容;孝敬父母不分儿女;精神慰籍方面,女儿女婿作用比儿子更突出;尽孝心存在重物质轻精神满足倾向;“顺亲”心态淡化,随年龄递减认同度降低;学业、事业及经济条件成为影响青年尽孝的主因。  相似文献   

16.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3,16(2):85-85,93
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里 ,以狂人之语 ,辛辣的文字 ,一针见血地戳穿了封建伦理道德“吃人”的本质 ,发出了打倒吃人礼教的强烈呼声。在《狂人日记》中他写道 :“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1 ]这种吃人的礼教突出表现在家庭伦理关系中 ,即夫权和父权。鲁迅先生对“节”、“孝”等道德观念进行了批判。“孝”是封建道德的一个重要规范 ,鲁迅把被封建统治者扭曲了的所谓孝道与封建君权…  相似文献   

17.
略谈孝文化     
孝文化源远流长但渐行渐远,影响很大却日趋模糊。但面对今天的道德困惑,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  相似文献   

18.
金门厦门“小三通”通航已一年了,我于2001年获准回到离别50年的金门探亲,当时的心情是分外高兴的。 2001年12月24日,我和100多名福建同乡组成“第三批金门同胞探亲团”登上了“鼓浪屿号”客轮,进行为期4天的探亲、祭祖、参观、游览活动。而这100多人中我是惟一的聋人。在宽阔的大海上,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已离别了五十几年的故乡还好吗?亲人们都好吗?“鼓浪屿号”  相似文献   

19.
邹晓莹  万铀能 《前沿》2012,(20):116-118
当今大学生,经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和有悖于我国传统孝道文化方面的事情.从当代大学生“孝文化”缺失的现状出发,从了解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入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为“孝文化”注入当今的新元素,就提高大学生“孝文化”素养,以及如何加强大学生“孝文化”建设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广西》2009,(19):42-42
“百善孝为先”,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质最优秀的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