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党的建设》2010,(9):22-23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没有什么比救灾更重要,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灾难发生后,中央财政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紧急下拨我省综合财力补助资金5亿元。国家防总紧急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国家减灾委、民政部迅速启动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我省成立应急指挥部,紧急启动一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以来,贵州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先后35次启动灾害预警响应、28次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下拨中央补助和省级安排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35.12亿元,各级调拨生活类救灾物资价值超过2.25亿元,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64.37万人次。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一直都是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大阻碍。地处西南山区的贵州省地质、天气情况复杂,许多地区都是自然灾害多发地。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5324万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44.56亿元。贵州省减灾委、  相似文献   

3.
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地处阿坝、绵阳、德阳、广元、成都等地的部分高校受灾严重.灾害发生后,灾区高校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启动应急机制,做好抢险救灾及自救互救工作,全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提升防汛抗旱能力,早安排、早会商、早部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撑起汛期安全"保护伞"。5月19日20时至20日8时,石阡县遭遇强降雨袭击,全县共出现11站大暴雨、20站暴雨、4站大雨、1站中雨,引发洪涝灾害。灾情发生前,石阡县根据气象信息发布灾害信息980余条,并对重要设施进行电话调度,应急救援队伍枕戈待旦。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II级响应,在"5·20"洪涝灾害期间,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5.
参加全国两会的许多贵州代表委员发表观点认为,雪凝灾害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与指导下,省委省政府及时建立指挥机构、启动应急处置会商协调机制和应急预案,并突出救灾工作重点,省领导深入抗灾救灾一线指挥,是取得这次抗灾救灾胜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灾害治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机构改革后,中国救灾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已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对口管理、相互配合、社会协同的科学救灾工作管理新体制"。随着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政府逐步退出一些领域,非营利组织(NPO)开始在我国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救灾活动中,NPO已经开始发挥它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0,(9):42-43
12日11时5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舟曲灾后第一个婴儿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野战医疗队诞生。"是个男孩,6.8斤。"听了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芳的话,刚生下宝宝的藏族妇女杨淖吉止不住泪流满面。这是风雨中的新生,是舟曲新的希望!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第2天,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迅速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受灾企业和困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的意见》,这标志着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启动。  相似文献   

8.
共青团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救助实践,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良好赞誉,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共青团在重大灾害救助中的工作定位应该是:快速反应,做青年突击队的组织者;勇担重任,做志愿服务的招募管理和服务者;发挥优势,做民间组织与政府救灾机构之间的沟通者;宣传引导,做灾后重建中和谐理念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入汛以来,遵义市各地遭遇强降雨。灾情面前,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6月12日,碧峰镇遭遇特大暴雨,滚滚而来的山洪侵袭当地,集镇区域水位不断攀升,群众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正安县立即组织应急管理局、水务局、消防救援大队等100余名党员干部,作为第一批"先遣队"奔赴救灾第一线。7月4日,仁怀市三合镇遭受强降雨,镇机关党员干部立即赶往两岔村翻身组青坎山开展地灾巡查。实地勘查后,发现该地段有  相似文献   

10.
1月29日和2月1日,温家宝总理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带着对湖南人民的深情厚意,连续两次赶赴湖南,顶风踏雪指导我省抗冰救灾。 今年1月,湖南遭受50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张春贤、周强等省领导深入抗冰救灾最前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牵手、肩并肩,坚决打好抗冰救灾这场硬仗。  相似文献   

11.
中国红十字救灾学是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必然结果,做好红十字的理论研究更是红十字事业深入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红十字救灾学以实现灾害损失最小化、追求社会效益的终极关怀、寻求与救灾学的契合等为研究目标,研究任务是建构红十字救灾学的基本框架、研讨红十字会与救灾学的基本关系、救灾技术方法等,将救灾与备灾理念、灾害信息机制、制度与法律设置、救灾应急机制、资源动员与开发机制、救灾管理、备灾工作、救灾绩效评估机制等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灾害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传媒学等研究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灾害治理是政府社会管理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机构改革后,中国救灾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已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对口管理、相互配合、社会协同的科学救灾工作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20,(8)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提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守土尽责、奋力抗灾,要视灾情为命令,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团结带领群众筑牢战胜洪涝灾害的坚强战斗堡垒。今年汛情呈现出降水总量多、超警河流多、山洪地质灾害多、洪涝受灾省份多等特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防汛救灾必须与时间赛跑。从启动应急措施,到紧急调拨物资,从精确调度水工程,到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省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启动的关键时刻,省委举办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题培训班。8月13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出席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灾荒怕尾不怕头’,任何一点疏忽,就会闹出乱子。""救灾工作十分重要,决不能有任何官僚主义态度。"70年前的1950年2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董必武在中央救灾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做《深入开展救灾工作》,如此要求应对突发事件。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原因,中国自然灾害多发,素有"无灾不成年"之说。中央救灾委员会就是新中国第一个负责全国救灾工作的最高指挥机关,董必武任第一任主任。  相似文献   

16.
马芳 《党的建设》2010,(11):34-34
今年8月8日凌晨,我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这次灾害灾情之重、救灾难度之大,在我省乃至全国同类灾害中都很少见。在随之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生命救援行动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群体。为了大力宣传抢险救灾先进模范的感人事迹,弘扬"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共克艰难、矢志不渝"的伟大抢险救灾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振奋精神、重建家园,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武警甘肃总队组织了"甘肃省抢险救灾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今年初,一场雨雪冰冻灾害,从南到北,袭击大半个中国,其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损毁程度之重、叠加效应之大、救灾抢险程度之艰难复杂,历史罕见。灾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动员,齐心协力。打响了抗冰救灾的攻坚战。在风雪之中,在天地之间,我们书写的是光芒永驻的抗冰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8.
浩瀚的中国史料中时常可见"检放灾伤"一词,内容包括天灾发生后如何调查分析灾情、如何制定救灾政策、如何筹措救灾钱物以及如何管理、使用、发放救灾钱物等事宜."检放灾伤"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往往会牵涉从中央到地方的众多官员,因此,每次灾难过后总会倒下一批官员,也会升迁一批官员.久而久之,"检放灾伤"就成了对官员官德的一次考察和洗礼.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9):120-120
法军:有一支专业救灾部队 在法国军队中有一支专业救灾部队,这支部队不担负作战任务,主要执行国内外的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它配备有直升机和各种工程车等先进的救灾装备,平时进行高强度的救灾专业训练,因此,无论法国哪里发生灾害,这支部队总能在第一时间到达救灾地点。  相似文献   

20.
宁炬 《新湘评论》2008,(3):8-10
2008年袭击我省的这场罕见冰雪灾害,经过全省军民的共同抗击和顽强奋战,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并为全国抗冰救灾工作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冰雪消融后留给我们的。就是湖南人民的抗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