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形势和任务,给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确把握和有效实施民政工作建设、管理、服务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2.
徐敏 《中国民政》2009,(8):44-45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不断深化"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了"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全市民政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站在新起点,九江民政工作要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唯有始终不渝地践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这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永无止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铸造民政工作新辉煌的大幕刚刚拉开。在此,我集中谈谈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问题,目的是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力求在新的起点上促进民政工作科学发展上水平。  相似文献   

4.
余长明 《中国民政》2008,(12):35-36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对民政部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民政工作的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民政工作的宗旨是”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做好民政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其次,民政工作的基础作用与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从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民政久远的历史源头追溯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一直到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民政工作的属性、特点、要求进行了全面认识。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依据国家赋予的职权将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三大方面。如何推进新时期的民政工作,从统筹推动,着力发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6.
李学举部长在民政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本质内涵、基本特点、职能定位以及如何推进民政工作做了科学阐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要用科学发展观全面认识、准确定位、科学推进民政工作的要求,为我们今后开展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提供了方略。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民政工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执政为民。一、科学发展观拓展了民政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政》2009,(3):F0004-F0004
江苏省宜兴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已任,致力改善民政对象生活条件,社会救助、慈善募捐、社区建设,双拥优抚、居家养老等民政工作在创新中发展。近几年,被评为江苏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先进集体,无锡市民政工作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政人从没有停止过对民政工作定位的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民政工作定位有不同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概括。理论认识的深度决定着事业发展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究竟应该怎样认识民政工作,怎样定位民政工作,不仅是解决民政工作发展思路的首要问题,也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今年2月24日,李学举部长在民政部召开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上,作了题为《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对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徐铁南 《中国民政》2008,(12):42-43
改革开放30周年,民政工作领域拓宽,地位提高,作用突出,成果显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后,各项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入了科学发展阶段。科学发展观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政工作在功能定位、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上要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1.
吴凌 《中国民政》2009,(10):44-45
作为民政局长,肩上的责任重大,时时都应思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为党和政府分忧解愁;如何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不断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最近,认真研读了学举部长关于《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重要讲话,深受启发,更加坚定了在新形势下打造强势民政、服务三个群体(困难群体、优抚群体、特殊群体)的信心和决心。本文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对民政工作的认识,加强自身建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现代民政”的几点认识 李学举部长将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和服务社会”。这个定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完全符合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发展实际,准确地指出了民政工作在“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基础地位和基本职能。“现代民政”,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民政工作是行政管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一五"以来,贵州省民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在社会救助、抗险救灾、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社区建设等方面做了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成份、利益主体、就业形式、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新的形势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关键要共谋民政工作新定位。李学举部长根据我国现行民政工作的本质属性、基本特点、基本要求和功能作用等综合因素,明确提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主要职能可以定位为保障民生、发展民主和服务社会三大方面。我认为,这种定位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又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的需要,必将对推动我国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解放思想要落实在科学发展上。坚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针对性和艰巨性,是推进民政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是民政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因此,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在科学发展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消除民政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千方百计破解困扰民政工作发展中的难题,才能推动民政工作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  相似文献   

16.
应邀参加这次"新形势下民政工作定位"的讨论,很高兴。为此,我们组织学习了李学举部长《用科学发展观认识、定位、推进民政工作》的讲话。在此,我结合岳阳民政工作的实践,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06,(12):18-20
2002年以来,全国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理念.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推动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新发展.开创了民政事业的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18.
李宗请 《中国民政》2012,(7):66-F0004
近年来,山东省民政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建设,全省各级民政部门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用心服务、公平服务、依法服务、创新服务为基本要求,不断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09,(10):F0002-F0002
四川省达州市民政部门把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以推进民生工作为重点的具体工作中,促进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全面发展,提升了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当前的民政工作而言,十分紧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民政工作来说,又是一件需要下功夫、动脑筋的事情。它涉及到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和思维定势的突破。而要做到这些,又往往会受到传统思维和习惯势力的困扰。因此,要在民政工作中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努力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