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伍玉联 《研究生法学》2007,22(2):97-101
近几年来,税收与宪政关系的命题成为法学界,尤其是成为宪法学界和税法学界的热门话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关于财政与宪政、税收与宪政的看法。有学者提出"财政立宪主义"的话题,有学者提出"财政危机中的宪政"问题,有学者提出了"税收奠定宪政基础"的命题,也有学者提"税收立宪"的问题,还有学者以"公共财政与宪政国家"撰写了博士论文。本文从税收与宪政在经济学上的关系、税收与宪政在政治  相似文献   

2.
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怡 《法学研究》2004,(5):14-24
以赋税问题作为看待财产权与宪政制度之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财产权在宪政之先的论述 ,提出赋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的财政危机导致对源自民间的赋税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凸现出赋税合法性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向是继续沿着财产权入宪的思路 ,确立“税收法定”的宪政主义的赋税模式。  相似文献   

3.
宪政是民主前提下的一种治国理念,它要运用到治理国家上还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宪政制度是一个体系,它不仅是法律制度,而且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建设法治国家、宪政国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宪政制度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法律制度的问题,还应当考虑人文因素、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检察行为的宪政内涵体现在我国的检察权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权,检察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行为,检察行为的行使内在统一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检察行为的宪政意义应该体现在检察行为对实现宪政目标的推动和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宪政程序正义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宪政程序和宪政程序正义是宪法学中的重要内容 ,对其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 ,又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针对宪法学中关于宪政程序和宪政程序正义研究的不足 ,提出了应加强对其研究的观点 ,分析了宪政程序存在的三种形式 ,结合我国的实际 ,指出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宪政是近现代民主社会特有的政治法律现象。它是法律化的政治秩序,是限制和钳制政治权力的公共规则和制度。近现代意义的宪政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文明的产物,它的社会基础是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要全面把握宪政的价值理念、精神要素和制度形态,关键是要从近代宪政运动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机理入手,透析宪政形成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欧盟宪政从历史的眼光看,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体系。欧盟宪政模式继承了宪政的基本要素,即权力的分立、对抗与合作。但欧盟在体制上还存在诸多矛盾,欧盟缺乏直接有力的超国家机构,没有完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实体"硬件",因此现行的欧盟宪政也仅是一种低密度、低层次的宪政。欧盟有其特殊性,各成员国与欧盟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诸多因素中相互交织、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这种竞争构成一种制约与平衡,而这种过程是一种在宪法约束下的动态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8.
李娟 《法制与社会》2010,(5):148-149,153
宪政制度是当今社会公认的一种丈明先进的政治法律形态,是最能够集中体现政治文明的政治法律形态,宪政制度下政府的构建问题也成为人们热切关注的对象,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为民国时期一位杰出的宪政学家,章渊若非常关注民生问题.他对宪政内涵的独特理解,使他能将宪政与经济问题以及民众的生活改善联系起来.他的民生思想直接来源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他将民生写入宪法,并在发展孙中山民牛理论的具体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了自己的民生法律体系.理解他的民生法律观对于解决今天的民生问题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事权利是社会成员最基本的法律权利。它综合体现的是"人"在法律上的权利和地位,是民事主体从事社会活动的法律保障。民事权利因与民事主体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因而主要体现为私权利。本文首先对民事权利的本质进行了探析;又以宪政的视角对民事权利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文章认为在构建法治社会的今天,学者们应当重视对宪政和民事权利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追寻中国宪政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社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转型时期。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宪政观念开始萌芽,并催生了20世纪初蓬勃的宪政运动。虽然这个时期在中国宪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从整体来看,却是处于宪政的童年。中国宪政童年的特征为君主宪政、官绅宪政、救亡宪政。但因对宪政工具性的理解以致中国宪政运动从一开始便偏离了宪政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宪政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世界各国的治理格局与宪政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宪政,无论是一种实质意义还是象征意义,在人类这个特有的历史文明阶段已经成为政治法律生活的必需品。这从当代中国治理方式的逐渐宪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宪政建设道路,引出中国宪政发展现状,对中国走宪政道路的必要性进行理性分析,清晰认识中国当前宪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宪政建设道路,引出中国宪政发展现状,对中国走宪政道路的必要性进行理性分析,清晰认识中国当前宪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5.
源自古希腊的自然法思想对近现代宪政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法思想中有关高级法、对人性的不信任以及对"完美"政体的不断探求,成为近现代宪政实践中国家权力分立制衡、违宪审查制度等的理论渊源。除此以外,自然法流派强调对法律价值问题的思考,与实证主义法学相比,认为只有体现出正义、公平、自由等基本价值的法律才能成为真正具有拘束效力的行为规范,从而明确了宪政必备的价值要素。  相似文献   

16.
宪政是最能够集中体现政治文明的政治法律形态,不仅宪政的基本原则与政治文明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而且宪政制度下的民主政治是政治文明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制度保障。宪政要求政府运行法治化,提供了政治文明的基本运作方式。当然,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我国宪政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这需要宪政制度的建立与追求政治文明双重推进。  相似文献   

17.
略论宪政的自由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宪政不仅是一个制度事实 ,而且是一个内涵多维价值的价值体系 ;在这一价值体系内的“诸神之战”中 ,鉴于自由之于宪政的根源性与影响力 ,自由的发展应当获得优先关注。自由与宪政是互动的 :自由 ,尤其是思想自由、政治自由与法律自由 ,对宪政的构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而宪政的目标又在于通过限制公共权力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体系及演进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的演进过程可分为封建君宪宪政思想、资产阶级市民宪政思想和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三个阶段。这是一个外国宪政文化与中国法律文化融合、互动的过程。人权与民权转义、立宪主义的普遍价值与本土法律传统的对立和融合以及赋予宪法以文化内容 ,构成 2 0世纪中国宪政思想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胜国 《河北法学》2012,(2):138-142
中国人民追求宪政并且为之奋斗一百余年但社会效果仍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一百年多来中国人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长期的、统一的精神信仰。信仰也是一种规则体系、价值体系,可以补充、完善法律的规范作用。一个民族只有解决了信仰问题,才有可能走向宪政或法治。  相似文献   

20.
宪政的实证评价标准至少涉及到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宪法是否规定了合理的权利体系与权力结构,实现了对权利和权力的平衡配置;宪法的规定及其实施是否保证了法律创制的合法有效性,法律体系是否为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法律生活模式;国家权力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司法是否具有独立性,人权是否获得切实的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